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三六六集)  2011/4/7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02-039-0366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四百三十四面,第三行后面的一段,从第四阿罗汉看起:

「四、阿罗汉。译为杀贼,应供,不生」,有这三个意思。「乃断尽上至非想处一切思惑之声闻乘极果」,非想处就是非想非非想处天,这是四空天里面最高的一层。「以断尽一切见思惑,故名杀贼。」这个杀贼是比喻。「既得小乘极果,应受人天供养,故曰应供。」这是小乘里面福报最大的。佛陀慈悲常念着众生,都希望众生修福,修福最殊胜的福报是供养圣贤,阿罗汉在小乘里面是圣人,所以供养他能得大福。「于一生中,尽诸果报,入无余涅槃,不再来三界,故曰不生。」他永远脱离六道轮回,再不会回来了。回来那是帮助众生的,我们一般讲再来人,众生有感他来应,所以他再来,这是应化身,不是业报身,六道里面的业报他断尽了。

「上云得四种声闻果者,从初果到四果,皆指断惑而言。」是他在西方极乐世界还是要断惑,不断惑就没办法进步,无法提升境界。由此可知,弥陀本愿威神加持,在现象上、形相上,智慧、神通、道力好像跟法身大士相彷佛,实际上烦恼没断尽,还是要在那边断烦恼,这才是合情合理。阿弥陀佛只是在环境上帮助你,功夫还是要你自己做,还是得自己放下。实实在在说,这些往生的人「悉发菩提心,均是一佛乘」,用小乘来做为断烦恼的一个比喻。实际上,凡是生到极乐世界的条件,三辈往生讲得很清楚,「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要没有发菩提心,不能往生。我们知道,四果阿罗汉还是没有发菩提心,他们要是发菩提心,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生方便有余土。为什么?他们断惑,见思烦恼断了。不像我们这些凡夫,虽发菩提心,烦恼没断,到极乐世界还是要断烦恼,还是要放下。不过到极乐世界放下就很容易,你对于为什么要放下这个道理非常清楚、非常明了,天天听阿弥陀佛讲经说法,这些习气都能够断尽。「所谓声闻者,只是显示其断惑程度而作顺俗之谈而已。」这是交代得很清楚、很明白。

下面讲「阿惟越致」,解释阿惟越致。「又作阿鞞跋致」,小本《弥陀经》就是用阿鞞跋致,一个意思。「乃不退转于成佛道路之义」,这个解释也很好,于成佛这个道路不退转。「小本《慈恩疏》,窥基大师的批注,《阿弥陀经》批注有说,「阿鞞跋致者,阿之言无」,翻成中国意思是无,「鞞跋致言退转」,所以梵文翻成中文的意思是无退转。「故《大品经》,这是《般若经》《大品般若经》说,「不退转故,名阿鞞跋致。经一大阿僧祇劫修行之菩萨,方至此位。」通常经里有比喻说,修行要经历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这个菩萨已经修行一个阿僧祇劫,在成佛之道上决定不会退转,这称为阿惟越致,这是经论上讲的。「但净土法门大异于是」,净土法门讲的阿鞞跋致跟这个意思不一样。《小本》曰: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凡是往生的人,只要到极乐世界都是阿鞞跋致。「今曰:未得阿惟越致者,则得阿惟越致。两本正同。」《无量寿经》跟小本《弥陀经》上讲的是一样。

「又《弥陀要解》曰:阿鞞跋致,此云不退。」不退有三种,第一个是「位不退。入圣流,不堕凡地」。位不退什么人证得?须陀洹就证得。小乘初果,不要看他位次很低,他是圣人,他不会退转来做凡夫,虽然没有出六道轮回,他在六道里往生只有两个地方,天上、人间。前面我们读过,天上人间七次往返,他决定成阿罗汉。换句话说,他就超越六道轮回,证阿罗汉,永远不会到六道来;他来那是帮助度化众生,这倒驾慈航。这是第一个位不退。「二、行不退。恒度生,不堕二乘地。」这一条阿罗汉没有,阿罗汉这四种果位都没有行不退。度众生难!众生不好度,不听话、违背你,甚至于还要伤害你,阿罗汉一发脾气,算了,不度你了,他就退转。菩萨不会,菩萨非常慈悲,菩萨能够忍受叛逆的众生而不责怪他,还是在等待机缘。所以菩萨有行不退,恒度生,他不会变成二乘。二乘就是声闻跟缘觉,这个帮助众生,跟他有缘众生他帮忙,没有缘的他就不帮忙。你找他,他帮助你,你不找他,他不主动找你;不像菩萨,菩萨主动去找这些苦难众生,主动去帮忙。所以作众生不请之友,他不邀请你来,菩萨来了。阿罗汉决定不会,一定是你找他,他欢喜,他教你,他不欢喜,他不理,这是阿罗汉、辟支佛。

