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七九八讲)  2007/7/2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798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无方大用」第八段,「明毛光照益三昧门」,今天从第二十七「杂庄严光」看起。杂庄严光也有两首,我们把经文念一遍:

【又放光名杂庄严。宝幢幡盖无央数。焚香散华奏众乐。城邑内外皆充满。本以微妙妓乐音。众香妙华幢盖等。种种庄严供养佛。是故得成此光明。】

这个八句偈给我们很大的启示,看到大乘教的殊胜庄严无与伦比。佛光气氛当中,心量广大没有分别执著,就能感受到『杂庄严』的氛围,在现代社会里面所说的多元文化,这个乐就是多元文化的快乐,跟本经的经题相应。这部经是世尊示现成道在定中所说的,听众都是法身大士,没有凡人,也没有二乘。也就是大家所知道的,世尊在菩提树下入定,有说是两个星期,二七日中,二七是两个星期,也有地方讲三七,这两种说法都有经论做依据,我们不需要执著这些。佛叫我们放下妄想分别执著,时间不是真的,时间是不相应行法。佛讲真的时间,真的时间是一念,一念展开是无量劫,无量劫浓缩是一念。有没有缩跟展?没有。缩跟展是方便话,不是真的,真的究竟是怎么说法?真的是不可思议。不可思,就是放下妄想分别执著,境界就现前。不可议是什么?没有办法把境界用言语来说清楚,为什么?言语是有限的,也就是说它有范围的、它有边际的。法性没有边际,法相也没有边际,性相是一不是二,这个理跟事都很深。世尊二七日是我们世间,在龙宫里面可能是无量劫,他老人家把他大彻大悟所见到的现量境界,给我们说出来。

这部经总共是有十万偈,这是古印度计算经典的分量,不论长句、短句,四句叫一首偈,叫一偈,十万偈就是这部经总共有四十万句。我们中国人习惯不讲句,讲字数,这部书有多少字,讲字数。印度人不讲字数,讲四句是一个单位,这比我们中国的单位就大得很多。传到中国来的《华严经》,我们都知道是残缺不完整的本子,经的分量太大,散失就很多。第一次传来是东晋的时候,南北朝的时代,第一次传到中国来,翻成中文六十卷,我们叫《六十华严》,最早翻的,三万六千偈。你看三万六千偈跟十万偈差得很远,所以《六十华严》,我们常常看到,有的时候知道底下应当还有说的,怎么经文就没有了。那我们就晓得,传来的本子是残缺的本子,不完整。第二次,唐朝武则天做皇帝的时候,实叉难陀法师从西域到中国来,带来《华严经》。分量比上一次来得多,还是不全,也翻译出来,我们叫《八十华严》。多少颂?四万五千颂,所以一半还不到,比东晋的本子多九千颂,四万五千颂。《六十华严》是三万六千颂,《八十》是四万五千颂,还不到一半。最后一次是贞元年间,唐德宗的时候,在印度有个小国,叫乌荼国,国王对中国皇帝送的礼物,那个时候叫朝贡。礼物里面有《华严经》的一品,就是「入法界品」(普贤菩萨行愿品),这一品是完整的,翻译出来有四十卷。这品是完整的经,所以整个合起来超过一半。尤其难得的是最后这一品是完整的,没有欠缺。於是《华严经》的面貌,可以从中文译本里面都能够看得到。现在梵文的原本失传,印度找不到,全世界也找不到。所以今天讲《华严》,我们中文的这三种译本是非常之珍贵。

我们在《华严经》里面读到的,我们在一起学习,诸位就晓得,《华严》确确实实是多元文化共同一体,这是诸法实相。古人有言,说读《华严》之后心量就拓开了,这是真的,这是事实。「大方广佛华严」到底在哪里?现在我们学到这个地方,我想同学们应该都很清楚,都能够答覆得出来。「大方广佛华严」就是整个宇宙,现在人讲宇宙,佛法叫法界,遍法界虚空界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题上讲的「杂华庄严」,照原来的梵文本是《大方广佛杂华庄严经》「杂华庄严」是比喻,杂是多,像大花园里面无数的品种,应有尽有。这个花园就美不胜收,它是平等的,没有高下,杂华庄严。

