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阿弥陀经浅译 全国第一本彩色插图国语注音白话浅译 -- amt02.jpg

释迦牟尼佛在祇树给孤独园说此经时,诸大罗汉、菩萨及诸天大众,为闻法故,都来会上,恭听佛法。

第一张 | 上一张图片 | 下一张图片 | 最后一张 | 缩略图


[白话浅释]

当时,在场听佛陀说法的大比丘僧,共有一千二百五十人等,都是已经证到阿罗汉果的尊宿,众人敬仰的大善知识;如德高望重的舍利弗长老、大目犍连长老、大迦叶长老、大迦旃长老、大俱絺罗长老、离婆多长老、周利槃陀伽长老、难陀长老、阿难陀长老(即是阿难)、罗睺罗长老、憍梵波提长老、宾头卢颇罗堕长老、迦留陀长老、大劫宾那长老、薄拘罗长老、阿那律长老等诸位大弟子,而为代表。

[补充说明]

比丘是梵语,含有三种意义:一、乞士。外向众生乞食资养色身,内向如来乞法长养慧命。意即出家过修道清净的生活。二、破恶。能摄持净戒以破一切烦恼恶法,断绝三界生死恶因。三、怖魔:若人发心出家修道,魔王闻之,心生怖畏,恐其离欲成道,魔众减少,因为魔喜欢爱欲烦恼,乐与生死烦恼为眷。僧是梵语僧伽的略称,译为和合众。凡比丘同住一处,共修同证无为解脱之法,同一法喜,如水乳交合,不相打诤,名为和合。若详述其义,则有六种和合:即身和同敬、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所以僧者应具此六和合,方能修法办道,而为人天表范。

谈到这一千二百五十人,就得谈谈佛陀最初度众生的一些经过了。原来佛陀刚成佛时,首先在鹿野苑遇到五比丘,接着又度化耶舍极其朋友等五十人,然后才遇到信仰拜火教的迦叶三兄弟。这三兄弟可有趣了,分别住在三个地方修道,而且有不少徒弟。当佛陀前往向大哥迦叶宣说佛法的时候,大迦叶硬是不信,还为难佛陀,要佛陀在他的神坛上住一个晚上。而且为了考验佛陀的能力,还在晚上升起了大火,想把佛陀烧死。可是没想到隔天早上,佛陀竟然平安无恙,还毫发未损。这可吓坏了大哥迦叶,他心想:“此人必是有德之圣人。”于是就将所有的拜火器具丢入河中,率领所有的徒弟五百人全部皈依佛陀。过几天,住在中下游的二、三迦叶见到了顺流而下的拜火器具,以为上游的大哥发生了事情,便急忙地率领徒众五百人前往搭救。但是谁知道却只见到大哥迦叶恭敬地站在佛陀身旁听法,于是二人也在听完佛陀之法后,率领所有徒众一起皈依佛陀,这样子就已经有一千零五十五人了。紧接着,舍利弗和目犍连又率领了徒众二百人前来皈依佛陀,于是总共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这便是一千二百五十人的由来。这一千二百五十多位弟子在没有遇见佛陀之前,皆是修学外道的,直到见到佛陀之后,才开始修学佛法,而且都断了烦恼,证得阿罗汉果。他们由于感念佛恩深厚,所以都发愿常随佛陀,因此,佛陀走到哪里,他们就跟随到哪里,所以又称为常随众。但是这并非表示佛陀讲经时,只有一千二百五十多位比丘来听法,另外还有很多菩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也都前来听法。