「三、念不退」,阿惟越致实在是讲念不退,「心心流入萨婆若海」。什么叫萨婆若海?萨婆若海是梵语,「此云一切种智海」。一切种智广大无量无边无尽,所以用海来做比喻,「即如来果海」,实在讲就是自性,也称为性海。别教初地菩萨证得,圆教像《华严经》初住菩萨证得。他证得的条件,「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方能双舍二边,全归中道」。他真放下了,这个放下是什么?不起心、不动念,这叫中道。二边是空有二边,就是对立的二边,他完全没有了,就是二边不立,中道不存。如果还有中道的念头,他没有离开,他没有证得这个境界。中道只是我们说说而已,他可绝对没有中道这个念头。你看,有中道,跟空有二边又对立了,所以中道也没有。这是不得已用一个中道,叫全归中道,实在讲就是全归自性、全归常寂光,「念念流入萨婆若海。足见念不退之难证。」

我们现在念佛人,果然你真正能够发心,一心称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之外所有一切杂念统统都放下,给诸位说,这个等于是念念不退萨婆若海。所以净宗殊胜,净宗真正是大圆满。萨婆若海,圆教要初住,别教要初地,才证得。我们今天念佛,一心称念阿弥陀佛,等于念念流入萨婆若海,这是真的。因为你一心称念,你决定往生,生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本愿功德力的加持,你就等于阿鞞跋致菩萨。四十八愿第二十愿,凡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者,皆作阿惟越致菩萨,这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成就。换句话说,修其它法门,也就是常讲的通途,八万四千法门,证得这个果位非常困难,确实要很长的时间,一生决定做不到。但是修净土那就很容易,生到极乐世界就等于证得阿惟越致。那烦恼习气呢?慢慢再断,就像前面讲的,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慢慢再断。一到极乐世界,你的智慧、神通、道力就跟法身菩萨相等,这是佛力加持的,不是自己证得的。佛力加持管用,不是不管用。所以就有能力跟法身菩萨一样,与遍法界虚空界一切有缘众生感应道交,也就是法界虚空界无量劫来与我们有缘的众生,他起心动念你都知道,他有苦难需要帮忙,你自自然然去应,你去帮助他。这种殊胜的功德利益,其它经论里没有,其它法门里没有,一切诸佛如来报土里没有,只有极乐世界,实在是太殊胜,我们要认识它。

「但净土妙法」,妙在「五逆十恶」。这是造作地狱罪,这是堕无间地狱,也叫做阿鼻地狱。阿鼻是梵语,这个地狱里受苦没有间断的,从进入地狱那一天到出来,这个里头受苦真正是一分一秒都不间断,苦不堪言,无法形容。这样的众生,「十念成就,带业往生。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这个不可思议。五逆十恶,他能信,他能发愿,这是讲临命终时遇到善友来劝导他,他真正能忏悔,这个很重要,真正能回头,能信、能愿,跟着念佛,一声、十声都能往生。这不可能的事情!我们晓得,这样的恶人,临命终时有人劝他念佛,他能接受,我们就相信这个人宿世的善根深厚,这一生迷惑,没有人教他,他没有缘分,没有遇到善知识。如果有人劝他,他遇到善知识,肯定能接受,为什么?他宿世善根深厚。这是说一生当中没有遇到善缘,临命终时遇到善缘,他还是能信,还是能接受。

我们过去在美国,马利兰州的周广大先生,他一生没有宗教信仰,人非常好,倒不是五逆十恶,他是个善人、是个好人,没有宗教信仰,在美国开个面包店。他得癌症,医院放弃治疗,让他回家去,告诉他的寿命只有几天。家人这个时候,到处求神拜佛,希望有奇迹出现。那个时候,我们净宗同学在那边成立个华府佛教会,没多久,请我做会长。刚成立没多久,不到一年,遇到周广大这桩事情,家人来找到了。我们有几位同学很热心去帮他助念,看到他之后,看到病情确实没有法子再恢复,就劝他求往生,跟他讲极乐世界的好处。他听了之后,真欢喜、真接受了,跟他家人讲,「不要替我治疗了,不要再找医生、找药,不需要了,你们统统念佛」,统统念佛帮助他往生。所以家人很合作,一家人跟着我们几个佛友一起念佛三天,念了三天三夜佛,他真往生。证明《弥陀经》上所说的,「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那是真的不是假的。你看一生没有接触过佛法,也没有听到过,只是临命终的时候三天,也不念经了,光念一句佛号,跟着念,他真的就往生,带业往生。这个往生极乐世界是下下品,都得三不退。我们也很幸运,有这么好的机缘,亲自看到这个例子,相信经上讲的一点都不错。

