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九九一讲)  2003/4/6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991

诸位同学,请接著看李长者的《论》文:

前面我们读到「四摄无别」,接著「四无量心无别」。四无量心,同学们大概都知道:慈悲喜舍。佛在经论里头常常教导我们,在六道里面最高的、福报最大的天道,要具备什么条件才能生天?欲界天里面要具足上品十善,这是生天的因。如果只有上品十善,生天最高只能够生到忉利天,忉利天以上要修一点禅定。夜摩、兜率、化乐、他化自在天,这是欲界上面四层天,多少有一点定功,我们讲纯净纯善,纯度不够,但是他确实是在修清净心、修上品十善。清净心就是禅定,随著他功夫的浅深,得的果报不相同。

再往上去,禅定里面还要加四无量心,这是经论里头常说,色界天人。色界有四禅十八层天,他们修慈悲喜舍这四种:慈无量、悲无量、喜无量、舍无量。慈悲喜舍这四法最重要的一法是舍,如果你没有舍,你的慈、悲、喜都不能成就。所以我们可以说,四无量心前面三种是果报,后面一种是因行。舍就是放下,你要放不下,你哪里来的四无量心?慈是与众生乐的心,中国古人所谓的与民同乐;悲是拔众生苦的心,看到苦的众生要怎样帮助他脱离困苦,这叫慈悲。

所以慈悲都是爱心,而且这个爱心是建立在智慧的基础上,它不是感情的。我们世间人讲爱,这个爱是从感情生的,不是从理智生的,所以这个爱心不平等,这个爱心是无常的,今天爱你了,可能明天就不爱了。现在在这个社会上,诸位如果稍稍留意一点,你就会看得很清楚,不仅仅是年轻男女的恋爱。你看恋爱结了婚,没有多久两个人闹翻了,要离婚了。由此可知,那个恋跟爱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无常!什么原因?他的基础是感情,感情不可靠,千变万化。所以四禅天人他那个爱心是从理智生的。换句话说,他真正能够持久,真正能够保持著不变。

但是真实的慈悲,那要法身菩萨。为什么?法身菩萨的爱心是从真心本性里生的,就像这部经里面所说的,信心是依根本智生起的,永远不会改变。所以佛菩萨对九法界众生,即使众生造作五逆十恶,堕阿鼻地狱,佛菩萨对他的慈悲一丝毫没有改变。绝不因为他迷惑颠倒造作错误的行为,那个慈悲心、爱心就减少几分了,没有,决定没有。这个境界对我们来讲不可思议,我们无法理解,到底这是什么原因?其实佛在经上跟我们讲得很清楚,称性。

真性里面没有真妄,没有邪正,没有是非,没有善恶,真性里头。所以这个境界,我们只能够用纯净纯善来形容它。这个纯净的净不是染净的净,染净都离开了,叫纯净。这个善不是善恶的善,善恶的善是相对的,它是绝对的;这个善里头没有善恶,没有人我,没有对立,到纯。什么人证得?圆教初住菩萨就证得,刚刚证得;换句话说,他见到事实真相,见到一真法界了。

九法界不正常,扭曲了正常的现象,或者说扭曲了一真法界。这个真相佛法里头常常用水来做比喻,用得最多,水是我们生活当中不能缺少的,我们对它很熟悉。一真法界像这个池塘里面的水,没有风浪,这个水没有染污,你去看,它平静、清洁。这个水像一面镜子一样,这外面的景象就照得清清楚楚,这境界就好比是一真法界;九法界就好比这一池的水起了风浪,而且这个水有了染污了,不干净了,它还是照外面的境界,那照的境界随著波浪,这个境界就是散乱了、扭曲了。

九法界里面愈往上去,风浪愈小,波动不大,看的还可以看,虽然不能看到真相,但是非常接近,叫相似相。九法界愈往下面去,大风大浪,如果三恶道那就是波涛,把所有形象都分裂了,真相完全看不出来,看到的是极小一部分,而且还动荡不已,变幻无穷。诸位想想这个境界,你想这个水做比喻这个境界,细心去想想,细心去观察,跟经上讲的意思这一真法界跟十法界的关系,我们能够体会到一些。