声闻比丘所证的圣果有四种: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阿罗汉是声闻比丘修证的最高果位,含有三种意义:杀贼、无生、应供。比丘奉行佛戒,净修梵行,破除一切恶,断尽见思烦恼贼害,证得阿罗汉,所以又等于断除了三界生死的根本,于三界内不再受生死之苦,即是永得解脱,证入涅槃,所以又叫无生,此为比丘勤修而令魔怖魔眷渐少,因此令魔惊怖。比丘勤修梵行,证得阿罗汉,德行值得人天敬重,可为人天福田,堪受人天供养,受施无愧,所以又叫应供(或应真)。此为比丘乞食时,因为能令世人种福,于证得阿罗汉时,即感人天应供的果报。而且供养阿罗汉,能得现世福报,更可为人天应供的果报。

舍利弗又称舍利子,意为“舍利之子”。舍利是一种鸟,眼睛很美,舍利弗的母亲就因为眼睛长得像舍利鸟一般美丽,所以名字就叫舍利。而舍利所生之子,当然就叫舍利子了。舍利弗从小就非常聪明,即使还没有出生,也可以让他的母亲因为怀他的缘故而突然变得非常有智慧、有口才呢!出生之后更是不得了了,八岁就能登台说法,十二岁就已周游列国,辩才无碍。追随佛陀出家以后,证得智慧无穷,能决了诸疑,在所有弟子中号称“智慧第一”。

目犍连是舍卫国人,婆罗门辅相之子。在没有皈依佛陀之前和舍利弗是好朋友,皈依佛陀以后,勤修道行,证得广大的神通,能够飞天入地,在佛陀所有弟子中,他是“神通第一”。

谈到舍利弗和目犍连,我们必须来谈一谈他们两人学佛的经过。他们两人原本是婆罗门学者册阇耶的学生,而且是好朋友。有一天,师父去世了,两个人无所依靠,就打算出外寻找更高明的老师,于是彼此约定,要是谁先找到可以依靠的人,就必须通知另一人。

有一天,舍利弗在路上碰见一位出家人——马胜比丘,舍利弗见他相貌仪态非常庄严,于是上前问道:“你修的是什么法,能有这么好的威仪?”

马胜比丘回答说:“并不是我修的好,实在是我的师父了不起。”

于是舍利弗再问道:“你师父都教你些什么法门,使你的心能这么平静?容貌这么庄严?”

他说:“我的师父教我们‘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

舍利弗一听非常感动,就回去告诉目犍连,于是二人就一起皈依了佛陀,而且出家了。

据说大迦叶尊者,身体常会放出大光明,可以吞蚀其他的光,所以又名饮光。原来大迦叶尊者在过去生,是一个冶金师,当时有一名贫穷的女子,每天都会到佛前礼拜,求佛加被,后来看见佛像的金片脱落了,心里很难过,就发愿要为佛像装金。有一天,她拣到一枚金币,并且从自己身上凑了点钱,就去找金匠,也就是尊者的前身,他见女子如此诚心很受感动就答应免费为佛像装金,由于这个缘故,尊者便世世都身如金黄色。其实尊者是摩竭陀国的一位大富翁的儿子,因为看破世间无常,所以就发心出家,并且修的是头陀的苦行,即使到了晚年,仍然不改变。佛陀曾经劝令他休息,但尊者依然辛勤如故,所以佛陀赞叹他说:“有头陀行在,我法久住。”在灵山会上,尊者的拈花微笑,还使他成为中国禅宗的初祖呢!据说,尊者现在因为承释迦佛之命,仍然尚在鸡足山中入定,等待弥勒佛下生人间,才出来辅助教化,要把金襕袈裟传给弥勒佛呢。

迦旃延尊者善于言辞,长于议论,佛陀曾赞叹他说:“说法人中,迦旃延第一。在诸弟子中是‘议论第一’。”有一次,尊者遇到一位无神论者的外道,问他说:“照理说,如果人死后会依照生前所做的善恶继续轮回生死的话,那么为什么坏人死后遭受苦报,却没有见到半个回来告诉我们,警告我们呢?”

尊者于是反问说:“请问世人如果犯了罪,被关进监狱以后,还能来去自由吗?”

外道不服气,又继续问:“那么好人升天以后,总可以回来告诉我们吧?”

