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九六讲)  2000/4/6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296

请看「世主妙严品」,得法赞佛,八部四王众,夜叉王长行,第二句:

【自在音夜叉王,得普观察众生方便救护解脱门。】

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跟我们提示,「智观悲救,救苦护善,不滞空有,故云方便」,言语虽然不多,把意思都说出来了。天王的德号叫『自在音』,我们能够想像得到,这是以音声为佛事,也就是以音声作为教化众生最重要的工具。他得的法门就是他所修学的,很值得我们做参考。

『普观察』,重要这个字在「普」,普是清净观、平等观,不清净、不平等就不普。「普观」是对於法界一切众生,最重要是用平等心,这是真实智慧,所以清凉在注子里面讲智慧之观。智的反面就是情,我们讲感情、情识,智是觉,情是迷。相宗讲修行的枢纽,说是转识成智,怎么样能够把情识转变成智慧,这就成功了。情识是凡夫,智慧是圣人,转识成智,我们平常讲的三转,这三个全都转过来了;转恶为善,智是善,情识是恶;转迷为悟,智是觉悟,情识是迷;转凡成圣,情识是凡,智是圣。说一个转识成智,三个都转过来了,佛陀教化众生的目的圆满达到了。我们今天的麻烦就是在情识放不下,不但做凡夫,做一个天天造作罪业的凡夫,你说这怎么得了!

佛陀教学的方式,首先为我们说明宇宙人生真相,目的何在?非常明显,让我们转迷为悟。我们对於宇宙人生真相不了解,这是迷。不了解才产生情识,情识是什么东西?就是妄想分别执著,是从迷里头产生的。果然觉悟之后,这个观念就没有了,不再执著,不再分别,知道妄想分别执著是空的。《金刚般若经》上讲三心不可得,「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那个心是什么?心岂不就是妄想分别执著吗?不可得!外面的境界,五欲六尘,幻化的,不是真的。因缘所生法,没有自体,万法皆空,无所有。外面境界无所有,里面三心不可得,你的情识怎么会发生?自然就没有了。

真实智慧不是从外面学来的,是自性般若智慧自然就流露出来了,真智,这样自己才自度,入解脱门。入解脱门的意思,永远脱离妄想分别执著,永远脱离对十法界依正庄严之迷惑,这叫解脱。解脱之后的境界大自在,《般若心经》里面我们读到「观自在菩萨」,这个菩萨是观自在菩萨,「普观察众生」,用的是观,跟观世音菩萨用的是同样的方法。所以在大乘佛法里面,行门的纲要是作观,观照、照住、照见,三层功夫。我们凡夫错用了心,凡夫落在妄想分别执著里面,观没有了。凡夫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落在心意识里头,第六意识分别,第七末那执著,第八阿赖耶落印象,薰习成种,这是凡夫永远没有办法脱离六道轮回的第一个因素,我们错在这里。佛菩萨用观,观是什么?不分别;就是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分别不用第六识,没有执著不用第七识,不落印象不用第八识,离心意识叫观。禅宗非常重视,教你参究的时候,「离心意识参」,如果用心意识就不叫参。

我们世间人不离心意识,叫「研究」,研究是用心意识。佛法里面叫「参究」,不用心意识。这个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我们今天讲「参」,还是用心意识;换句话说,名叫「参」,实际上还是研究。真正离心意识才是「参」,参的结果是开悟,智慧现前;要是用心意识的结果,结果还是落在妄想分别执著;这是说明佛法跟世法哪里不一样,这是不一样的地方。那个不一样的结果就有很大的悬殊,用心意识的结果,决定不能超越六道轮回,这你用心意识,六道轮回用心意识,是错得太离谱了。如果用心意识,心意识接近性德,也就是妄想分别执著有,很淡薄,可以脱离六道轮回,不能超越十法界。

完全不用心意识,相宗所谓「转识成智」,转第六意识,第六意识是分别,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诸位要晓得,什么叫「妙观察」?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没有分别,就是「妙观察」。什么样子?就像镜子照外面的境界相一样,用心如镜。镜子照外面境界照得很清楚,一点都没有漏掉,它决定没有分别。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确实没有分别,这才是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那妙了。

