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五三一集)  2011/8/1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531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六百七十八面,最后一行看起:

『大命将终,悔惧交至』,「义寂云:生死为大命,穷逼为小命。悔惧者,望西云:悔惧等者,命欲终时,狱火来现,见此相时,生惧生悔,悔惧俱临,故云交至。这是愚痴蒙昧,不知不觉有意无意造作三途的罪业。大命是命终的时候,这个时候后悔害怕,来不及了。义寂师告诉我们,生死这叫大命,穷逼是小命,贫穷、苦、病老这是小命。悔惧者,望西云「悔惧等者」,这一类是「命欲终时,狱火来现」,就是地狱相现前,你看到地狱了,看到地狱的时候,没有不恐怖的。这桩事情,我们学佛的人心里要清楚,《地藏经》上讲得很明白,地狱的境界只有两种人能看到,一种是菩萨,他到地狱里去教化众生,他看到;另外一种就是地狱业熟了,他要到地狱去受报,他看到。除了这两种人之外,地狱在面前也看不到。就像当年章太炎先生,东岳大帝派了两个小鬼带他去看炮烙地狱,他到那个地方,小鬼指着它已经到了,他看不到,才恍然大悟,全是业力变现出来的。造业的时候不知道,果报现前,又恐怖、又害怕、又后悔,这时候全来不及,你必须要承当。

狱火,这是指一个总相,别相差别就很多,总相都是一片火海。所以叫五恶,你是在造恶、造因,五痛是现世的果报,五烧是来世的地狱果报,给你说这个「烧」字就是地狱,不是饿鬼、畜生,它就是地狱。这桩事情,这个经后面会讲得很清楚、很明白,为的是什么?为的是叫我们不要去造地狱业。积功累德大家都希求,但是你自己做不到。为什么做不到?总的原因就是经上讲的,你心不清净,你心不平等,你想修一切善都修不成功。为什么?你修的善里面都夹杂着恶在里头,不是纯善。什么人能修纯善?心地清净的人善就纯了,心到平等的时候,那善是最平的、最纯的,真善。清净平等心没有,你所修的善业全都有夹杂,果报还是离不开三途,念佛不能往生。这种念佛的时候,只给你阿赖耶识里种下阿弥陀佛的种子。什么时候成熟?那是来生后世的事情。你要问什么时候成熟?你什么时候用真心,用清净平等心,那个时候就成熟。所以叫你改过,改什么?叫你忏悔,忏什么?把不清净不平等的忏除掉,你就成功了,这一生才有指望。

我教人,我自己也是这样做法。我知道这个人对我有意见、有恶念,不能包容我,我都供他的长生牌位,以自己修学讲经功德天天给他回向,希望把这个怨结解开。他要跟我见面,我会跟他顶礼,我能够容他,是他不能容我。佛菩萨在经教里头,时时刻刻劝导我们冤家宜解不宜结,你怎样能够把冤家变成亲家、把恶人变成好人?这是你的功德,真实功德,这个功德可以帮助你往生,帮助你增高品位。这个对我不好,我对他有意见,我不害他,但是我远远的排斥他,我不跟他接近。在世法讲算是不错了,你没有害他之心,可是你把他的法身慧命断掉了;你能包容他,是长养他的法身慧命,这个功德不得了。几个人会算这个帐?所以把在一生当中,自己可以能够修到的无上功德,都自己给自己糟蹋掉,不肯去做。还认为自己不错了,我的度量很大,我不记他的仇了,可是法身慧命有机会不给他。总不能把冤亲债主看作自己最亲的,像父母一样。他虽然不愿意学佛,念念不忘帮助他学佛、帮助他觉悟,这个心是菩提心。

我们都念这个,都知道,什么条件往生?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我们的菩提心就发不出来,自己以为是菩提心,其实错了。菩提心,我们说得很清楚,清净平等觉。心就是不清净,怨恨恼怒烦没去掉,不能够像《还源观》上所说的,《还源观》上是性德,没有这个心量,周遍法界,出生无尽,含容空有,含容空有是心量,心多大?能包虚空,这是含,含空;能容万法,没有一样不能容,含空容有。为什么要做这个?这是你的真心,你本来是这个样子的,现在变得这么一点小心量,一个人都不能够容他。心量愈小,你就愈苦,心量小到极处就是阿鼻地狱。鬼的心量比地狱大,畜生的心量又比鬼大。照理说人的心量应当比三恶道的众生都要大,现在我们的心量不如三恶道,所以三恶道的众生他往生了、他出离了。我们这一批人呢?将来死了以后去填他们的位子,都到三恶道去了。阿弥陀佛的种子叫金刚种子,永远不坏,看是哪一生、哪一世再遇到这个缘,接着再修,这一生去不了。这一生想去,一定把心量拓开,一定要发菩提心,千万不要疏忽这一句话,「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没有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还是去不了。菩提心就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没有不能包容的,没有不欢喜的,造作五逆十恶罪业的众生都能包容。为什么?他本性本善,他本来是佛,只是一时胡涂,你能不原谅他吗?佛原谅他,菩萨原谅他,连阿罗汉也原谅他,我们不能原谅他。