尊者又笑了笑说:“想一想,如果一个人刚从肮脏的厕所里出来,请问他还会想再进去吗?世人因为愚痴,才把这污浊混乱的人世当成乐园,对于那些好不容易可以离开到天上去的人而言,怎么会有人想再回来呢?”说完,外道哑口无言。由于尊者的辩才无碍,使许多外道都心服口服的皈依了佛法。

俱絺罗尊者是舍利弗的舅舅,擅长辩论。在舍利弗未出生时,尊者常常与姊姊辩论,而且赢多输少,但是谁知道自从姊姊怀了舍利弗之后,他句不是姊姊的对手了。于是他知道姊姊肚子里的小孩不简单,因此就离家求道,用功的程度,到了忘记剪指甲的地步,也因此人家给他取了个外号叫“长爪梵志”。有一次,他跑去找佛陀辩论,佛陀笑着对他说:“你要和我辩论吗?但是万一你输了,要怎么办?”

尊者回答说:“输了愿意砍头。”

于是佛陀就说:“你提出问题吧!”

尊者开口就说:“我一切法都不接受。”

佛陀反问他说:“那么你现在说的这句话,接不接受呢?”

尊者一时傻了眼,自知被问倒,愿意被砍头。但是佛陀告诉他说:“我的佛法中,只有剃头,没有砍头。”于是尊者感谢佛陀的慈悲,就跟随佛陀出家了。尊者精勤修行,不久便证得大阿罗汉,由于尊者善解问答,在佛陀的所有弟子中,尊者是“答辩第一”。

离婆多尊者又译为星宿,他的父母原本无子,因为虔诚地向星宿祷告,才生下离婆多,所以得名。有一次尊者在郊外凉亭休息的时候,梦见一个大鬼王在追赶一个小鬼,因为大鬼王要夺取小鬼身上所背的那具尸体,所以两个鬼就吵了起来。小鬼没办法,就请尊者评理,尊者也认为大鬼王强抢小鬼的东西是不对的行为,大鬼王一生气,就把尊者的手脚砍下来吃掉。小鬼看见尊者为了自己的事遭受灾难,就赶紧用尸体的手脚帮尊者补上。而尊者因为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给吓着了,就醒过来了。事后尊者为了这个梦感到非常困扰,他心里想,这个身体的手脚是我的吗?昨天晚上分明看见被大鬼王吃掉了啊!可是如果是别人的,那么为什么还会听我的使唤呢?于是他逢人就问:“看见我的手、我的脚吗?”后来,有一位比丘,知道了这事,就告诉他说:“人的身体本来就是借你用的,哪有什么是你的、我的分别呢?”于是尊者从此领悟到人身四大假合的道理,就到佛陀座前请求出家,随顺佛法修行,对事理不再颠倒错乱,在所有的弟子中因为定力最好,不散乱,被称为“无倒乱第一”。

周利槃陀伽尊者在佛陀的所有弟子中,算是比较愚钝的一个了。因为他出家一段时间以后,仍然无法记得佛陀所说的任何教法,总是记了前面忘了后面。于是他哥哥便骂他说:“你这样笨,怎能出家呢?还是还俗去吧!”

他好难过,就坐在门边哭了起来,佛陀看见了就安慰他,教他拿着扫帚去帮忙打扫清洁,并教他持念“扫帚”两个字。但是他仍然是笨得连这两个字也记不得,也是记了“扫”就忘了“帚”。不过由于每天努力的除尘去垢,精进不懈,终于证得阿罗汉果。尊者虽然愚钝,但是却能以一把无形的扫帚,将内心的愚蠢烦恼,扫得干干净净,背诵扫帚,即能开悟,若用功念佛,岂能不成佛吗?