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第七识执著,他不执著了。相宗经论跟我们说,第七识有四个基本的执著,头一个是我见,执著有个「我」。这种执著,实在说是属於抽象的,决定不是实在的。无我,他以为有个我。我们现在看看哪个凡夫不执著有我?低级的凡夫执著身是我,高级的凡夫他说身不是我,灵魂是我;精神这部分是我,物质的身体不是我,高级凡夫;他有个「我」的观念,这都叫身见。第二个执著是爱欲,贪瞋痴里面的贪爱,很严重;第三个执著是我慢,慢属於瞋恚;第四个我痴。你们想想这话什么意思?岂不就是身见再加上个贪瞋痴,所以这叫三毒。贪瞋痴从哪里来的?都是从我执上发生的;如果没有我,贪瞋痴就没有著落了。

佛法为什么说你起心动念一切为自己就是恶,为什么这样说?为自己有什么不好?为自己有什么过失?为自己就是过失,最大的过失,根本的过失。哪一个不为我?这就知道了,所有六道众生就是这个错误执著,他才堕落在六道;他要没有这个执著,他就不在六道了!你找不到他,他跟你不一样了。六道里面众生都有我执,我们要清楚。谁没有我?佛没有我,菩萨没有我。何以知道他们没有我?《金刚经》上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不是菩萨。可见得菩萨决定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佛菩萨无我。我们要想作菩萨、作佛,一定要无我才行,有我就不行。诸位要晓得,有我是迷,有我是不觉,有我是错了,无我就对了,无我是智慧,真实智慧。

可是大乘经上又说过,「常、乐、我、净」,有我。这个「我」,字没有改,一样的念法,一样的写法,可是意思完全不一样。「常乐我净」「我」是真我,宗门里面常讲「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那是真我。我们今天执著的这个我是假我,根本没有的,你必须把假我舍掉,真我才现前。假的不能离开,真的永远不能现前,我们要懂这个道理,要体会得这一个事实真相。

我们从哪里学起?我常常勉励同学,放下自私自利,我们从这儿下手。诸佛菩萨教给我们,因为我们有自私自利的念头,有自私自利的行为,所以我们生活不自在,障碍多、困难多。我们生活在烦恼里头,日夜不离忧悲苦恼,我们过这样的生活!这个生活过得很冤枉,过得很苦,什么原因造成的?自私自利造成的。我们想离苦得乐,自私自利是一切苦恼的根源,你把这个根拔掉了,永远离苦。如何得乐?得乐要修善,把自私自利的念头转变为利益一切众生,利益一切众生你就得乐,你就得大自在。决定不要再为自己想,从这个地方可以入佛法之门;要不舍弃自私自利,佛法的门虽然多、虽然大,你入不进去,没有你的分。

我们在这个地方要深深的体会得,要把这个事情看清楚、看明白。真搞清楚、搞明白了,要以大慈悲来救,首先救自己。佛在经论里面说得太多了,如果对自己都救不了,说是你能救别人,没这个道理。决定是先度自己,才度别人,十方三世诸佛都没有例外的。为什么?度自己,真实智慧才流露;不度自己,自己的思想言行都是属於情识,都是迷而不觉。迷而不觉的思想言行,如何能度别人?没这个道理!决定是先度自己。

就是劝人念佛也不违背这个原理,你劝别人念佛求生净土,你自己对於净土决定是有信心,决定有恳切的愿望;你劝人,让别人听了之后才没有疑惑,也能产生信心。自己虽然没有生净土,自己知道将来决定生净土,才能帮助别人。如果自己对於往生没有把握,你劝别人的话信心也不足,说的话也模棱两可,或有、或者还不可靠,你叫人听了怀疑,不能够下坚定的信心。所以说都不例外,一定要先度自己,先自己要放下,然后才能劝人。