祖师讲的这几句话都是现前的,都是许许多多人会入这个境界,自己不愿意入这个境界,可是自己的行为,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不知道,这就是前面讲的愚痴蒙昧,没有智能,有智慧的人不干傻事。你的心量要记住,你的心量跟佛一样大,你本来是佛,今天堕落这个样子,就是心量太小了。这心量小是假的,心量大是真的,是你的自性,是你的真心。心量小是什么?是你的妄想分别执着,是这个东西把你心量变小了。你能够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你的心量就是虚空法界。诸位想想,我们要不学经教,怎么会懂得?我们就由此可知,心量小的人肯定是闻经教少,他烦恼的那个力量很大,佛法的力量很小,佛法敌不过他的烦恼,他的烦恼是超过了佛法,所以烦恼当家做主。你自己学佛,听到自己也觉悟,好像闪光一样,闪一下马上就完了,还是烦恼当家。只有常常听经,经教熏习时间久了,他觉悟了,警觉性高了,时时刻刻能提得起来,管用!提不起来,不管用。就像古大德所说的,「不怕念起,只怕觉迟」,烦恼习气一起来的时候,立刻就警觉到,警觉到就没有事情,烦恼就害不了你,为什么?烦恼就没有了。

我们从日本江本博士的水实验,从那里得到正确的信息,证明佛所说的「一切法从心想生」。换句话说,世间所有一切法纯净纯善,不净不善是我们自己,这个一定要肯定,你才有成佛的指望,你才有往生的指望。为什么?我们的善念能把外面境界变善,可见得外面的境界不是主,它是宾。一切法从心想生,从我的心想生,我的心想善,没有一样不善;我的心想不善,没有一样是善。你怪谁?怪罪别人,错了,你错到底了,这个狱火来现你会看到,不是别人错误,是你自己错。别人没错,别人怎么没错?只要我不错,他就不错;我错,他也错。我不错我转他,我错了他转我,就这么回事情。谁当家,谁做主。我不被外面境界所转,我就当家做主;我被外面境界所转,我就做不了主,我就得听别人摆布,一般人讲听命运摆布。你做得了主,命运听你的,你就改造了命运。

我们的佛经没有白学,天天在学习经教功不唐捐,经上讲的惠以真实利益,不错,这句话是真话不是假话,可是我们听不懂,我们烦恼习气太重,障住了智慧。听的时候,好像是一念放光,觉得点头,对,心里也有忏悔的意思,但听完之后就没有了。日常生活当中依旧是烦恼当家,依旧是灾难现前。临命终时头一个看到的就是阿鼻地狱,这个时候悔惧俱临,所以叫交至。「狱火逼身,是为烧也。」地狱有多少?给你说真话,地狱无量无边,不可计算。为什么?地狱是从我们自己恶念生的。你看恶念有多少?违背性德就是恶念,这桩事情连佛菩萨都叹息。佛菩萨教化众生苦口婆心,众生不听,众生听不懂,众生回不了头,太可怜!

下面这是念老劝我们,「人若不于有生之年预先修善,至命终时方始悔恨,但为时已晚,后悔莫及」。这个「豫」就是预先的意思,真的要预先修善。我们这一口气还没断,就有机会修善,修善里面最大的善,转恶为善。先从自己把恶念转过来,恶念没有了,都是善念,然后再转境界,境界里面头一个冤亲债主,把冤亲债主转过来。这桩事情是非常不容易,别人毁谤我们、侮辱我们、陷害我们,做了十多年,我们在十多年当中,对他没有一句毁谤,没有一句恶言,他知不知道?相信他知道。他也有时候会良心发现,但是为什么还不接受?我们想跟他忏悔,他为什么不接受?这就所谓是面子问题,他就障碍在这个地方,面子问题。他很要面子,我们不要面子,面子是外表,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我们是真诚心,我们在等,他什么时候接受,我什么时候就道歉,什么时候就磕头。言归和好,再回头就跟兄弟姐妹一样,相亲相爱,互助合作,这真正能够把冤家变成亲家,把恶人变成善人,这在佛法叫无量功德,这个功德大。如果永远对立,这就是愚痴蒙昧。