一真法界跟十法界是一体,体好比是水,水是体。水平如镜是水,起了小波小浪还是水,起了大波大浪它还是水,心性不变。佛的心性完全平了,不动,「不取於相,如如不动」,这是佛的境界。菩萨的境界很微弱的波动,所以你在水里面看这个倒影依然是很清楚。凡夫境界就不一样,我们很明显能够觉察到,你看现在这个社会的动乱,不要说其他的众生,就说自己,妄想、分别、执著,心在动!心在动,外面境界就在动;社会动乱了,世界不安了,天灾人祸都是从这里起来的。不要以为世界上天灾人祸与我不相干,那你就错了,跟我们的起心动念,妄想分别执著有密切的关联。

所以四无量心里面舍重要,舍是放下,放下妄想,放下分别,放下执著。放下执著,心清净了;放下分别,心平等了;放下妄想,真心现前了。这个放下岂不就是相宗里面所讲的转识成智?放下执著,转末那为平等性智;放下分别,转意识为妙观察智;放下妄想,转阿赖耶为大圆镜智。所以转识成智怎么个转法?放下而已。我们问天人有没有放下?比我们来讲,他放下了,他要跟四圣法界相比,他还没放下,放下得不干净;四圣法界跟法身菩萨比,那他没放下;法身菩萨即使等觉菩萨跟如来比,他也没放下,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放下。

放下就是禅定,佛在经上给我们说,真正明白「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对於一切色法看破,真正放下了,你的眼根在色尘得定,眼根在色尘上入定了,三昧现前了;耳根在声尘未必你放得下,鼻根在香尘,你也未必能放下。所以三昧有无量三昧,那就是无量无边的境界,样样都看破了,样样都放得下了,没有妄想分别执著,入华严三昧了。华严三昧是无量三昧的总称。

所以初发心的人,他的四无量心跟如来没有两样。「初发心时便成正觉」,这句话我们常听,初发心那个心可贵,那是真心的流露,很可惜的,他时间太短,刹那而已,第二个念头他就变了,他就又迷了。虽然迷,即使是一刹那,这一刹那很可贵,为什么?无量劫来你的真性都从来没有放过光,没有现过瑞,你今天能够发心,这一发心这个就是像闪电一样,这是一道光。虽然时间短,但是你总是光总冒出来了,总是露了一下,希望往后这个光明的时间愈来愈长,光明愈来愈大,这就是进步。这个就是经文上讲的「信进起修」

我们现在得到科学家对水观察实验的证实,知道四无量心重要!四无量心就是真诚的爱心,对自己的利益,对众生的利益,对社会的利益,都是无与伦比。我们要爱自己、爱众生、爱社会、爱这个世界,要晓得这是一体的;我只爱自己,不爱这个世界、不爱众生,自己的苦难,自己的业障,不能消除,不能避免。这是世间许许多多人不了解事实真相。《华严经》里面佛告诉我们,虚空法界刹土众生跟自己是一体。因此,四无量心不仅仅是对自己,要对一切众生,要对虚空法界,这样才能真正成就自己的德行,恢复自己的真性,让我们在现前这个凡夫地位,升华到诸佛如来果觉的境界,「佛道无上誓愿成」。接著下面长者说了。

「三十七道品无别」。这三十七是科目,三十七个科目。它这个里面也分类: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它分成七类。道品,品是品类,道是方法。什么方法?超凡入圣的方法,转十法界回归到一真法界的方法,这是大小乘修行的总纲领。过去我初学佛的时候,因为三十七道品在小乘经里面讲得很多,我们误会它是小乘修学的方法。以后我讲三十七道品,讲当然得要找参考资料,看到智者大师他对於四念处的注疏,我看到非常惊讶,他用天台的方法来讲藏通别圆。於是我就明白了,三十七道品通大小乘,不但通大小乘,通宗门教下,通显教密教,再仔细一观察,通世出世间一切法。

早年,我在章嘉大师那里学到「看破、放下」。我讲到三十七道品里面,我看出来了,「四念处」就是看破,它是智慧,「四如意足」是放下。那个时候,我在台北讲这个题目,赵默林老居士也是我们佛门一位大德,年高望重,我们佛门许多老法师对他都非常尊重。他大概要大我二十岁,可是我讲经,他常常来听。听我讲三十七道品,四念处是看破,四如意足是放下,他跟我说,他说:净空法师,你讲得很有道理,这个说法从前没有人讲过。