今年下半年,我们此地的「培训班」,第五届要开班了。我们帮助一些年轻的同修们,发心出来讲经说法,讲经的方法不难学,真正肯用功,一个月就学会了,可是要讲得好,那就难了。为什么?讲得好要自己真实修行的功夫,你没有真实修行功夫做基础,你讲得再熟,你搜集的资料再多再广,全是别人的,不是从自己自性里头流出来的。内行人仔细听你的,你的言词不恳切、不真实,虚应故事而已。换句话说,你自己不能成就,你还是搞生死轮回,你能够帮助别人,那效果很有限,所以一定要懂得先救自己。救自己不是救别的,来生不要再搞六道轮回,这才是真正的自救。

不但不能搞六道轮回,四圣法界也不好,可是要超越四圣法界大难大难,确实不是一桩容易事情。可是我们很幸运,我们在大乘法里面遇到净宗法门。祖师大德告诉我们,在末法时期的众生,唯有依靠这个法门能够了生死、脱三界;不但脱三界,超越十法界。这样殊胜的法门希有难逢,我们遇到了,要不肯认真努力修学,求得一个圆满的结果,我们不是把自己辜负掉了!一定要晓得世缘是假的,决定不可以留恋,决定不能放在心上。世间一切人事物,好也好、不好也好,觉悟之后,这些与我无关。与我有密切关系的只有一桩事情:阿弥陀佛,念念希求极乐世界,心心向往阿弥陀佛,这是真的;除这桩事情之外,全是假的。在一切假的里面,我们决定不作恶,我们认真努力修善断恶,提升我们将来到极乐世界的品位,这是真的。

人世间苦短,佛法讲「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尤其我们处在现前的社会,眼看许许多多众生迷惑造业,所造都是极不善业,这个业会感得果报。造作的心行勇猛,感得的果报快速。不善业感得的是不善的果报,我们很可能遇到,遇到的时候怎么办?这一天来了的时候,我们佛经上常讲「腊月三十」「腊月三十」是个形容话,寿命到了的时候,生死交关的时候,你怎么办?一般人到这个时候手忙脚乱,多半人是这样的。学佛的人,真学佛,所谓是有了功夫的人,他不慌不忙,他没有恐怖,他有主宰;学佛而没有功夫的人,还是手忙脚乱,我们也看到很多。这些现象就是给我们提出了警讯,警告我们,通知我们,我们得到这个警讯要加紧准备,知道这一天会来,不定什么时候来,一定要早做准备。

「救苦护善」,是一个明白人一生生活行持的宗旨。我们活在这个世间,遇到佛法,皈依三宝,做佛的弟子,我们这一生干的什么事情?救苦护善。首先救自己的苦难。苦,诸位要知道,有苦因、有苦缘、有苦果,果上没法子救,要在因跟缘上救。因是什么?思想观念的不善,我常常提醒同修,自私自利、名闻利养、贪瞋痴慢、五欲六尘,极不善,这个观念不好。想想诸佛菩萨没有,这十二个字他们统统都摆脱了,全都放下了。我们要学佛,如果这十二个字不放下,就学得不像。果然放下了,我们智慧现前,转贪瞋痴为戒定慧。戒是什么?端庄的行为,不要学,自然现前;定是清净心、平等心。修行哪里要费那么大劲!大家要细读《楞严经》就明白了,念头一转就成功了。凡夫跟佛陀一念之差,一念迷,这是凡夫,一念觉凡夫就成佛,要彻底的觉悟,大彻大悟。

我们念头转不过来,我们讲席当中也常说,烦恼习气太重了,外面的外缘不好,外面都是诱惑,几个人能禁得起诱惑?不受诱惑的人,这个人有定功;还会被外面境界诱惑,没有功夫。有功夫的人在一切境缘当中,不管是顺境逆境、善缘恶缘,他如如不动,决定不受影响,这是真功夫,这样才能救苦。内要把这些攀缘的心断掉,外是缘,外缘,不受外缘诱惑,不能上当,外缘在佛法里面讲是魔障、魔境,它在诱惑你。内因外缘断了,苦的果报就没有了。苦果是什么?我们现实的享受,现实的享受还一样,苦乐两种感受迥然不同。