感化别人,实际上是什么?是感化自己,自己被佛感化了,你才有这种行动去感化别人。自己没有被佛菩萨感化,你麻木不仁,你不可能,你做不到。所以学佛在哪里学?要从这个地方学起,这是真学佛。我们常听古人说,「仁者无敌」。无敌是什么意思?不是说他很强大,任何人都不能战胜他,不是这个意思。无敌是什么?没有冤家对头,没有对敌的。仁者是什么?仁者是菩萨,菩萨没有一个冤家、没有一个对头,我们要学。可是他跟我做对头,那是他的事情,不是我的事情。他对我有分别、有执着,我对他没分别、没执着。换句话说,你走的是菩萨道,他走的是六道轮回,那不一样!他如果哪一天觉悟、明白了,也跟着你学,他回头就走菩萨道了。这个道理一定要搞懂,要不然你的佛就白学了。菩萨快乐!快乐的原因就是菩萨没有对立,这最快乐的。跟任何人不对立,跟任何人都和睦,都是自己的亲人,跟一切物不对立,这就是边见破了。人只要有对立,他活得就很辛苦,天天在计算,死了以后都是三途,就跟此地讲的是一样,你每天在计算。

宇宙之间的真相,只有大乘经讲得清楚、讲得透彻,我们看到今天许许多多尖端的科学报告,看了很欢喜。为什么欢喜?他们研究的结论跟佛讲的是相同的,把佛所讲的完全证明了,让一般人不相信的人也相信了,这个好处,这是一桩好事。我们对于诸佛如来格外的增长信心,增长了我们向往学习的信力,对佛菩萨佩服到极处。它什么道理?佛菩萨见性了,没有别的。科学家还没有见性,这个要知道。他们的报告,最高的境界达到阿赖耶,他没有办法超越,佛菩萨境界超越了。他为什么不能超越?因为他有分别执着,科学家能够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他成佛了,他跟诸佛如来无二无别,他就差这招。这一段我们就学到此地。现在我们看下面经文:

【天地之间。五道分明。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

这是一小段。

【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谁能知者。独佛知耳。】

今天地球上的居民,行恶行善,佛都晓得。

【教语开示。信行者少。生死不休。恶道不绝。如是世人。难可具尽。故有自然三途。无量苦恼。辗转其中。世世累劫。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不可言。】

到这里是一大段。这个里面就讲得很清楚,造作恶业是自然三途。这三途不是人为的,不是佛菩萨造的,也不是天地鬼神造的,与谁都不相干,是自己业力变现的,所以叫自然三途,三途就是地狱、饿鬼、畜生。我们看念老的批注,「右段」,刚才念的这段,总结前面所讲的「五恶、五痛、五烧」,这我们在前面学过了,现在看总结。头一句话,『天地之间,五道分明』,五道就是六道,说五道就不说阿修罗。佛在《楞严经》里面告诉我们,阿修罗除了地狱没有,地狱没有阿修罗,其它的四道都有阿修罗,天上有阿修罗,人道有阿修罗,鬼道有阿修罗,畜生道也有阿修罗。通常讲阿修罗道是专讲天。说五道,阿修罗在哪一道就归哪一道,在天就归天道,在人就归人道。阿修罗福报很大,心行不善,过去生中他也修五戒十善,所以他才有那么大的福报。他也修三种布施,所以他的财富、聪明智慧、健康长寿他都得到。怎么会变成阿修罗?贪瞋痴的念头没断,也就是贪瞋痴慢疑没断,带着贪瞋痴慢疑去修福,修五戒十善,他修这个,他真肯干,所以他的福报比天人还大,在人间比人王还大。他的福报通常是一生享尽,为什么?享福他造恶,他不善,贡高我慢,他造作严重的恶业,所以死了以后他堕地狱。所以佛在经上讲三善道,三善道是指天阿修罗;讲五道,善道就是人、天这两道,饿鬼、地狱、畜生,这是三恶道。善道少,恶道多,说明人行善难,造恶容易。