因此,这个三十七科(科目),在大乘佛法里面,自古以来许许多多的大德都称它为助道法。大乘每一个宗派有每一个宗派主修的,譬如说我们净土宗,修净土的同学也知道,正助双修。那什么是正修?当然《无量寿经》三辈往生、往生正因里面教我们的,那是我们的正修。这个正修是三资粮:信、愿、行。「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正修。助修?助修就是三十七道品。我们念佛为什么功夫不得力?看不破,放不下,所以功夫不得力。果然能够看破,能够放下,念佛堂堂主的口头禅常说:放下身心世界。我们放下哪一样?一样都没有放下,所以你的功夫不得力。放不下的原因是不了解事实真相。

四念处这四条好。「观身不净」,把我们对於这个身的执著看破了,看破你就容易放下了,不要再执著这个身是我,不要再为这个身去造业。一切众生造无量无边的罪业,为什么?为这个身,这身是假的,不是真的。「观受是苦」,你以为你这一生当中有很好的享受?很快乐的享受?你完全想错了,那是你迷不是觉。六道里头哪有乐?佛说:乐是坏苦。这要认识清楚。六道里头有苦苦、坏苦、行苦,三种苦,哪来的乐?佛清楚,佛真正觉悟,告诉我们,我们仔细想想人在世间确确实实没有乐。

佛菩萨应化在这个世间做种种示现,点醒我们,让我们明了这个世间没有乐,对这个世间不可以留恋;有丝毫的留恋就错了。我们到这个世间来干什么的?佛经上讲得很清楚:人生酬业。因为人提出问题问佛的,佛这个答覆,而实际上九法界众生,哪一个不是酬偿他的业报?尤其是六道,过去生中你造的善因,这一世得福报,你享福;过去生中造恶因,你这一生要受罪,要受苦受难,业报!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这是六道里头的真相,佛菩萨慈悲来示现,点醒我们。

但是如果你跟佛有缘,这个佛是广义的。我们提到佛,许多人都把佛看成佛教,这个看法狭义的,广义的怎么说?佛是觉的意思,与佛有缘,你与觉悟有缘。世出世间许许多多的圣哲,你遇到他们,他们教给你方法,帮助你觉悟,这个范围就大了,可以包括所有的宗教,所有的圣贤教诲。我们学大乘,对於与佛有缘应当作如是观,这才正确。就像前面佛在这个经上所说的,李长者给我们讲解的,「如来以一切众生随根所乐,以成佛号」这一段里面讲的,佛「对现色身,等众生界,为佛,为天,为神,为主,为人,为仙」,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他所现的身相全是帮助众生觉悟。与佛有缘,应该从这个角度来看来说,这是《华严》的意思境界。

四念处第三个教我们「观心无常」,心,念头,念头生灭变幻无常,一会儿想东,一会儿想西,你不可以以为你所想的是正确的。这是佛在经论里头一再提醒我们,没有证得阿罗汉之前,千万不要以为你想的是正确的。实在讲,许许多多的想法、看法都是错误的,古人常讲「聪明反被聪明误」,自以为聪明,那个误是什么?不听圣人教诲,自以为聪明,依旧是造业受报,苦!这是佛法里常讲,可怜悯者。他实在讲比不上最笨的人、最愚痴的人,

那个最笨、最愚痴他自己自卑感很重,觉得他是什么都不如别人,如果他有善根,遇到了一个高人,教他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他就真干,结果怎么样?结果他成功了。谛闲法师那个锅漏匠出身的念佛的徒弟,不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吗?多少聪明人不如他。他老实,就是知道自己很笨,愚痴没有智慧,不如人,他见到什么人都恭恭敬敬的,为什么?我不如他,他比我强太多了。没有一丝毫贡高我慢的心,这个很了不起。所以老师怎么教,他就怎么样相信,他就怎么样修,时间不长,他成功了。

所以,从这个例子来看,古人说的「聪明反被聪明误」,这句话我们体会非常深刻。我们为什么没有成功?自己以为太聪明了。想想我们将来死的时候,能不能像他那样预知时至?能不能像他那样那么潇洒,那么自在,站著走的,不生病。他住在那个破庙里头,谛闲老法师很慈悲,在附近找了个信徒照顾他,每天替他烧午饭、晚饭,一天替他烧两餐,早饭他自己料理,帮他煮饭洗衣服照顾他。他是专门念佛,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再念,就这么一个修行方法。