我们举一个例子,诸位好好想想。古代孔老夫子的学生颜回,我们在书上读到,颜回的生活很清苦,「一箪食,一瓢饮」,物质生活非常艰难,喝水连个杯子都没有,用瓢,葫芦瓢,吃饭饭碗没有,用竹子编一个篓做饭碗,贫穷到那种程度!一般人是苦不堪言,怎么样?「回也不改其乐」,颜回快乐得不得了。你知道他快乐从哪里来的?内断贪瞋痴,外不受环境诱惑,所以他的物质生活,丰盛他很乐,缺乏他也很乐,他不受这个境界影响,这叫做离苦得乐。因跟缘转了,果真的转过来了。绝对不是果转过来了,你贫穷现在得大富贵,不是这个转法,你要认为这个转法,那你就完全错了。他在境缘当中他有乐受,他没有苦受,为什么?他对於这个境缘了解得太透彻了,太清楚了。谚语所说的「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他懂这个道理。

我们今天物质资源缺乏,过去世没有种因。世出世间法都不离开因果的定律,我没有种这个因,希求得果报,那不叫打妄想吗?妄想是增加痛苦。了解了,看到人家发财,知道过去他修的财布施,他得的果报;我们今天没有钱,贫穷,我过去没有修这个因。我明了,我过贫贱的生活,极度缺乏的生活,我快乐。那些发大财的,在社会上有很高地位的,过去生中他做了不少好事,得到这个好的果报。他不了解这里面的业因果报,不知道道理,不晓得事实真相,他虽然很富,他很苦,他的日子过得不幸福,还没有穷人快乐。由此可知,离苦得乐确确实实从破迷开悟得来的,你要不觉悟,你怎么可能有快乐?真正觉悟了,天天做乞丐讨饭也快乐,这是真的,决不是假的。所以讲到救苦,要懂得怎么个救法。

我们有能力一定要去种善因,就更快乐了。种善因的方法很多很多,你到底能够行多大的善?不是在事相上说,是在心行上讲。你的心清净,你的心平等,佛经上说一文钱的布施,一分钱的布施,这个善供等虚空法界,你看多大!为什么?心量大,随著你的心量遍虚空法界。你布施得再多,我布施一百万、一千万,心量很小,起心动念是我家庭幸福,我经营的公司的幸福,你布施再多你得的福小;为什么?心量太小了。你的福因完全随著你的心量,这个话讲得很公平、很有道理。不是穷人不能修大福,穷人可以修大福,富人反而修小福,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必须把自己的心量拓开,於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分别、不再执著,心量就拓开了;只要有分别执著,你的心量就很小。

尤其是现在人,心量小得很可怜,自私自利。家庭里面夫妻两个人都不能相容,为争名夺利,夫妻还打官司,这成什么话!这心量多小,太小了。父子不相容,兄弟不相容,心量小,小得太可怜了,一丝毫的亏都不肯吃,一丝毫都不肯让。他不知道他所争的、他所求的,都是「无所有、不可得」,观念错误,思想错误,行为错误,天天在造作罪业,这个果报当然是畜生、饿鬼、地狱。人道很难得,佛在经上常常说,人身难得而易失;失人身很容易,得人身很不容易。我们这一生能得人身,是赖过去生中修积的五戒十善有功夫,这才得人身。现在我们再想想,我们这一生当中五戒十善有没有功夫?如果这个功夫不到家,人身失掉之后,就不能再得人身了。

救苦要知道从哪里救起?人家没有吃的送一点吃的给他,没有穿的送一点穿的给他,救不了苦,只能救眼前之急,他没有办法离苦。诸位要晓得,救苦护善到底用什么方法才能够做到圆满?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个样子:教学,要教!发心教学就是发无上菩提心,我们教学是义务的,决不求报酬,这就是发菩提心。只愿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决不求自己丝毫的利益,你说这个心多自在,多么圆满!这是讲到救苦。