下面,《会疏》曰:天地则所依器界」,讲天、讲地,是我们所依靠生存的物质环境。「总标三界」,三界都有物质环境,是我们生存所依靠的。五道是能依的有情,三界是物质环境,居住在三界里面,这就是天、人、畜生、饿鬼、地狱,这有情里头有善有恶通举了。这说明依正庄严,依是我们依靠生活的环境,这环境里有人事环境、有物质环境,人事环境跟物质环境全算是依报。正报呢?正报是自己身体,自身是正报。如果正报没有了,我的依报也同时没有了,确实跟作梦一样。梦中有自己的身体,正报,梦中有很多境界,那全是依报,有人事的境界,有物质的境界,统是依报。梦中时间短,醒过来,觉得做了一场梦。其实,我们到这个世间来也是一场梦,生到这个世间来,一生过去了,死亡那一天觉悟了,一场梦,这个境界没有了。道理,佛说清楚了,心现识变。能生能现是自性,在六道里头千变万化,真的是念念不停,念念不一样。一秒钟一千六百兆的念头,念念不一样,前念灭后念生,念念不可得。所以我们前面读到,这祖师说的,真相是什么?不断之无,确实是无,《般若经》上讲的「一切法毕竟空,无所有,不可得」,这叫做无。但是这个现象它相续,虽相续,每一个相不相同,《还源观》上讲的出生无尽。我们用万花筒做比喻,诸位就能够体会到。万花筒确实里头东西不动,可是它一变化无量无边,我们把它转一万次,找不到两个相同的。就跟我们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像万花筒,里面东西并不多,可是一转变,无量无边无数无尽,不可思议。

「苦乐因果,人人常见」,所以说五道分明,清清楚楚,只要我们冷静一点,心浮气躁的人见不到,稍微冷静一点的人,他就很清楚、就很明了。下面,义寂大师说:「天地之间,五道生死,因果分明」「表因必有果。如是业因,如是果报,一丝不爽」。人真的把这个事情搞清楚,我相信他不会得罪一个人,为什么?后头有果报。我瞪他一眼,他明天可能会瞪我两眼;我对他一个微笑,跟他见面他就常常对我微笑,这不就是因果吗?我尊敬他,我爱护他,我帮助他;他尊敬我,他爱护我,他帮助我,有过之而无不及,关键就在那个真心,真心能感动人,恶人都被你感动,那就是你的功德,你把他度化了。他本来不善,他看到你对他那么善,良心发现,他变成善人了。你在这个世间真正度一个人,这个人得度了。先帮他断恶修善,然后再进一步帮助他学佛,最后帮助他往生成佛。菩萨的心,抓住缘,自己一定肯干,不舍弃一个众生。帮助一个众生回头向善,帮助他将来能够学佛往生,这个功德多大!世出世间没有超过这个功德的。

度人靠嘴不行,他不相信,要靠行为。这个行为最重要就是真诚的爱心,真诚、清净、平等、正觉里头生的爱心,那个爱心叫慈悲。这个慈悲心的里面是什么?里面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那是他内涵,表现在外面慈悲。点点滴滴的慈悲、分分慈悲,里面统统含着真诚、清净、平等、正觉,你说他能不感人吗?这感动人。我们一般人的爱心是什么?里头没有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所以那个爱心不能感动人,别人是感受一下很欢喜,欢喜完就忘掉了。如果你是用这种心对待人,纵然跟他见一次面,他一生不会忘掉。那个人真是好人,那个人对我真好,纵然只有一次,他阿赖耶印象很深,他还希望有第二次,还希望有第三次,最好能够常住在一起共同学习。

人业习不一样,遇到传统文化,遇到真正佛菩萨教诲,还是不能亲近,那是什么原因?他自己本身有一些毛病习气,不能跟大众相处,这是他本身的问题。而道场负责人他没有成佛,他也有业障习气,他不喜欢你,你就没有办法学习。除非真正把这个道理懂得了,自己在家里可以真修,修成功之后你就放光,像刘素云这样的人。由此可知,能不能成功,自己要占百分之九十,外面缘顶多百分之十而已。所以外缘的障碍,不但不能够怨恨,要感恩,这是真的,他障碍我,我还是能成就。我只要有一个得力的人帮助我,我这一生就是这样的,真的只有一个韩馆长三十年始终护持,我们根基才扎稳。我们不是上根利智,上根利智的人十年就够了,你看我需要三十年,这下根人,中根人二十年,下根人三十年。她三十年帮助我,我这个根基才扎牢,不受外面环境影响,能够随缘。善缘能随,恶缘也能随,我没有障碍,我就看得非常清楚。看什么?看一切众生造业不同、受报不同,业因果报丝毫不爽。义寂师在此地说的,「天地之间,五道生死,因果分明」,一点都不错。每一个人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在造业因,那都是业因,有因必定有果,这个果报一丝不爽。