往生的头一天,告诉这位居士,很感谢他照顾这几年:明天你不要来替我烧饭了。这位居士也不知道是什么回事情,明天不要来烧饭了,大概明天有人请客,因为他前两天到城里去看看朋友。他是三年没有出门,突然心血来潮,他要到城里去看看朋友。看看朋友什么?辞行,见最后一面。回来之后,第二天就跟烧饭的老居士说:明天不要来烧饭了。所以这个老居士听到之后,师父前两天出门,是不是有人请他吃饭。所以到第二天中午的时候,他还去看看,看看师父在不在家。

他这个庙是破庙,不关门的,进去之后,叫师父没有人答应,这四面去找找,看到他站到那个地方,叫不应,走到面前仔细看看,死了,站著死的,非常惊讶。从来没有听说过人是站著死的,又不生病。赶紧去告诉当地的一些护法、学佛的居士,大家都来看,这大家商量一下,赶快给谛闲老和尚去报信。那是走路去,来回三天,谛闲老和尚来替他办后事,他在哪里站三天,死了以后还站三天。

所以人聪明有什么好处?笨一点有什么不好?这正是古人所谓是「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佛度众生这两种人很好度,一个上智,一个下愚。上智是一说他就通达明了,依教奉行,没有二话好说;下愚也是这个,虽然什么都不知道,教他怎么做,他乖乖的就那么做,他就能做到底,做得很踏实。所以这两种人都很容易成就。最麻烦的是当中这一段,上不上下不下,很不容易成就,习气太重,不容易放下。

三十七道品是我们的助道法,我们不能不看破,不能不放下,不能不精进。四正勤就是精进,他精进是有条件的,恶要赶快断,善要赶快觉悟;积极的断恶,积极的修善,这四正勤。所以这个科目通一切法。初发心的人,三十七道品的修学跟如来果地也没有差别。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前面我们讲到「三十七道品无别」,这三十七种助道品,对我们的修行大有帮助,一定要懂得应用,真正让它帮助我们道业的增长,帮助我们断烦恼、开智慧,很重要。「观受是苦」,要真正晓得苦,我们出离的心就生起来,对这个世间能放下,不再贪恋了。这个世间无常,经论里头佛常讲这个世间,「世间无常,国土危脆」,不只是沧海桑田。哪一样东西能保得住?不可能的,没有一样东西真正是永久的;换句话说,所有一切万物都是暂时的。你能够常常这样想,常作如是观,你智慧就开了,不再迷惑了。这第三条「观心无常」。心是我们的念头,前念后念不一样。

末后一条「观法无我」,我是主宰、是自在。佛经里面讲这个「我」的意思讲得很多,这两个意思最重要。首先我们观察我们自己的身体,因为一般人都把这个身当作我,我是主宰的意思,我这个身能不能做主宰?如果能做主宰,我不想老,我不想生病,我不想死,能不能做得到?做不到。一年比一年老化了,小小的风寒都抵挡不住,这个身做不了主。既不能做主,哪来的自在?所以佛讲这身不是我。不是我是什么?是我所,我所有的。就像衣服,这衣服是我所有的,它不是我。

什么东西是我?世间也有些聪明人,西方哲学家所说的「我思故我在」,能够思惟、能够想像那个是我,这比一般人观察是进步很多,他知道这个肉身不是我。我们中国一般人讲灵魂是我,身有生死,灵魂不死,这就进步了很多。其实灵魂是不是我?不能说是我,也可以说是我。这话怎么说?灵魂他迷、他不觉,我是觉悟的,我是不迷的。唯有觉悟不迷,他才做得了主,他才得大自在。迷了的时候,你看灵魂在六道里投胎,随业流转,可见得他做不了主。他要真正能做主,他为什么会到三恶道去?他会到三恶道去投胎,说明他做不了主。人间天上他虽然来了,他没有能力选择。到哪个家去投胎是业力,过去跟他有缘,这佛经上常讲的四种缘:报恩、报怨、讨债、还债。没有这些过去这些关系,纵然见面也不认识,陌生人。