护善,如何护持自己的善心善行?这个要懂得。护持善心善行最好的方法是教学,所以诸佛菩萨教化众生从来没有间断,他天天教别人,也就是教自己;劝别人行善,当然自己也就劝自己。佛在经教里面常常教导我们,「受持读诵,为人演说」,这是真正护善,教学相长。这桩事情在我们经验当中非常明显,我们跟大家在一起研讨经论,同样是一部经,遍遍意思不相同,这就是护善的效果现前了。这一遍讲的决定比前面一遍更圆满、更充实,为什么?悟入又深了一层,善行又扩大了一层。如果不是常常讲,很容易被外面境界诱惑,现在的魔很厉害,你看看发明的这些东西日新月异,让你看到眼花撩乱,让你接触到你会动心,所以只有天天讲。

古代佛陀留下的制度,让这些出家同学半月诵戒;也就是说,你读一次的效果大概能支持半个月,半月之后再不诵戒,你就会被外面诱惑,你就守不住了。现在的魔比从前厉害,现在半月不行了,一个星期诵一次都不行,怎么办?天天要诵;甚至早晚都要诵,早晨诵了,晚上就不行了,你才晓得外面诱惑力量之强大。我们自心没有把握,唯一的办法是密集的薰修。所以诸位上台讲经,时间是愈多愈好,一个星期讲一次不行,应付不了现前社会的诱惑,唯一的办法是天天讲。

希望今年下半年我们开班之后,你们同学能够天天讲。佛协提出来有三十个人,招收学生三十个人。我这个想法提供你们诸位做参考,三个人一组,三十个人分成十个组,十个老师来带,这样十个人你天天就可以讲。三十个人合成一班,你们讲经的机会少了,教学的机会少了。一个人教三个人,我们采取这个方法,小班制。一个人照顾三个人,这三个人当中每一个星期让他们讲一个小时,与我们初学一样,一个星期让他写一万字讲稿,讲一个小时。指导的人要批评他,帮助他改进,这是护善。

讲经的道场我们要多开,居士林现在每天晚上讲经,必要的时候下午讲两个小时,上午也可以讲两个小时,所以一定要分组,三个人一组。至於学习的课程,除了《实用讲演术》《内典讲座之研究》,这是共同科目,必须要修学,这是必修科;经教里面,我打算选《十善业道经》,做为我们大家必修的一门课程,这都是在德行上下功夫的。至於学讲,你们大家斟酌。学讲哪些经论,不一定限於《无量寿经》,我们可以把门开大,因为这个地方的名称不是「净土专修班」,可能大小乘各种经论都可以开。所以同学们自己心理上做一个准备,将来开班我来指导哪一部经论。先开头可以用我过去所讲的这些经论,在这里面去取材,因为有参考资料,至少都留有录音带、有录相带,可以给诸位做参考。否则的话,你就要找古人的注疏,如果有能力用古人注疏当然好。古人的注疏都比较有深度,言简意赅,你要能懂得他的意思,你才能够有所发挥,你才能讲得出来。

我们是德行与技术并重,这样才能够奠定根基,把基础打好,修学期间是一年。一年上半年在新加坡,下半年在中国。在中国的下半年,那就是老师带著同学去参学,参学什么?到处讲经。这个同学受的训练时间不长,才受了半年训练,你叫他每天讲,恐怕他没这个能力;怎么办?三个人轮流讲。譬如我们讲一部经,第一个人今天讲这一段,第二个人明天接著他讲,到第三天,第三个人接著第二天的人来讲,到第四天第一个人再接著讲。这样大家,有两天的时间准备来充实,这个方法也很好,到国内许许多多寺院道场你们去表演。所以一定是三个人一个小组,三个人共同学一部经论。