任何一个人,一生的际遇全是业报,善因善果,恶因恶报。修善的时候也是有业障,遇到正法信心不容易生起来,这个原因我们很清楚。小时候接受圣贤教诲的这个缘没有,就像《三字经》上所说的,「性相近,习相远」,没有圣贤教诲,他的习性跟他的本性,习性是不善,本性是善,习性跟本性距离就愈来愈远了,远到后来本性不起作用,起作用全是习性。习性是什么?贪瞋痴慢疑,习性的造作是杀盗淫妄酒。本性是善的,它不起作用了。这个道理我们懂,这个事实真相我们天天都看到,对自己来说是一种高度的警觉心。那我们要做出来,表演给大家看,这是行菩萨道。表演什么?表演能够忍受,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顺逆境界都一样,顺境里头没有贪恋,清净平等觉能保得住,不会被迷住;逆境里面不起怨恨恼怒烦。顺境逆境只有一种心,感恩的心,报恩的心。

要知道,别人对我不善,我也要报恩。什么恩?我在这个境界里面平安通过,我没有起怨恨,等于说他来考试,不通过这个考试,我怎么知道自己忍辱的功夫?我怎么知道自己有智慧?这一考试就考出来,我没有迷惑,我有智慧,我没有怨恨,我感激,感激他这一次考试,让我知道我的境界提升了。你要不知这个恩,你就不会感恩,知恩报恩。所以一切逆缘,一切逆境,对修行人全是帮助。他要不觉悟,这处处都是障碍,他退心,那就错了。不能怪别人,怪自己,境界永远是中立的,没有善恶。善恶在哪里?善恶是在你自己的感受,你自己的反应。这个人毁谤我,无缘无故胡造谣言毁谤来伤害我,我如果觉悟,这好事情,消我的业障,不通过这个际遇,业障怎么能消得了?他造罪业消我的业障,我能不感恩吗?我能没有报答吗?我怎么报答?我把我修学的功德回向给他,他将来堕落在恶道里面,他受罪就很轻,他不会受那么苦。

提婆达多处处是处心积虑来破坏释迦牟尼佛,想害他,想破坏他的僧团。释迦佛能忍受,表现给我们看。没有提婆达多的行为,我们怎么能看得出释迦佛的德行?对释迦牟尼佛的那种恭敬心,你怎么会生得起来?所以在释迦牟尼佛的心目当中,提婆达多不是坏人。提婆达多堕地狱,释迦牟尼佛说,他在地狱的享受跟忉利天一样,快乐!为什么?成就释迦牟尼佛的功德,让大家都知道,释迦牟尼佛没有怨恨他。由此可知,善恶因果全在自己的一念,与外头境界不相干。我意念善,害我的人他得到善报,堕地狱他不受苦,这个道理很深很深,要细心去参究,你才能懂得。懂得之后,你能够换一种心情来处事待人接物,那你就快乐无比。有对立,就有烦恼,就有痛苦,就有苦报。把对立化解了,别人对我对立没关系,对立再多,我这里全部化解,没有了,得大自在。

『善恶报应』,「报应者,《笺注》谓」,笺注是丁福保的批注,「有施必报,有感必应也」,着重在这个「必」字,必定!有感必定有应。「故现前所得之祸福,皆是宿因之报应」,我们现在这一生所遇到的这是果,果必有因,我们前世造的是什么因?这一生当中所受的就是。现在我们觉悟了,我们所受的是净业,为什么?我们的心净化了,不迷了。顺境里面欢喜,没有贪恋;逆境里面,恶缘里面,心清净,没有瞋恚。无论是顺境逆境、善缘恶缘,都是一个感恩的心,念念都是有个报恩的心,这个与法相应,与性德相应。《会疏》云:「善恶」是从因上讲的,约因,「报应」是从果上讲的,「因有善恶」,果就有苦乐。「形声影响,亳厘不差」,形声就是回音,我们在山谷长啸一声,立刻就回音过来,用这个来形容感应丝毫不爽。我们的念头善,就没有一样不善;我们念头要是恶,没有一样不恶。善恶是自己负责任,与外头境界不相干,全是自作自受,要懂这个道理。这个道理明白之后,你才真正能够离苦得乐,你才能够真正享受到这一生圆满幸福的生活,方东美先生所说的人生最高的享受。