所以人与人的关系真正明了之后,是应当要珍惜,不是一生一世,过去世中都有交往、都有关系。好的关系继续保持,不好的关系我们要改善,这个人觉悟了。看不顺眼的人、不喜欢的人,有缘不是没有缘。在这种情形之下,觉悟的人、我们学佛的人懂得了,我们要改善关系;这个关系不可以恶化,恶化以后很麻烦,恶化之后就变成冤冤相报了。要以真诚心对待,要以真正爱心去关怀、去照顾,佛法讲的智慧,善巧方便。前面给我们讲过四摄无别,用四摄法改善关系,很重要,这叫真正学佛,这是把佛法落实到生活上去了。真正懂得观法无我,破所知障,不但是破烦恼障,也破所知障。

所以诸位想想看,这个助道法重不重要?真的它能够帮助我们放下身心世界,一向专念,那才能成就。谛老法师锅漏匠那个徒弟,三年能念成功,没有别的,他放得下。往生之前,前两三天去看看他的朋友,那是度化这些朋友。这些朋友对他,他是个普通人,在一般讲,他没有德行,他也没有学问,他也没有能力,谁瞧得起他?总是三年多没见面了,他在庙里念佛等於闭关一样,他不出门,人家也不会来看他,这就看看他,跟大家打打招呼。

两三天之后,他站著往生了,这个消息一传过去,诸位想想,他那些老朋友要不要来看看他?这一看看他的时候,信心生起来了。他是怎么学的?他怎么这么殊胜?他的这些亲戚朋友因他而念佛、而学佛、而往生的,我相信人数不少。连我们差不多七十年之后,我们听到这个讯息都感动。所以自己成就就是成就众生。这是距离我们还不算很远的真人真事。

我过去在台湾,听说将军乡有一个老太太也是念了三年佛站著往生的。这个事情是我出家以后的事情,不是在我出家以前,在我出家以后,距离现在这四十多年前。说这个话大概七、八年前,我有一次到高雄,元亨寺菩妙老和尚请我去讲几天经,我提到这桩事情。当时听众里面有两位同修告诉我,这真的,他们亲眼所见的,一点都不假。没有病,非常正常,说走就走了,走得很自在,走得很潇洒,站著走的。所以要不放下,你就做不到了,就是说你做不了主了,放下身心世界,你才真正能做得了主宰。

四正勤是精进。大乘经上常说,世间善法有三善根:无贪、无瞋、无痴。这三善根能生世间一切善法,所以称之为善根。根是比喻,取植物它有根,它能生长。出世佛法里面,在大乘法里面,佛说菩萨只有一个善根:精进。精进是菩萨善根。我们要问,菩萨有没有世间三善根?肯定有的,菩萨是世间善人做的。世间善人有这个三善根生世间善,不能生出世间善,为什么?他没有精进。菩萨能成就圆满菩提靠什么?靠精进,永远精进不懈。

三十七道品第二个科目,佛教给我们「已生恶令断」。所以我们天天要反省,要检点,我的心不善,我的言语不善、行为不善,自己知道,自己清楚,赶快把它断掉。看到别人思想、见解、言行不善,反省一下,我没有,佛告诉我们:很好,要提高警觉,决定不生。别人是我们自己的一面镜子。自己已经生的善,思想、见解、言行都是善的,与经教相应的,佛告诉我们要增长,增长就是要有进步,明天要更好,这才对。看到别人有善行,我还没有,赶快要发心要向他学习,学习一切众生的善行,不生一切众生的恶行,这叫精进。不仅仅是大乘法,在世间法也很好用,我们不要执著什么大乘小乘、世间出世间,这个法好,这个法确确实实帮助我们断一切恶,修一切善。一切恶务必断尽,一切善务必圆满,这就对了。

「四如意足」,我说它这个四条是放下。足是知足,什么时候才知足?放下就知足了,你要不放下,永远不知足,知足常乐。这里面有四条,欲、念、进、慧,每一条里头义理、境界都要清楚。天台大师讲得好,他把这个道理浅深广狭境界不同,藏教、通教、别教、圆教不一样;藏教是小乘,通别是大乘,圆教是一乘,修学纲目完全相同(就是科目的名称完全相同),内容不一样,内容有浅深广狭不一样。