从这一点我们就能体会到,我们常说外面是大的法界,身体是小法界,也就是说外面是大宇宙,我们身体是小宇宙。你细细去观察,我们身体是多少细胞组成的,由细胞组成许许多多不同的器官。外面五官,眼耳鼻舌身,里面五脏六腑,每个器官不一样,这不就是杂华庄严吗?身上任何一个器官都是不能缺少的,宇宙法尔如是,它自然形成的,你不能破坏它,你破坏它,它就不平衡。像地球上所有一切生物,只要是地球生的,就是这个法界里面法尔如是,你不能破坏它,你破坏它,它就失去平衡,失去平衡一定就有麻烦事情出来。我们人身体也是一样。西方人治病现在都是用手术,把里面内部的切除,这是错误的。中国医学不是这样的,内脏里面出了问题,要用药来调养帮它恢复,不是把它切除,这是正确的。为什么?切除之后你的身体整个生理就失掉平衡,你不能恢复健康;你能够把有病态的细胞器官恢复正常,这才叫健康。

小宇宙跟大宇宙同样的复杂,同样的奇妙,谁能够正确、透彻的了解它?佛说,这个事情「唯佛与佛方能究竟」,你到佛的地位你就究竟明了了。谁是佛?释迦牟尼佛说得很好,「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我们各个都是。现在问题出在哪里?问题出在我们自己迷失本性,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智慧没有了,智慧变成烦恼,德能变成造业,相好变成六道三途的果报。这是什么?迷了之后,你把你本来的自然生态破坏了,所以它统统变质。

能不能回来?能。理论上讲肯定能,而且是一念之间,但是绝大多数众生不容易回头。为什么不容易回头?他没有信心,不相信自己是佛,不相信自己有能力恢复自己身心、法界的平衡,他不相信。不相信要靠别人,向别的地方请教,别人是魔,人迷了之后谁当家?魔当家,魔做主。这个事情看在佛眼里面,一点都不奇怪,为什么?魔也是佛,只是统统都在迷,迷的轻重不一样,统统都是邪,都是邪恶,邪恶程度上有差别。到什么时候魔才能回头?各有因缘。佛度众生度谁?这个要知道,度我自己,我自己以外的人,不相干,那你就真的学佛了,你真的就得度了。自己转过来之后,境界全都转了,这是不可思议的境界。所以,入法界这一品的品题就是「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奇妙到极处!只要你能够放下妄想分别执著,当下就是。

我们现在对这个道理,可以说是已经有相当程度的了解,怎么样向上提升?没有别的,就是放下,放下就提升,彻底放下就圆满。祖师大德们常常教导我们,「放下身心世界」,放下身心是放下自己,世界是外面,所有一切世出世间法统统放下。为什么要放下?因为这个东西全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就像《金刚经》上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它不是真实的。什么是真实的?你的本性是真实的。佛法讲自性,自性是能现能变,身心世界是所现所变,所现所变的是刹那生灭。刹那,我们前面讲过,时间非常短,短到我们不能想像。一千后面三个亿,一千亿亿亿分之一秒,就是一秒钟把它分作一千亿亿亿分之一,这是什么?这就是所现所变的现象的存在,它时间就这么短。我们通常用刹那生灭,用这句来形容它,实在讲这句话非常不好懂。我们现前现象是什么?相似相续相,就是刹那生灭的相似相续相。所以,什么都没有!