难陀尊者是佛陀同父异母的弟弟,被波阇波提夫人所生。他的威仪很好,形貌和佛陀相似,有时候还有人会把他误认是佛陀本人呢!在佛陀的所有弟子中是“仪容第一”。

阿难陀尊者就是阿难,前面已经介绍过,他是“多闻第一”。

罗睺罗是佛陀的儿子,其实罗睺罗这个名字有障碍遮闭的意思,为什么会取这个名字呢?听说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当年佛陀要出家的时候,净饭王以王位无人继承而不肯答应,除非释迦有了儿子才能出家,所以说他是障碍佛陀出家的人。第二、是佛陀出家后六年,罗睺罗才出生,大家因此都职责这个孩子来历不明。于是佛陀便说出罗睺罗过生的因果关系:原来他在过去生中,曾有一世在孩提时候顽皮,把老鼠洞堵住了六天,让老鼠出不来,因此这一世他受到报应,才在娘胎里住了六年出不来,不仅障碍自己,也障碍了母亲。但他也是乘愿而来,辅佐佛陀教化的。由于他修行时,别人看不见,佛陀因此赞他说:罗睺罗密行唯佛能知之。在佛陀的所有弟子中,他是“密行第一”。

憍梵波提译为牛呞,意思是牛吃草的样子,原来这位尊者在过去世中曾经是个和尚,有一次他看见另外一位老比丘在吃东西,因为牙齿掉光了,所以就用牙床来嚼食物,样子很像牛吃草的样子,他便取笑那位老比丘,老比丘对他说:“你不要取笑我,赶快求忏悔,否则会下地狱的。”由于他当场知道自己不对,立刻向老比丘认错,所以后来虽然没有下地狱,但是却做了五百世的牛。由于做了太久的牛,所以这辈子最偶人还会保有牛的习气,吃东西很像牛吃草的样子。他皈依佛陀之后,不久也证了阿罗汉。因为他是个阿罗汉,佛陀惟恐世人看见他的样子会轻视讥笑,而招致罪过。于是佛陀就叫他去天上,受天人的供养,因为天人能知他的前世果报,不敢讥笑他,因此尊者被称为“受天供养第一”。

宾头卢颇罗堕在佛陀的弟子中是“福田第一”,为什么呢?因为有一次,一位外道仗着自己有神通,就到处吹牛说:“要是有谁能将我头上的钵取下来,我就向他臣服。”结果,真地是没有人动得了他的钵子。后来尊者知道了,很不服气,就用神通把他的钵子摘下来,杀杀外道的锐气。佛陀知道这件事以后,就教训尊者说:“佛戒神通,如果用神通来吸引大家,那么大家便一心只想学神通,而不会有人肯听闻正法了。”所以佛陀就罚他不可以入涅槃,要留在人间接受众生的供养,让众生广种福田,是为“福田第一”。因此现在的佛教界在举办齐僧大会时,总会留个位子,就是要让尊者前来受供的。

据说迦留陀夷出生的时候全身是黑的,而且发出光亮。由于尊者晚上外出乞食,人们见到黑黑的一团都会感到害怕,所以佛陀就制订一条戒律,要出家人在晚上不可以出门乞食。尽管如此,尊者因为善于教化众生,所以在佛陀的弟子中称作“教化第一”。

据说摩诃劫宾那尊者的父母亲原本无子,为了求子,才向房宿星祈祷,因此而生下了尊者。尊者在未出家前,有一次于途中遇雨而寄宿陶舍,佛陀知道他出家的因缘成熟,所以同时亦化作一位比丘来陶舍求宿,并且当夜为他说法,因此他就随佛陀出家,并且证得阿罗汉果。由于他通晓天文星宿,因此称为“知星宿第一”。

薄拘罗尊者由于世世持不杀生戒,所以很长寿,活到一百六十岁,是为“寿命第一”,而且他宿世常行布施,所以容貌慈善端正。据说尊者在过去世的时候曾经布施一颗诃黎勒果给一位生病的比丘,因此而得到五种不死的果报。什么是五不死呢?第一,出生时,尊者被包裹在一个肉团裹面,他父母亲以为生了一个怪物,就把他丢入锅中,结果热水煮不死他。第二,又用火烤,也烤不死他。第三,再丢入水中,也淹不死他。第四,稍后肉团被鱼吃了,竟也无事。第五,后来鱼被渔夫捉到,剖开肚子,竟然发现尊者安然无恙。所以说布施和爱护生命不杀生实在值得我们学习的行为啊!