初发心这三十七道品跟果地上佛的境界也没有差别。「故云,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先心难」。这两句经文我们也很熟悉,为什么?祖师大德文章里头常常引用,我们看到的遍数多了。但是对这两句话的意思,实在讲许多人模模糊糊,不清楚。「发心」是初发心,「毕竟」是证得究竟果地,这初发心跟究竟圆满佛「二不别」「二」是发心跟毕竟这个二,「不别」,没有差别,不好懂。这个话我们也听得多,常听到的「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初发心跟正觉这是二,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不别,没有差别。在我们的想法、看法差别太大了,怎么会没差别?现在读了《华严》这么一大段经文,稍稍有一点体会;体会,说老实话,不深,有这么少分了。

这个不别是心性不别。你初发心那个心是真心,如来果地上也是用的真心,是一个心,不是两个心。差别在哪里?差别在如来果觉上他真心永远不变,永远他都不动;初发心的这个人,这是一刹那,真心放光了。就好像果地觉上心性的光明像太阳一样,初发心的人,这个人的心性放光像闪电一样,他不能够常常保持。他如果常常保持,他不就成佛了吗?只是那个光闪了一下,到第二念烦恼又起现行了,又迷了。所以说「如是二心先心难」,先心是发心,发心难。一个人突然之间有这么一个念头:我要发心成佛。这个念头难,太难太难了。

你要不相信,你去打听,无论是出家在家的,你去打听打听,他学佛他出家最初发心是什么心?没有发成佛的这个心。世间人绝大多数,在家学佛的,他学佛发什么心?求佛菩萨保佑,保佑他升官发财,保佑他多儿多女,保佑他健康长寿,他发的是这个心。这个心不是此地的发心,此地的发心是菩提心。换句话说,他没有发菩提心。菩提心就是四弘誓愿,四弘誓愿就是菩提心的相、样子,没发。

至於出家人,各人出家的因缘又不相同。你要去打听打听,去问问:为什么出家?我常说:糊里糊涂出了家。如果不好好的学,将来就是这一辈子糊里糊涂,我们凡夫是个糊涂佛。佛眼睛当中看我们是佛,什么佛?糊涂佛。什么时候觉悟过来了,跟他就一样;没有觉悟之前,理体上是一样的,形相上不一样,苦乐迷悟不一样。所以发菩提心是真难。

净土法门是大乘教,大乘教发心第一。所以有许多人他不了解这个道理,他对於净宗只知道一半,另外一半他不晓得,他只知道「一向专念」,认为一向专念就能往生了。一向专念的人很多,到临终不能往生的人很多,什么原因?那一半他不懂。那一半是什么?「发菩提心」。你们看看《无量寿经・三辈往生》这一品里头,无论是中辈、上辈、下辈,或者是修学其他大乘,回向求生净土,这个经从前慈舟法师做科判,把这一段经文判做「一心三辈」,统统都有这一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你怎么只著重一向专念,发菩提心给忘掉了?不发菩提心不能往生。

我们要问,许多念佛往生的老太婆,往生的时候瑞相希有,没有病苦,预知时至,站著走的,坐著走的,没有听说她发菩提心;说老实话,什么叫菩提心她不知道。谛闲老和尚那个锅漏匠的徒弟,他绝对不知道什么叫菩提心,谛老法师没教给他,只教他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跟他讲:将来准定有好处。什么好处,谛老没跟他说,他也不问,他就能一直念到底,一心求往生。

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告诉我们,果然把身心世界一切都放下,一心希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说这个心就是无上菩提心。这个说法自古以来没有人说过,印光大师对他这一句说法是非常赞叹,我们想想有没有道理?那个一心求生净土这个心,我们想想与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相应不相应?想想它真的相应了,相应就是菩提心。他菩提心发了的时候,他自己不知道。这个念佛人,处事待人接物决定没有虚伪,他一切放下了,绝对没有染污,一心求生净土。对待一切人事物,决定没有贡高我慢,念念正念分明,心里头只有一句佛号。这是正觉,无上正觉。

我们知道这一句佛号是性德的名称,念这句佛号就是念圆满的性德,自性。心地慈悲,决没有伤害一切众生的念头,所以他具足大菩提心。我们今天念佛,要好好的反省,想想自己心行与这个相应不相应?这是大事,不是小事,关系我们这一生能不能往生。如果我们心里面不真诚、不清净、不平等,还是愚痴,还是自私自利,这一向专念不能往生。这只是这一生种善根而已。