六道凡夫他生活在哪里?他生活在分别、执著。六道、十法界真的就是分别执著才有这个现象,离分别执著,这个现象没有了。就像作梦一样,我们生活在梦中,梦醒就没有了。我们今天有分别执著就在梦中,你就醒不过来,什么时候你把分别执著放下,你就醒了。还没有真正醒过来,快要醒了,有醒来的迹象,还没有真正醒过来,为什么?妄想没放下。妄想一放下,真的醒过来了,一醒过来,十法界没有了,不但六道,十法界都没有了。所以我们生活在哪里我们就明白了,这是假的,不是真的。因此我们在这个世间,对於所有一切顺境、逆境都不要放在心上,你就自在了。为什么不放在心上?假的,不是真的。你今天得了财宝,没有欢喜,作梦;你今天把你所有的一下都失掉,你也无所谓,作梦,不是真的。

所以妄想分别执著断不了,你没有办法超越轮回。身舍掉了,它又去投胎,什么时候不再轮回?执著没有了,执著真断掉,没有轮回。没有轮回,跑到哪里去?到四圣法界。十法界上面,声闻、缘觉、菩萨、佛,到那里去,六道没有了。你就晓得六道是执著,当然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有,这六道;执著没有的时候,六道就没有了,你的生活空间是四圣法界,那比六道的范围大多了,在那个地方再把分别舍掉。最后把妄想也舍掉,妄想一舍,四圣法界就没有了,然后你会真的醒来,回归到自性,华藏世界,《华严经》上讲的华藏世界,这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也是自己自性现的,没有变,唯心所现,现出来的境界,没有产生变化。一念不觉才产生变化,一念不觉就是妄想,就产生变化。佛菩萨应化在世间没有别的,帮助我们觉悟,帮助我们回头。

什么叫做善根深厚?善根深厚是能信、能解、能行、能证,这善根深厚。凡是善根深厚他必定得利益,得利益多少各人不相同,这个与善根厚薄有关系。中下根性的人,真正好学,锲而不舍,他在这一生当中就会有大幅度的提升。善导大师讲得好!他讲是念佛,一个例子,一个道理,念佛法门里面「四土三辈九品,总在遇缘不同」。我们从这句话来引申,一切众生遇到佛法他有多少成就,也就是总在遇缘不同。他遇的缘殊胜,成就快、成就大,遇不到殊胜的缘,这就难了。所以一个人在一生当中,无比希有的就是跟佛的缘分,为什么?这是真的,真能解决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了生死,不但脱轮回,脱十法界。诸位想想,还有什么事情比这个事情更大的?没有了。这个事情就是《法华经》上佛讲的「一大事因缘」,就说这个事情,没有比这个更大。别的是小事,搞六道、搞十法界都是小事,脱离六道十法界这是大事。

诸佛菩萨应化到世间为什么?为一大事因缘而出现於世。他们到世间来,这个世间众生迷得很久,迷得很深,很不容易回头,他们示现的原则叫三转法轮。对上上根的人,一指示、一示现他就明白了,大彻大悟,像惠能那种人,那是上上根人。不用说话,就是用自己的形象,他就理解,他就明白了,他们能够平常做到心心相印。中等程度的人,这个人最多,中等程度的人最多,要教学,世尊四十九年的教学为中根。下根人要做示范,要示现给他看,要作证,现在相信科学的人你拿出证据。佛最后是拿出证据来,这你不能不相信,这个证据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神通、感应,这证据。佛教你这个方法,你只要认真干,依教修行,真能够得到。

天眼、天耳是最容易得到的,只要你心地清净到一定的程度,修这个不难。然后定慧不断向上提升,逐渐你自性本具的能力都现前,眼能看遍法界虚空界,耳鼻舌身接触的面也是遍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是你现量境界,不是比量。你明白这些事实真相,你才晓得为什么要学佛,回归自性,恢复自己本有的智慧德能,这是平常事。为什么?一切众生自性本具智慧德能,跟一切诸佛如来是平等的。现在虽然讲失去,并不是真的失去,没有失去,只是有障碍。这个障碍说得不好听的话,就是你没有自信心,你不相信自己,你不知道爱自己。