「是以灵峰大师赞曰」,灵峰是蕅益大师,他住在西天目山,他讲经地方灵峰讲堂。他老人家赞叹说,「十方佛土,无此名相」,没有这个名称,也没有这个现象。「无此阶位」,菩萨的阶位,没有这个阶位。「无此法门」,八万四千法门里面没这个法门,只有极乐世界有,十方佛土里头都没有。「非心性之极致」,这是说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心性之极致成就。「持名之奇勋」,持名奇勋是讲往生的人,真的是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弥陀之大愿,何以有此!」哪有这样殊胜庄严的成就?蕅益大师赞叹得好!众生能遇到,这个缘多深,这个福报多大,开经偈所谓「百千万劫难遭遇」,彭际清居士讲的也都是赞叹这个,「无量劫来希有难逢的一天」,你遇到了。我们今天遇到,绝定不能空过,空过那是太可惜了!那这个罪业是真的叫无量无边,这样殊胜的缘分你怎么可以错过?至少也要争取一个同居土下下品的阶位,你才能对得起阿弥陀佛。真正报佛恩,至少我们同居土上辈往生,这是我们能够争取得到的。

我们对于净宗典籍的修学,有十几年,二、三十年,有这么长的时间,我们的障碍就是没放下,能信、能解,就是行缺了。现在在这个时候,我们遇到大灾难了,不放也不行。我常讲现在只有两条路,你不放那就是阿鼻地狱,你放下就到极乐世界去,摆在我们面前两条路,没有办法选择。你能说五逆十恶罪你没造吗?你孝顺父母了吗?你尊敬师长了吗?你真正信佛了吗?你真的学佛了吗?跟古大德一比差远了。念佛、诵经、拜忏,不具足真诚恭敬之心,怎么会有感应?在佛门里面无论干什么事情,没有把我的利益放下,自私自利。你为什么拜佛?为什么学佛?为升官、为发财、为求佛菩萨保平安,干这些事情。佛很慈悲不怪你,求佛保佑你发财,能不能发财?不能,佛没这个能力;求佛保佑你平安,佛有没有这个能力?也不能。换句话说,你在佛面前许的愿想求的,一样都得不到,这经上讲得很清楚,你要求什么东西,你自己那个心要改。你心行不正,佛菩萨帮不上忙;心行正,帮得上忙。所以佛帮得上忙的时候,还是你心行正,你自己修行有功德,佛能帮上忙。

现在这个世界这么乱,在历史上从来没有看到过。清朝末年虽然很乱,人家称之为「伪君子」,但还有一点良心,干坏事还怕人批评,还想尽方法来掩饰,口里还是仁义道德。现在人干坏事不怕人批评。现在这个社会奇怪,干坏事的大家赞叹你有本事;做好事的反而讥笑你,这老古董、落伍了,现在变成这样子,所以才有大劫难发生。我们遇到了,学佛的人遇到了,好事。为什么?让我们有高度的觉悟,省悟过来,不干不行,一定要认真,环境逼着我们非干不可。真信、切愿,一向专念,真信切愿就是发菩提心,一个方向、一个目标,其它的全都放下,我们就决定成功。

「末后,诸往生者,因随意修行,受用种种大乘法乐,并自在得果,故莫不欢喜。」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这是西方世界学习的环境。证果只是举几个例子,举小乘四果,真正证果的状况,《华严经》上讲得清楚。五十一个阶级,十信,初信等于须陀洹,三信等于二果,五信等于三果,七信等于阿罗汉四果,八信就是辟支佛,九信是十法界里面的菩萨,十信是十法界的佛,这都没见性,全都是位不退。再往上提升就是初住,初住才真正证得行不退跟念不退。在那个地方修行,果位,也就是学习的成绩,不断向上提升,法喜充满。每天都有悟处,这是法喜的来源。为什么这么说?天天有悟处,天天有新的心得。我们再看下面第十七品:

【泉池功德第十七】

泉池是七宝池,功德是八功德水,这也是大环境,修学的大环境。我们看念老给我们介绍的,「本品明极乐泉池不可思议功德」,提出了三点。第一,「首明池德之总相,并列标池量」,这个七宝池的大小,七宝池的水,七宝池周边岸上的树,池里面的莲花,为我们介绍。第二,「池扬妙法,成熟善根」,宝池德水也是法。第三,「十方生者,莲池化生」,莲花化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统统是莲花化生。请看经文:

【又其讲堂左右。泉池交流。纵广深浅。皆各一等。】

池大小不一样。

【或十由旬。二十由旬乃至百千由旬。湛然香洁。具八功德。】

极乐世界这个池很多,小池十由旬、二十由旬,大池百千由旬,就像大海一样。在我们这个世界,小池像湖泊,大池像大海。无论是大池、小池,湛然香洁,水都是具八功德。我们看念老的批注,「讲堂左右,泉池交流,是总相。表宝树莲池,周遍其国。」在西方极乐世界你能看得到的。《观经》曰:一一池水,七宝所成。其摩尼水,流注华间」,这个华间,池里面是莲花,池的岸边是宝树,宝树需要德水滋养,这个水自然流注树间,「寻树上下」。这水真妙,我们这边水可以只往下流,不会往上,极乐世界的水可以往上流。「可见极乐庄严微妙,超逾一切」,一切世界里没有的,到极乐世界你全看到。「别相中,首为泉池之形量。纵者长度。广者宽度。池之长宽深浅,应机化现,其量非一。」池大小、水浅深不一样,它随人的意思,我们喜欢深它就深,喜欢浅它就浅,它随人意。佛在大乘教常讲,「一切法从心想生」,到极乐世界完全兑现了,一切法随念而生,所以池大小浅深亦如是。「称其形体,各为一等。从十由旬,乃至百千由旬,皆随应而现。」这个里面尤其不可思议的,它能应每个人的心念,我想这个池小一点,你想那个池大一点,我们同在这个池里头,我的感触就小,你那个感受就大;我想浅一点,我感受很浅,你要深一点,你的感受就深,不可思议。同一个池里头,没有不如意的,在极乐世界。

「次表水德,是诸泉池,即八功德池。池水湛洁,清芬芳馥,故曰湛然香洁。」这是水之德,水的好处,我们这个世界没有。它有八种功德,下面都会提到。所以池水干净一尘不染,清洁透明的,从池上面看到池底,底即铺的是金沙。清香,清芬芳馥,你闻到这个水的气味清香悦体,你的身心在这个气氛里面,像我们讲得到充分的养分,得到充分的能量,所以经文上用「湛然香洁」来赞叹它。「水具八德,故称八功德水。《称赞净土经》曰:何等名为八功德水。一者澄净。」澄是不动,止水;净是干净,一丝毫染污都没有,水平像一面镜子一样。「二者清冷」,我们一般人讲的清凉,这个清冷就是清凉的意思,你接触到非常舒适。这个澄净清冷我们这个世界里有,池水里面可以能见到。现在少见了,现在因为空气的染污、水源的染污,这种澄净清凉不多见了,这些染污都是人为的。「三者甘美」,这个我们世间的水没有,它水是甜的,这是讲水的滋味,水是甜的。「四者轻软」,这也是我们这个世间看不到的,我们这个世间的水很重,它那个地方的水是轻、软的。「五者润泽」,润泽,我们这个地方水有,滋润,对我们皮肤的润泽,对树木花草的润泽。「六者安和」,这个我们水没有,西方世界的水平安和睦,不会游泳的掉在池里也不会淹死,为什么?水随你的意思,我要浅一点它就浅,要我脚底踏到岸它就踏上去,它能随人意。「七者饮时除饥渴」,你喝这个水就能得到充分的养分,滋养你的身心,而且这个水好像甘露一样,能治百病,「除饥渴等无量过患」「八者饮已定能长养诸根四大」,你看你喝这个水的时候,它能长养,诸根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四大就是我们的身体。「增益」,这个了不起!「种种殊胜善根」,它能帮助你增长善根,这我们世界上没有。「多福众生常乐受用」,往生到极乐世界是多福的众生。所以极乐世界不需要其它饮食,七宝池里头提供的八功德水,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八功德水都是从自性当中流露出来的,德水。