哪一生、哪一世往生?就看你的修学与经上所说的条件具不具足,果然具足往生的缘成熟了,不具足没有法子。因此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不多,先心难。一定要发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心,一定要发四弘誓愿,四弘誓愿无异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四十八愿太多了,不好记也不好修,四弘誓愿是四十八愿的纲领,抓住这个四条,四十八愿统统在里面,不能不知道。接著看。

「为明入此信解者难故」。这一句是总结,说明「如是二心先心难」,真难,要克服这个困难,三十七道品可以帮助。下面说「若心外信有他佛得道,我是凡夫者,即世间人情量是」。这些思想、见解、说法,只有圆教一乘你才能看到,才听到。三乘里面真的:古佛修行成佛了,我是凡夫!六道凡夫的情见,这个地方讲情量,是你自己迷情来度量。度量就是你来看一切诸法,是以迷情来看的,这个看法有问题。我们接著看下面文。

「此乃不论信进修行,直是生死长流,常随见网,何大苦哉」。所以这说明三乘修学进度非常缓慢,要经历三大阿僧只劫、无量劫,原因就在此地。总而言之,不了解事实真相,产生了错误的见解,坚固执著这个见解是正确的。如来要是给你说真话「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你会吓一跳,会把你吓跑掉:释迦牟尼佛胡说八道,不能听。

佛说法应机,知道你不是这个根性,给你讲从前修行的他们已经成佛,现在修行的将来会成佛,这个我们听到跟我们思想逻辑相应,我们听了很合理,能接受。根性不相同,随众生根应所知量,佛对小根性的人(情执很重)说小法,对中等根性的人说中法,对大乘根性的人说大法,跟一乘根性的人说究竟法,不一样!一乘圆顿根性,告诉你宇宙是一,没有三世,没有十方。你想想看,不是一乘圆顿根性的人谁能接受?所以这些话佛不常说,常说都把听众吓跑了。

我们常在一起共同学习的同学,至少都有十几年的基础,现在听到《华严经》这个说法,纵然不能接受,他不怀疑,佛说的还勉强能听得下去,这就很大进步了,这是我们这一生薰习培养成的。在这个世界锲而不舍的学习,大幅度把自己的境界向上提升,所以圆顿根性也是从渐修慢慢培养成的。虽然它是性德,可是我们凡夫迷失自性的时间太久了,迷得太重,突然之间听到是决定不能接受的。

我在初学对老师非常敬仰尊重,这是我这一生学习得力的根源,有这么一点成就,尊师重道!我这个尊师重道是六、七岁的时候父母教的。老师常常提到这部经,《大方广佛华严经》,方东美先生常常提到。讲这个经的大意,就是概略的介绍,介绍没有这个地方讲得这么详细,所以对这个经就向往羡慕。

我得到这个经的注解很早,是我初出家的时候,我得到《疏钞》,得到《合论》。现在这个原书《疏钞》在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我请他们翻印,照相影印,印出来了,印的我很欢喜,因为他将原本放大了,看起来更舒服。但是很遗憾的他统统做成平装本,没有做成精装,这是很遗憾的事情。

这个经是佛门里面第一法宝,我们对法宝要珍重,我想可能是当时印经的时候,考虑到成本的问题。平装虽然也做了盒子,也很好看,但是一定要做精装本才对,《合论》《疏钞》都应当做精装本。《疏论纂要》是做了精装本,做得很好,总共有十册,但是《疏论纂要》的原本是十六开的,字很大,这个也印出来了,我也看到了。像这个本子,这十本太重了,每一本书拿在手上就像一个砖头一样。应该怎么样?应该把它印成二十册,这样就好。像《华严经疏钞》,也应当印成二十册。

早年我在台北,中华大藏经会,我请他印《疏论纂要》,那是大藏经会的本子,他们原来想印精装三册,三册就很厚,所以我跟他建议,六册,他照我的意思去做,六册我们看起来很舒服。好书,印刷、纸张、装订都要讲究,使人看到之后就生欢喜心,这比什么都重要!拿在手上阅读,喜欢。不能顾虑到成本太高,你要晓得,你做得不好,对於学习的人,那个欢喜心大幅度的下降,这个损失很大。弘法利生,对这个不能不讲求。好,现在时间到了。


返回《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目录

生死书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