我想出这个方法,你们大家去参考参考,这是时间短,能收到很好的效果,让修学的同学真正在上面下功夫。如果说大部经,我们选择一品、两品,几个段落都可以。像现在茗山老和尚,在此地给我们讲《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他只选这一段;大经里头选一段也行。而讲演的时间,这一部经从头到尾讲圆满的时间,最长不能超过两个星期,以这个为标准;最少不能少过一个星期。你到外面去讲经讲七次,最长不超过十四次,以这个为标准。将来在外面巡回讲演,会把佛法带动,把正法带动,从这个地方学起。

一部经,我在往年学教的时候,我也帮助不少同学,我劝导他们,我们所学的这部经,一定要密集的讲十遍,自己才真有印象,要密集去讲。我讲了一遍,如果当中空的时间太长了,不行,会忘掉。一遍讲完,休息的时间最好不超过两个星期,这才能接得上;如果休息时间太长了,太长你接不上;不可以中断两个星期,我们自己才真正会有成就。我跟诸位同修说,我在讲台上讲经四十年,确确实实我当中休息的时间,大概没有超过两个星期,大半都是在国外旅行才会中断,如果不是在国外旅行,我的时间是密集的。在过去,一个星期顶多休息一天,所以才有这么一点点功夫。不是这样密集、长时间的薰习,你说能抵得过今天社会的烦恼诱惑,那你是圣人再来,你决定不是凡夫。你是凡夫,我想没有这个能力。

佛在经上讲,末法时期「法弱魔强」,我们明白了,什么是魔?五欲六尘的诱惑。我们自己这一点智慧、这一点定功,太薄弱了,外面诱惑力量太大了,这就是法弱魔强。我们的戒定慧抵不过贪瞋痴,这些都是眼前的事实,说出来大家都能够体会得到。要怎样护善?护善最有效的方法是四大天王,我们这里讲的毗沙门。一定要懂得他们所代表的义趣,东方持国天王教我们负责尽职,我们要真做到。我们现前从事於什么工作,我们是什么身分、是什么地位,一定要搞清楚、搞明白,把自己本分的事情要做好,不需要人督促,自己把自己本分事情做好。我们学讲经、学教学,那就要把讲经、教学这个事情做好,这是我们自己本分。各人能把各人本分都做好,这个团体是健康的,所以要做到负责尽职。

南方增长天王教导我们要求进步,一定要求精进,不能够满足於现实,满足於现实必定被淘汰掉。儒家讲「日日新,又日新」,佛家讲精进,永远在追求进步。德行上要进步,在佛法讲戒定慧三学要进步,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的技巧要进步,技术手段要求进步,生活品质要求进步。这个生活品质,诸位要记住,绝对不是在物质上,是在真实觉悟之后,你的生活快乐,这是进步。绝对不是说我物质生活、供养很丰厚,那你就完全错了,你会堕落在贪瞋痴里头,那会增长贪心。真正在生活方面进步,一定是物质生活的需求愈来愈少,愈来愈快乐,愈来愈自在,这是真的进步。高科技我们把它用来帮助没有机会参加我们教学现场这些同修,我们用网路、用卫星电视传播出去,决不为自己,便利远方的同学,他们也能够分享我们教学的成果,我们用意在此地。

西方天王广目,北方天王毗沙门多闻,教我们广学多闻,教我们懂得应变。人情事理变化多端,我们如何应付,西方天王教导我们。北方天王教我们防止污染,特别是错误的知见,邪知邪见,我们要懂得防范。要培养正知正见,防范邪知邪见,念念利益一切众生。对众生的利益要增长,对自己的物质生活要降低;别人要增长,我们自己要降低,然后才能得真实受用。希望同学们要在这个地方细心去体会,这里头有真乐!

他底下还有一句话,「不滞空有」「空有」是代表两边,用现在的话来说,要突破这种局限,才能得自在。突破局限的方法就是离妄想分别执著,我们只要有分别执著存在,这个框架就不容易突破。「不滞空有」,这两个字范围非常的深广,像我们现在不执著族群、族类,不执著宗教,这样才能够突破,我们才真正能得到清净心、平等心。这叫善巧方便,这是「观察众生方便救护解脱门」。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返回《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目录

生死书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