「极乐之水,能令饮者增长种种殊胜善根,可见极乐不可思议。」这是把宝池里面的德水,不可思议的殊胜功德介绍给我们。极乐世界宝池无量无边,德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像泉水一样。不像我们这个世界,我们这个世界科学家已经提出警告,我们将来会有粮食危机、水资源的危机、能源的危机,危机太多了。极乐世界没听说有什么危机,这么好的地方我们确实能去得了,不是不能去,真可以去得了。阿弥陀佛、西方世界的大众,没有一个不欢迎你去,为什么不去?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们身体生活的这些必需品,一样都不要操心。居住的宫殿楼观前面学过了,全是变化,想什么样的宫殿,它就现什么样的宫殿,想大就大,想小就小,想在空中也行,想在地面也行,你看多自在。旅行的时候宫殿随身,我们这个世间人做不到,西方世界样样现成。再看这岸边的树,岸树香光。

【岸边无数旃檀香树。吉祥果树。华果恒芳。光明照耀。修条密叶。交覆于池。出种种香。世无能喻。随风散馥。沿水流芬。】

这是七宝莲池岸边的风景,花草树木,无数旃檀香树,这举几个例子。旃檀是宝香。吉祥果树,有花有果。华果恒芳,不谢的,所以它叫一真法界。十法界里面有花草树木,它是无常的。十法界里的众生,人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异灭,山河大地、矿物有成住坏空,没有一样东西是永恒不变的,没有,找不到。极乐世界样样都是永恒不变,这个妙!所以叫一真。为什么它没有变化?大乘经里面佛告诉我们,宇宙万物从哪里来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十法界里面的众生,他有情识,那就是说他有变化。西方极乐世界的人,生到极乐世界,人人都转识成智,凡圣同居土里面虽然有情识,这叫带业,带到那边不起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你身边左右都是大菩萨,都是等觉菩萨,我们那个分别执着、起心动念生不起来。你看看周边的榜样,谁起心动念?谁有分别、谁有执着?没有这个东西就没有变化,所以人身体没有变化。西方极乐世界往生,不是往生像小孩慢慢长大,没有,他是化生。到达西方极乐世界,在七宝莲池里面现身,那个身就跟阿弥陀佛的身一模一样。身的体,紫磨真金色身。身的相,《无量寿经》释迦牟尼佛介绍,是以当时印度人的观念,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认为这是好相、贵相。而实际上,《观经》上给我们讲的,阿弥陀佛身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有八万四千随形好,那就不止了。古来祖师大德里面常讲的,赞报身如来,「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那是真的。至少我们得相信《观无量寿经》所讲的话,《十六观经》,报身如来身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不变。为什么不变?他没有八识五十一心所,那是能变的,这个东西没有了,皆作阿惟越致菩萨,超越十法界。所以西方极乐世界连凡圣同居土里面东西都不变,一成不变,这个太稀有了。

批注里面说,「右显池岸妙树庄严之相」「旃檀」前面说过,我们中国人讲檀香。真正的旃檀现在没有了,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有,古时候有。好像我们记得经书里有记载,有一位印度法师带来这个香,不多,分量很少,到中国来之后,做为礼物送给皇帝。送给皇帝的礼物,再名贵的东西,像这类东西至少要一斤,没有一斤不能送。它不足,没有那么大的分量,所以就拒绝了。这个法师把这个香拈一丸,就是点一丸,这一丸香居然香气能有四十里,四十里之内都能闻得到,皇上这真认识宝了,不管多少都要。旃檀香闻到的时候也能治病,治很多病,宝香。「吉祥果」,也是印度所产,这中国没有。「状似瓜蒌,黄赤色。今以此方之石榴拟充之」,大概跟中国的石榴差不多,样子差不多,这吉祥果。「石榴一花多实,故以石榴拟吉祥果」「今经云:池流花树,皆以无量宝香合成。是故华果恒芳。」恒芳是常香,它的香气不断,花颜色不变,果实也都是成熟,不是从小慢慢长大,化生。我们能想象,这个果我们把它摘下来,你看看树上它又有一颗,这才妙!千变万化,花果恒芳,美不胜收。