最高的享受,不是没有顺逆,不是没有善恶,顺逆善恶统统都有,它对你不产生影响,这就是最高享受。你永远清净、永远平等、永远快乐,法喜充满,你能转境界,不被境界转,这就是最高享受。念头一转,恶人变成善人,他那种恶的行为对我有好处、对我有利益,来考验我,我这一关又通过了,我又提升了,他没有伤害我。今天伤害的,障碍你的名闻利养,名闻利养我都丢掉,我不要了,他就伤害不到了。真正学佛的人所修的是提升自己境界,每一次来考试,一次考试提升一次,一次考试提升一次,这多好!不拒绝,欢迎。真的是不是这样?真是这样的,跟在我身边的人都看到了。只要我们的心正,心地纯净纯善,心目当中真正相信佛的教诲,人性本善,要肯定这个。再恶的人,他的本性本善,我们尊重他的本善,不善是习性,不必放在心上。佛教导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我们对一切众生的看法就像看佛一样,这是佛教导我们的。我们要落实在生活上,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我们真的在学佛,否则的话那个学佛是假的。对不善有恶念,对善人生欢喜,这都错了,为什么?你被境界转了,你是凡夫,你还有严重的分别、严重的执着,你在佛法里毫无进步。既然明了,所有的报应,福也好,祸也好,都是过去今生所种的因,有因它就有果。「影必随形,回响随声,一丝不爽。业因果报亦复如是。」影随形,我们站在太阳底下就有个影子,人走到哪里,影子就跟到哪里,用形来代表因,影子代表果报,因果决定不会离开。回响随声,这就是山谷里头,在这个大礼堂当中也有回音,你长啸一声它就有回音,所以业因果报跟这个比喻完全相同。

『祸福相承』,承是承受。「盖宿世业因,善恶夹杂。故后世受报,或先乐后苦,或先苦后乐。苦乐相继,祸福相倚,故云祸福相承」「作善得福,造恶得祸,皆是自作自受」,故云『身自当之,无谁代者』。这个苦乐别人代替不得的,到底是先乐后苦还是先苦后乐?这是遇缘不同。因,阿赖耶里面统统有,这个业习种子都有,因遇到缘,果报就现前。缘很复杂,自己要清楚。先乐后苦,那结果还是苦。先苦后乐,好!为什么?现在年轻,年轻苦一点没有感觉到,年老苦,那叫真苦。少壮的时候把苦都吃尽,老来享福叫真有福报。纵然老了,老如果没有衰,还可以工作,那不要忘记修福,永远在修福。

我们看到日本一个企业家稻盛和夫,我看他这个光盘。他是日航的董事长,出门坐飞机坐普通舱,坐飞机那个钱公司的,希望公司少负担一点。出门的时候,他自己都带一个好像公文包一样,他有随从,为什么不给别人?他就说,我还能拿得动,好像我手上空空的,感觉到我对不起神,对不起上天。自己一定要拿一点行李,不让自己空手,这就是老了不衰没忘记修福。福不能享尽,福享尽人就衰了,衰到真的不能拿了,甚至不能走了,要坐轮椅,别人来推你,那是什么?福报享尽了。释迦牟尼佛一生惜福,到老死还是惜福,这是我们一个很好的榜样。虽然有人照顾你,他也是人,我也是人,他能做的,我也能做,我可以不需要他照顾的,我尽量不需要他。这爱人!这是德行,除非不得已。我在台中,李老师给我们做榜样,他九十五岁才接受两个同学照顾他,九十五岁,换句话说,九十五岁以前,自己照顾自己。同学很多都想帮助他、都想照顾他,不必要,自己还能动,烧饭洗衣服自己还行,这都是做最好的榜样给我们后人看。福不能享尽,享尽之后你就没福了,处处想到节俭。我们看到稻盛和夫的节俭、客气,所以他的事业有成就,一生立于不败之地。严守道德的规律,不义之财他决定不做,不劳而获的事情他不干。所以金融多少次的危机,跟他一点影响都没有,决定不做投机、不劳而获的这种生意,这他不干的。所以祸福是自作自受,如果是怨天尤人,你就罪又加了一等,那你是大错特错了。身自当之,无谁代者。

下面,从「善人行善」「从冥入冥」,这个六句,『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后面说,这个事情谁知道?只有佛知道。综合《会疏》及义寂师的意思,解释说,「善人者,种善因之人,来世生尊贵家,身形端正,缘境和美,身心适悦,是为乐」,这三善报。一个种善因的人,心善行善一生都能够守住,他要出不了三界,来生一定是生尊贵之家,他不失人身。如果行的是大善,这个世间没有那么大的福报,他就到天上去了,四王天、忉利天这种人很多。身形端正是说他的身体好,我们今天讲身心健康,精神饱满。缘境和美,缘是人事环境,境是物质环境,人缘、物质环境都好,人很柔和,境非常优美。身心适悦,他的生活快乐。