所以我们讲爱很难讲,爱,我头一个是讲爱自己,自爱,一个人没有自爱,你怎么会爱别人?自爱太难!迷得太久,信心完全失掉。今天一般人讲自爱是什么?爱这个躯壳,躯壳是假的!他不懂得爱他的灵性,那才叫真的。爱他所拥有的,这更是假的,自身都不存在,我都不存在,哪来的我所有?这一关参不透,这是入佛门的第一关、第一道门,进不去。那要问为什么?中下根性的人是一样的,我们听佛法听得太少,对於宇宙人生的真相完全不了解,一知半解,而且什么?误会的多,凭自己的意思来想佛所说的,全想错了。佛教导我们,佛所讲的不能想,一想就错了,为什么?落到第六意识去了。不想,不想是直接的,不要想,常常听,多听,总有一天豁然大悟。常常想,这是疑情,它不叫妄想;你自以为怎样怎样,那是妄想,那就完全错了。听佛所说的不懂,不懂也常常想,古德所谓「大疑有大悟,小疑有小悟」,这叫疑情。

杂华庄严就是宇宙的真相,它是多元的,它不是个单元的,所以称为大华严。佛把整个宇宙比喻成花园,广大的花园,无量的品种。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无量的品种,遍法界虚空界是自性所现出来的。这就是六祖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五句话最后一句「能生万法」。我们讲到人到什么时候才真正懂得自爱?遍法界虚空界是你自性所生的,是你自己,不是别的东西。大乘教里面佛讲得太多了,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所有一切法就是你的自性,爱自己就是爱整个宇宙,爱一切万物。真正的热爱,这是谁?诸佛如来、法身大士。阿罗汉还没有做到,阿罗汉、辟支佛、权教菩萨没有做到,必须是破一品无明、见一分法身。法身是遍法界是自己,天堂是自己,阿鼻地狱也是自己。为什么现这么多不同的境界?天堂是自己善心所所现的,三途是自己恶心所变现的,除了自己之外,没有一法可得。所以,你自然把分别执著妄想全都放下了,十法界跟一真法界平等平等,无二无别,这大乘教说「入不二法门」

所以你就晓得,诸佛菩萨没有一个不是现在人所说的多元文化的学者,多元文化的专家。他们在修学过程当中,所学的就是多元文化,我们讲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多元文化要怎么学?学了之后立刻要落实,那个进度就快。学布施,布施不是讲财物,布施的心愿遍法界虚空界、遍一切众生,心愿!在事相上,事相上是遇缘,遇到需要的人你会全心全力的帮助他。遇缘,这就是圆满的,没有缘,没有缘也是圆满的,因为他的心愿是圆满的。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无一不如是,他没有一样不圆满。四摄、四悉、四等,法法圆满,而且妙,一法能摄一切法,一切法在一法里面。一法展开就是一切,一多不二,《华严》说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这落实了。你不真正通达明了,你不知道怎么学习,怎么修不知道,真正通达明了就会修。道场在哪里?一切处一切时皆是道场。《华严》说得好,一切众生皆是佛菩萨,一切众生皆是善友,皆是善知识。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为我们表演,为我们示现得淋漓尽致,贵在自己能体会得到,这才能得受用。这是杂庄严的大意。

下面偈颂里举几个例子,例子虽然不多,表法的义趣很深、很广。『宝幢幡盖』,这个「宝」是贯下去的,宝幢、宝幡、宝盖。后面三个字是讲数量,没有数量,『无央数』。你要想到它这三个是表什么意思?幢是高显,高而明显。幢幡都属於现在讲的旗帜,这一类的,幡是扁的,幢是圆的,因为它表法,那就是宝。在佛门里面,过去道场都有旗杆,旗杆就高,旗子挂上去很远都能看到,这是什么?是标帜。如果你看到这个道场旗杆上悬的是幢,这个道场现在在讲经、在教学,上课。如果看到旗杆上悬的是幡,这个道场现在有活动,我们现在讲叫法会,它有活动,喜欢参加活动他就来了。看到幢,喜欢听经他就来了。所以佛法没有宣传,也不劝你来参加,你看到的时候自动而来的。

佛法决不去招揽信徒,不可以,这个做法就很不如法。为什么?招揽,我在这个地方能讲经,你们都要来听我的。这里头有什么意思?贡高我慢的意思,自以为师的意思,这就错了。讲经教学一切活动当然欢迎大家来参加,你自动来的。所以我们把教学活动,就像广告一样都宣扬出去,用这个来代表,让大家都知道。愿不愿意来参加是你自己,没有一丝毫勉强,绝对没有意思说劝你来、拉你来,没这个意思。中国儒、佛都这么做法,显示出什么?佛跟儒谦虚,没有一丝毫傲慢的念头,谦虚。