「光明照耀者」,就是前面讲的「无量光炎,照耀无极。可见此诸华树」,就是宝池周边这些树、这些花,「既吐芬香,复放妙光也。」我们这个世界没有,我们世界的树木是草本、木本。他们的树木是珍宝,前面跟诸位说了,七宝,七是代表圆满、代表无量,有一宝成的,有二宝成的,有众宝合成的。宝有光,它自然放光。尤其难得的是西方极乐世界没有变化,所以称为一真法界,它是真的。有变化就是假的,十法界不是真的,因为它变化,没有一样不变化。西方极乐世界完全是自性所现的,里面没有识,所以它就没有变化。十法界里有心、有识,真妄和合,体是自性,是真的,相随着人的心念起变化。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心都是经题上所说的「清净平等觉」,他没有妄想分别执着。没有妄想,所以他觉,觉而不迷;没有分别,他平等;没有执着,他清净。清净平等觉对应的就是我们现在三大类烦恼,见思烦恼就是染污,尘沙烦恼就是分别,无明烦恼就是不觉。所以无明烦恼断了,就觉而不迷;尘沙烦恼断了,平等心现前;见思烦恼断了,清净心现前,这是真心,清净平等觉,道理在此地。弥陀本愿五劫修行功德的成就,我们往生得佛力加持,我们自性跟阿弥陀佛的自性是一不是二。所以可以把弥陀本愿功德变成自己的本愿功德,就是摄他为自,我们真正得到受用。不但在极乐世界,在此地也行,不能得到圆满也能得到少分。只要我们真正能做到真信切愿,一向专念,你就能享受到。

下面给我们讲「修条」,修是长的意思,这树的长枝。「交者,相接。覆者,垂盖」,像我们看到杨柳,杨柳那个枝条很长,杨柳枝也常常在池子的边上,覆盖着池水。「岸侧宝林,枝长叶茂」,这个树特别的美观。「凌空相接」,树高大,非常的茂盛。「垂覆池上。如是林树出种种妙香,其香殊胜,非世间所有,故云世无能喻。」没有法子比喻,它太好了。这个香气也能够像八功德水一样,长养善根,也能够化解百病。这个世界的人健康长寿,从来没有听说生病的,没有短寿的,没有,个个都是无量寿。我们只看到往生的,没有听到极乐世界有死亡,没有,不但人没有,花草树木统统没有,一真法界。到什么时候没有?到你无始无明习气断干净,你证得妙觉果位,你境界提升,提到常寂光去了,这个实报土就不见。所以实报土符合《金刚般若经》上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实报土也不是真的,回归到常寂光去了。

我们知道实报土从哪里来的?无始无明习气来的,无明断了习气还在,习气没有了,这个现象也不见了。但是习气跟起心动念、分别执着不一样,起心动念、分别执着那是情识,那是无常,那是识变,它能变,无始无明习气虽在,它不会变,所以我们看到西方实报土是永恒的、常住的、不灭的,这里讲不生不灭。它最殊胜之处不是它的实报土,而是凡圣同居土。凡圣同居土也是不变,这个就非常非常难得。古大德、祖师大德为我们解释,为什么凡圣同居土也不变?那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成就,不是众生业力的成就。所以我们这个业力,无量劫来在十方世界,绝对不止娑婆。我们每个人前生,有在地球上,有在其它星球上,别的星球到地球来投胎。离开身体,灵魂的活动空间太大了,它没有拘束,它没有物质现象就不受拘束,速度之快我们无法相像。所以我们有缘,跟十方世界有缘,十方世界都是我们托生活动的空间。迷失自性之后没有不造业的,所以十方世界十法界里面的众生,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全是带业。但是这些业习在西方极乐世界不起作用,你的贪瞋痴起不来。

贪瞋痴从哪里来的?物质,所谓珍宝,它稀有就变得非常名贵;太多了,太多大家都不要了。这个地方黄金大家喜欢,想尽方法收藏。人家那里黄金是铺马路的,你还要它吗?你不要它了,自然就不要了。我们这边一粒珍宝、一个宝石,把它镶成戒指、镶成首饰,觉得很名贵。人家什么?建筑材料,就像我们这砖头瓦块一样。所以到那边去,自然这个贪心就断掉。我们天天忙着饮食起居,到那个地方什么都不操心,你想,它就变现出来,你不要,它就没有了,收拾都不要。你想穿衣服,衣服在身上,不想,它就没有了,也用不着收拾。每一个家庭里面干干净净,什么都没有。有客人来了,个个都有宝座,那变化所作的,客人去了,都没有了,真的是一尘不染。真正是我们理想,比理想,我们想不到的,无法想象的,在极乐世界你都看到,你都受用到。然后你才想这个世界生活多辛苦,所以那边叫极乐世界!我们要帮助众生离苦得乐,先要帮助自己离苦得乐。真正离苦得乐,除往生极乐世界之外,那是理想,决定不能落实,到了极乐世界真的是离苦得乐。你要是真的参透、明白了,恨不得我现在就去!我在这个世界多住一天就多受一天罪,我早一天到极乐世界就早一天享福,这是事实真相。还留恋这个世界吗?不留恋了。这个世界还有很多亲朋好友,我想帮助他们,行!到极乐世界回来再帮助他们,这是真的。回来,这个世界的人无论投生到哪个世界、哪一道,你在极乐世界全看见,你都认识,你才有能力帮助他。所以这部经真是学透了,那简直非去不可。