「复又明达,乐善好施,是为明」。明是什么?他有智慧,他聪明,喜欢善行善事,喜欢布施,喜欢帮助别人。他家富有,别人家庭贫苦有缺乏的,他常常布施人家、帮助人家,这是聪明,这是智慧。「若更多作善业,勤修福慧,乃得生天。」这刚才讲过,他的善业太大、善福太大,人间没这么大的福报,他就到天上去了,天人的福报比人间大。所以十善业佛说得很清楚,中品十善是不失人身,来生还到这人间来,就前面讲的生尊贵家,他一生享福;如果是上品十善,这就生天;还有一个下品十善,到哪里去?到阿修罗,罗剎去了。什么叫下品十善?实际上下品十善他们所修的十善真的是上品,上品为什么叫它做下品?因为他有骄傲、傲慢、好胜、好强,他有这个习气,也就是今天讲的他满怀着竞争,不肯在人家下面,一定要出人头地。这个念头不好,这个念头与性德相违背。所以他也能够生天,生天变成阿修罗。阿修罗有天人的福报,没有天人的德行,天人慈悲善良,他没有,他很凶恶,他好强好胜,这样的心所修的善就变成修罗道。

福报最大的天阿修罗,福报其次的人阿修罗,再其次的鬼、畜生阿修罗。在畜生里面那就是毒蛇猛兽,在鬼道里面那也是有福报的鬼,鬼王。这鬼王非常凶恶,他没有善心待人,他有这个恶的习气。所以乐善好施,好!喜欢帮助别人,喜欢成就别人,喜欢提拔别人,这个功德都非常非常大。人能够帮助别人,就有别人来帮助你,你能成就别人,就有别人来成就你。如果处处是障碍、是挑剔、是阻挠,那我们自己将来得的这个果报就是愚痴,为什么?断人法身慧命。纵然修福,有福没有智慧,果报丝毫不爽,我们要记住这四个字。你要真正明了这个事情,我们人生苦短,为什么不多做一点好事?何必要处处去障碍别人?做好事肯定有好报。

下面说,「其更善者,则念佛生西等等」,这是最善,没有比这个更善。帮助人念佛,帮助人闻佛法,成就一个人往生极乐世界作佛,这个福报大了。世间有没有?有。帮助这个人成就了,但是他自己没有智慧,他只修了福,没有修智慧。怎么没有智慧?自己自私自利没放下、名闻利养没放下,自己还是搞自己的名闻利养,虽然做了很多不善的事情,福报很大。那什么原因?他护持佛法,那福报在保佑他,但是要知道,福报享尽了,麻烦就来了。福享尽了,你这个恶业报就现前,我们在旁边看得清清楚楚,他自己不知道。像梁武帝在中国历史上,这是最有名的佛门的大护法,修福不修慧,修福德不修功德,没有功德。实际上说听经太少,什么是功德、什么是福德都搞不清楚,以为自己修这个福就是功德,佛菩萨将来就保佑你生天,错了,福德出不了六道轮回,功德才能够了生死出三界。福德、功德差别在哪里?福德着相,功德不着相。同样是一桩事情,你用清净平等心去修,做这个事情是功德;里面还有私心在里面,这是福德。一样的事情,两种果报,用心不同。

所以更善,更善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虽然菩提心发不出来,为什么?有我,把菩提心障碍住,有我就有私心。菩提心是什么心?清净、平等、觉。有我有私心就有染污,清净心没有了;有高下,我喜欢你,我讨厌你,平等心没有了,连菩提心也没有了。不晓得一切众生跟自己是一体的关系,大乘佛法这讲绝了,遍法界虚空界是自性变现的,自性是真正的真心,天堂地狱都是这个心变现的。十法界依正庄严没有离开自性,佛说得很好,「心外无法,法外无心」,不了解这个事实真相,才分自分他,才喜欢这个讨厌那个,这就叫什么?这叫习相远,你这个妄心跟你的真心愈去愈远,真心不知道,迷了,完全用妄心。用妄心都是搞六道,用妄心作不了佛,《楞严经》上所说的,用妄心修行有如「蒸沙作饭」。你把沙放到锅里想把它煮成饭,煮一辈子它还是沙,它不能变成饭。这是什么?因不对,米才能煮成饭,沙怎么能煮成饭?把米当作真心,把沙当作妄心,你是妄心成不了佛,这《楞严》上讲得好、讲得透彻。