阿那律尊者译为无贫,据说由于尊者累世修布施,因此生生世世都很富有,而且愈是富有,就布施愈多。惟独有个毛病,就是爱睡觉。常常佛陀在上面讲经说法,他就在下面猛打瞌睡。结果有一次佛陀为了警戒他,就大声喝斥说:“咄咄何为睡,螺狮蚌蛤类;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

于是尊者心里很难过,就发奋精进睁大双眼,七日七夜不闭眼,结果把眼睛弄瞎了。佛陀怜悯他,就教他“乐见照明金刚三昧”,修成之后,证得天眼通,不但眼睛看得见,即使是大千世界所有事物,他都能如观掌中纹一样,看得一清二楚,故称“天眼第一”。

[白话浅释]

同时,还有多位大菩萨前来听法,其中有文殊师利菩萨、阿逸多菩萨、乾陀诃提菩萨、常精进菩萨,如是等诸位大菩萨而为代表。复有释提桓因与诸天王、天子众,以及其他世间无量的天、人,都欢喜踊跃地前来听佛说法。

[补充说明]

菩萨是菩提萨缍的简称,一般翻译为“具有大道心的众生”或“觉有情”。大论释上面记载:“菩提名佛道,萨缍名成就众生,以诸佛道成就众生,故名菩提萨缍。”此外阿毗昙上面也说:“菩提云无上道,萨缍名大心,谓此人发广大心,求无上道,救度众生,故名菩萨。”觉是觉悟,有情是指六道众生,菩萨以智求佛道之觉(自利),而悲度一切众生(利他)。菩萨具有大慈悲,视众生如子,以众生之苦为己苦,所以常发愿济度一切众生,普愿一切众生,共出苦海,同得解脱。所以我们可以知道,一般的行者只要发菩提心,智求佛道,悲度众生,就可以称之为菩萨。不过要注意的是,这类的菩萨是尚未成佛的。其实有很多菩萨都是已经觉悟成佛的,像观世音菩萨就是过去的正法明佛,文殊菩萨是过去的龙钟树佛,他们都是由于慈悯众生,才特别再示现菩萨,倒驾慈航,回到这个娑婆世界来普度众生的,这和一般初求佛道的菩萨不同。摩诃译为大,萨即菩萨,摩诃萨即是指菩萨之中的大菩萨,为已发大菩提心而能救度众生的大菩萨。

文殊师利又称曼殊室利,译为妙德或妙吉祥。文殊菩萨早已成佛,为了辅佐释迦牟尼佛教化众生,示现菩萨身,在众菩萨中,功德智慧推为第一。按文殊菩萨之本因,他过去曾对宝藏佛发宏誓愿,蒙佛授记,字曰文殊,若论本果,则为过去龙种上佛,今在北方欢喜世界做佛,号欢喜藏摩尼宝积佛,未来将于南方离垢世界成佛,号普光佛。文殊菩萨过去为七佛之师,证得一切佛智,德行深妙,不可思议,所以称为妙德。文殊菩萨,倒驾慈航,悲智勇猛,能令见其相或闻其名者,发大菩提心,离苦得乐,吉祥不可思议。而且文殊菩萨降生时,世界有十种祥瑞,胜福不可思议,所以称为妙吉祥。佛陀是法王,文殊继承佛法,绍隆佛种,辅佛行化,就如同子继父业一样,所以称文殊师利法王子。文殊菩萨的头上有五个发髻,表大日无智,他手中执剑,表以智慧斩断一切恶法。又常坐在狮子背上,表智慧勇猛如狮,以智慧降伏一切烦恼兽。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同是释迦牟尼的两大助手,文殊表智慧,普贤表行愿,两位都是已经成佛的大菩萨,为了辅助佛陀弘扬佛法,才又示现为菩萨。