下面说,「随风散馥,随德风而散播其香馥。沿水流芬,顺池水而流送其芬芳。此乃第四十三宝香普熏愿之所摄」,也是宝香普熏愿的成就。所以四十八愿实际上就是描绘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世尊为我们讲这部经介绍,实际上就是解释四十八愿。四十八愿阿弥陀佛自己说的。我们再看底下这段经文:

【又复池饰七宝。地布金沙。】

这个「地」是池底。

【优钵罗华。钵昙摩华。拘牟头华。芬陀利华。杂色光茂。弥覆水上。】

这是写七宝池里面的庄严,池里面全是莲花。经上只举四个例子,就是《弥陀经》上所说的「青色青光」,青色莲花、黄色莲花、红色莲花、白色莲花,说了四种,实际上无量杂色,无量色。这四种是四原色,一交配就变成无量色。这我们科学懂得,原色只有三种:红的、青的、黄的,连白色也是这三种混合配出来的,三原色。这是佛经里面所讲的科学,它代表无量色。五味,酸甜苦辣咸,代表无量味,它都是交配的。「右显池中庄严之相。池饰七宝者,《吴译》曰:皆复有自然流泉浴池,皆与自然七宝俱生。」经文意思很明显,池里面的流水,《吴译》特别有浴池,就像我们现在讲的游泳池一样,是你自己用的。皆与自然七宝俱生,这就是说明,不需要设计,不需要建造,也不需要建筑材料,你只想要,它就现前,这个浴池就现前,而且全都是珍宝。七是代表圆满,你想要什么它就现什么,一切随心所欲,就是佛常讲的「一切法从心想生」,到极乐世界这就完全兑现。随自己的心想,不是随别人的。你想,一切法随心想生了,还有什么贪心?贪心没有了,瞋恚没有了。贪不到才发脾气,瞋恚,他一想就有了,发脾气的机会没有了。在那个世界,无论是见色、见光,或者闻香,统统长善根,统统生智慧,你就不会愚痴了。所以到极乐世界,贪瞋痴阿弥陀佛不管,你自己会断掉,自然就断掉,戒定慧自然就现前,所以修行道场再没有比极乐世界这样的圆满。我们修行真的是好心,找不到一个理想的道场,所以贪瞋痴断不了,烦恼习气改不过来。你到极乐世界去,没人管你,自然就没有,烦恼习气统统没有了。戒定慧也是自然在增长,六根接触外面的境界统统长智慧,统统生善根。

「地布金沙,地指池底。《汉译》曰:有纯白银池者,其底沙皆黄金也。中有纯黄金池者,其水底沙皆白银也。…中复有二宝共作一池者,其水底沙皆金银也。乃至中复有七宝共作一池者,其池底沙皆金、银、水精、琉璃、珊瑚、琥珀、砗磲、玛瑙也。」这是举个例子,实际上极乐世界许许多多这些珍宝,我们这个世界上没有,佛就不举了,举出来、说出来我们不懂,没印象。所举的例子,都是我们这个世界有的,让我们能够稍稍体会到一些,没有的都不说,等你到西方极乐世界,你才完全明了。西方极乐真实状况,比释迦牟尼佛在这个地方为我们介绍的,殊胜太多了!诸佛如来对西方极乐世界赞叹,万分之一都不到,这个我们一定要懂得。所以到达极乐世界才知道感佛之恩,才想到要真正报佛恩。现在人什么?他不知道恩德,没有报恩这个念头,这个概念没有。一到西方极乐世界知道了,不是佛的恩德哪有这么好的修学环境?在这个环境里保证你一生成无上道,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