学佛要学着用真心,释迦牟尼佛一生真心待人接物,他做出来了。释迦佛讨厌一个人吗?没有,连提婆达多天天找麻烦,他都不讨厌他。提婆达多做了重业,知道释迦牟尼佛每天出去托钵,他习惯走哪一条路,那个路上有一个地方是悬崖,一个峭壁,他就在上面放一块大石头,佛从下面走去托钵,石头推下去想把他砸死,这个恶行。佛的福报大,有护法神保佑,韦驮菩萨在空中用降魔杵把石头拦住,石头就碎了。碎的时候,碎片把佛的脚砸破了流血,这叫出佛身血,它有典故的。这个罪是阿鼻地狱,他有没有堕阿鼻地狱?堕阿鼻地狱了,佛说他在阿鼻地狱就像忉利天一样快乐,这是什么?佛以自己修持功德加持他,减轻他的苦报,没有怨恨。

佛对一切人慈悲平等,提婆达多跟佛有缘,堂兄弟,就是嫉妒心太重了,不是别的。提婆达多想把释迦牟尼佛害死,他作佛,就是僧团里面他做老大,大家听他的。他谤佛,所以有一部分人听到他的话,对释迦牟尼佛怀疑,就跟他,所以他也有不少弟子。最后实在恶事做得太多,堕地狱,于是他的那些弟子觉悟了,再回头了。这些都是佛菩萨表演给我们看的。我们每个人过去生中跟多少众生结怨,结缘、结怨统统有。我们这一生学佛了,如何把这个事情摆平?冤亲平等,这是一桩大好事,让大家统统觉悟,回头是岸,一心向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不就个个都成就了吗?不能再顾着面子,这个面子害死人,面子是严重的业障,必须把它放下,不放下就大错特错。所以佛表现的,尤其是开悟之后四十九年讲经教学,给我们所表现的,我们真的要向他学习。

「又恶人造恶业,种恶因,得恶果,故生卑贱之家,形容枯槁,饥寒交迫,逼恼身心,是为苦。」这种果报,我们看现在地球上非洲这些贫穷落后国家,你看看这些小孩每一天饿死多少?饥寒交迫,有的冻死的、有的饿死的,没有衣服穿,小孩没有,大人也没有。为什么到人间活得这么苦?果必有因,过去生中造作恶业,种恶因得恶的果报。为什么到人间来?过去生中肯定修过五戒十善。五戒十善是引业,引导你到哪一道去受报。人道肯定是五戒十善;饿鬼道肯定是贪婪、贪心,贪心是饿鬼道,这是引业,引导你到饿鬼道去;瞋恚是地狱道;愚痴是畜生道。愚痴多!自己不知道,自己以为自己很聪明,实际上就是经上讲的愚痴蒙昧,对于事实真相不知道。他知道他就不敢干了,知道,你看他的行为,一定把它改变了。真正知道的人,对于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我常说的,他是报恩的心,他没有贪恋,他没有怨恨,心确确实实是清净平等的。觉不敢讲,觉那就成佛了。心不清净,心不平等,那就是愚痴。

底下说,「愚昧无知,不信正法,不行善事,是为冥」,冥就是胡涂。「倘更多作恶业,死堕恶道」,那就三恶道去了。这个不信正法,不行善事,这两句的意思非常之深,为什么?什么叫正法,什么叫善事?知道的人不多。学佛的人知不知道?不知道,自以为是正法,自以为是善事,实际上呢?实际上在造业。为什么?为名、为利、为贪图五欲六尘的享受,挂着正法的招牌,打着善事的幌子,灾难来临的时候,这些人先去。到哪里去?几乎都到地狱。你要问为什么?灌顶法师讲得很清楚,慈云灌顶法师,我们把他念佛一百种果报,把它节录下来印成一张,这可以流通,让大家都看看,提高警觉。我们念佛人,在一百种果报里面将来是属于哪一种,你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头一条念佛堕阿鼻地狱,什么原因?为五欲,贪图五欲。五欲是财色名食睡,为这个而念佛、而修净土,果报在地狱。念佛口善,心行不善,你的心、你的身不善,而是打着佛的招牌,打着阿弥陀佛的招牌,干的事情跟阿弥陀佛相违背,这个还得了吗?真叫胡涂,真叫愚痴。所以底下讲,「倘更多作恶业,死堕恶道,故云:从苦入苦,从冥入冥也」。现在时间到了,这个几句我们底下一堂课再学习。


返回《净土大经解演义》目录

生死书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