阿逸多菩萨就是弥勒菩萨,弥勒是姓,阿逸多是名,译作“慈氏”,名“无能胜”。弥勒菩萨过去生中,遇大慈如来,曾发愿行同大慈,即得慈心三昧,从此多生广修慈行,常修慈定,慈护众生,所以称为“慈氏”。由于他是补处菩萨,即将成佛广度众生,无人能胜,所以名为“无能胜”。佛经上说弥勒菩萨原本出生于婆罗门家庭,后来皈依佛陀,而且先佛入灭,上升于天上的兜率内院,为天人说法,成补处菩萨,将来继承释迦佛位,下生人间,在华林树下成佛,开三番法会,广度上中下三根众生,是为龙华三会。据说弥勒菩萨梁武帝的时候曾经应化傅大士,很受武帝尊敬。此外,五代时候有一位名叫契此的和尚,绰号布袋和尚,生得大肚皮,大耳朵,手携布袋逢人便乞化,所得的东西都放入袋中,饿了就吃一些,饱了随便找个地方睡觉。他出语无定,但是却非常灵验,除了能预知晴雨外,还能沾雪不湿,让人觉得很神奇。五代后梁贞明二年,契此和尚端坐在岳林寺的一块磐石上,口念:“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不自识。”然后就圆寂了。由于他行动奇特,圆寂前又念了这样的偈语,所有人认为他旧司弥勒菩萨来转世的,而这也就是我们现在听到有关弥勒菩萨的一些传说。

乾陀诃提菩萨又叫不休息菩萨。诚以佛道深远,不易成就,此菩历劫精进,常修万行,不退菩提,广度众生,未尝休息,故称不休息菩萨,表示信心不退,菩提心不退的意思。

常精进菩萨历劫广修梵行,就是为了广度众生,他宁可自己生生世世不成佛,也要为众生说法,所以叫做常精进菩萨。宝积经上甚至提到,这位菩萨曾经为了度化众生,而能于无量劫中,常随护众生,一念不舍,如此精进不断,所以名为常精进菩萨。

其实菩萨那么多,为什么在这里却只列举这几位菩萨为代表呢?实在是净土念佛法门太不可思议了,非得有大智慧的人才能信知,所以才推文殊菩萨为首,表示念佛求生净土,以智信为先。其次,念佛法门是度生要法,应该流传下去,而弥勒菩萨是继释迦牟尼佛之后,将来在这个世界成佛的菩萨,他将来能让此经流通无尽,所以才接着举出弥勒菩萨。弥勒同时亦表慈行,以慈心不杀,具诸戒行,成生净土之因。此外,学习这个念佛法门,没有什么诀窍,只要万缘放下,专心念佛,于四时中,常勤精进,不可懈怠,自然可以得到工夫纯熟,临终能够顺利往生,所以不休息菩萨、常精进菩萨又次之。正因为上列原因,所以才特别举出这几位菩萨作为代表,而不是随便举一举的。若深述之,文殊表过去佛,释迦表现在佛,弥勒表未来佛,即三世诸佛皆宣扬赞叹念佛法门之殊胜,如能智信慈行,精进念佛,不退道心,必能登极乐净土,满菩提愿。

释提桓因译作“能为天主”,略称帝释,因有广大福德,能为欲界天里的忉利天主。忉利天位在须弥山顶,广八万由旬,中间是善见城,是天主所居住的地方。旁边四周还有三十二个天,总共有三十三天,故忉利天又称三十三天。其实前来听佛说法的天人非常非常多,举出释提桓因,知识作为天人的代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