「下明」,底下经文说,「池花有四种妙莲。《会疏》曰:优钵罗」,梵语,翻成中国是青莲花;「钵昙摩,此云红莲花」,这我们这个世界上都有的。「拘牟头,此云黄莲华。芬陀利,此云白莲花。小本所谓四色华也。」小本《阿弥陀经》,鸠摩罗什翻译的,给我们讲的青色青光、红色红光、黄色黄光、白色白光,四色一交配,你就知道池里面莲花多美,无量色花。这些花大概在西方极乐世界,只有这个宝池的花有变化,其它的看不到。这个花不是极乐世界人栽的,不是的,从哪里来的?十方世界念佛人,有人念佛想求生极乐世界,七宝池就长一朵花。这花上有你的名字,将来你往生,佛就拿这个花来接引你。花的颜色、花的光、花的大小跟你念佛功夫成正比例。所以这个花就有大有小,不一样。有长得很好,有长得好慢慢就枯掉,那是什么?那个人退心了,念了几年佛不念了,修别的法门,这个花就枯萎。他不想到极乐世界来,这花就没有了。只有这个有变化,其它的你全看不到变化。我们发心念佛求生,宝池里就有花苞出来。花什么时候开?我们往生那一天开,佛就拿这个花来接你。所以这个花是我们念佛功德之所成就。我们的心要清净,心要善良,花的光色就美;不能怀疑,不能夹杂,怀疑夹杂这花就破坏了。于是我们真正体会到经典里面教导我们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菩提心是真心。

我这十几年来,差不多也有二十多年,在美国的时候提出来的,跟大家讲菩提心,我就用《无量寿经》的经题。菩提心的体,「真诚」,真诚心是菩提心的体。我们要用真心、要用诚意处事待人接物,不要怕别人欺骗我。别人用虚情假意对我,我用真诚心对他,为什么?我要到极乐世界去。别人用虚情假意对我,我也用这个来应付他,我们极乐世界就去不了。用虚情假意怎么?还是搞六道轮回,不干了,不能干这个事情。不要怕人骗我,不要怕吃亏,不要怕上当,什么都不怕,就是用真心待人,真诚心待人。真诚心对自己这是自受用,对别人是他受用,菩提心有体有用。对自己,清净平等觉对自己,这个在经典里面叫深心,深心是对自己的,清净平等觉;对别人大慈大悲。所以我用的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就是菩提心。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是不是这个心?是这个心,你就真正住在菩提心上,你真发了。课诵里面念的不算数,课做完了就忘掉,还是虚伪心对人,那你就错了!这个课诵没效。不但没有效,你好好想一想,是不是在骗佛?早课骗他一次,晚课又骗他一次,你就想你的罪业多重!你怎么可以骗佛?佛不在面前,供的一个牌位,供的一个佛像,你都欺骗他,你的心太不善了。所以一定要把菩提心落实在生活上。

我现在劝同学,把心换成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清净平等觉。我用清净平等觉待人接物的时候,这就是阿弥陀佛的心,跟阿弥陀佛没有两样。阿弥陀佛确确实实就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我也用这个心,包括恶意毁谤我的人、羞辱我的人、陷害我的人,统统用这个心对他,这就对了。我们没有一点过失,我们知道他用轮回心在造轮回业,他要受苦,我们会到极乐世界。我们念念不忘这些人,有缘!善缘有缘,恶缘也是有缘,不论善恶统统是有缘人。有缘人跟我就会有感应道交,他有困难、有需要的话,我全知道,他有感,我就有应,这就对了。

「又《笺注》曰」,丁福保居士的《无量寿经笺注》「西方之莲,有青黄赤白四种。又随未敷、开、落之三时而异名」。第一个是花没开,念佛的人还没有往生,莲花的花苞没开;第二个,花开,花开就是往生的人,花开见佛;第三个,花落,应该没有落的时候,花没有落的时候。你在莲花里头,你也住在莲花里头,你的宫殿楼观也在莲花里头。莲花怎么落的?不是落,他飘到空中去了,你想到哪个地方,莲花就在那个地方。你想住在地上,莲花就落在地上;你想在七宝池里头,你的莲花就在池中;你想在空中,你的莲花就在空中。等于说莲花是我们居住房舍的地基,它代表一尘不染,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污泥代表六道,污泥上面是清水,清水代表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花开在水上,一真法界。所以泥跟水代表十法界,超越了。我们常常想着莲花,不但六道不沾染,四圣法界也不沾染。四圣是净土,六凡是秽土,净秽都不沾,就一真法界去了。在十法界里面四圣法界是净土,六凡是秽土,四圣六凡都不沾,这真正超越。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返回《净土大经解演义》目录

生死书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