「盖」的意思在现在讲起来大家很容易体会,盖是代表防止染污。盖就是现在讲伞,古时候的伞它不但是遮太阳,可以遮雨,它遮灰尘。遮灰尘在北方同学很容易懂,北方讲沙尘暴,尘土,伞盖就有这个用途。跟我们现在用的伞不一样,古时候的伞你就看到了,我们现在讲是防止染污。最重要的是防止心理的染污,那你就晓得盖是什么?盖是经教,盖是法会,法会在过去多半是研究、讨论。讲经是佛主持的,老师;法会很多老师不参加,同学主持的。一个是教义,老师所教的,我们各人体会的心得报告;另外一种,可能有学习听了之后有疑惑的,不清楚的,同学在一起互相研究、切磋、琢磨,这是经教上解门的。另外是行门,行门里面,同学们也可以互相研究、互相学习,法会是这个意思。古时候中国跟印度有很多相同的地方。

我们一生都在学习,学习现在外国人知道了,生生世世,「魏斯四书」里头跟我们讲得很清楚,人到这个世间来干什么?就是学习的。如果统统学习好了,你下次就不来了,升级了。好像念书一样,你念一年级,一年级统统都学好了,明年升二年级,他向上提升。如果学不好,学不好再来,留级,来生又到人间来,留级,你继续学。实在是太差,差到这个班级你不能读了,降下去,降级。我们人道降级就是畜生道,再降级饿鬼道、地狱道,往下降。往上升是欲界天,往上升,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一层一层往上升。这是古来大德常讲叫竖出,我们超越三界竖著出,是很困难,很长的时间。净宗法门是横超,他不经过这个层次,他从旁边就走了,叫横超,这特别法门。八万四千法门都是竖的,没有横的,一级一级的往上提升。

所以,人到世间来干什么?学习的。学习里头最重要的忏悔,业障忏除才能往上提升,业障不能忏除就升不了级。章嘉大师讲放下,像爬楼梯一样,放下底下一层,你就上升一层;下面这一层放不下永远爬不上去,所以要放下,不断的放下。到等觉菩萨,还要把最后一品生相无明放下,他才证得究竟圆满。你不放下怎么行?我们现在凡夫就是放不下,为什么?你现前所拥有的,得来不容易,你怎么肯放下?放下,我明天日子怎么过?牵挂、疑虑太多,这造成了障碍。因为他不晓得,你一切自性里头统统圆满具足,为什么不能现前?就是放不下。放不下执著,放不下分别,放不下妄想,亏可吃大了!不知道放下之后,你得到的不是你能想像到的,自性本具不可思议。

佛虽然是大慈大悲,千言万语给我们说这些事实真相,听的人很多,几个人相信?你从这个地方才能真正体会到佛菩萨慈悲,没有人能跟他相比,无尽的慈悲。一遍一遍跟你说,生生世世跟你说,你听多了、听久了,人的善根为什么变成上根利智?生生世世都听,听太多了,而这一世一接触,阿赖耶识里头含藏的佛法种子马上现行。上上根跟下下根平等的,上上根是薰成的,薰习成的;下下根是烦恼习气薰成的,都是长时在薰修。你不被佛法薰修,就被烦恼习气薰修,就这么个道理。可是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接受佛法薰修的时间少,接受世间杂染的薰修时间长,为什么?到处都是,太容易了。

佛法薰修靠自己,你对这个东西生起欢喜心,生起爱好,真是古大德这句话你真的体会到,「世味哪有法味浓」,世间之乐哪有法味的乐!你真能体会到了,真乐。你对於经教决定不肯舍弃它,我一天不睡觉没关系,一天不吃饭没有关系,一天不读经不行,日子过不下去。你能到这么个境界,你这一生肯定有成就。如果修净土你有大成就,你有决定性的成就;不成就也有,什么原因?没有放下,这是严重障碍。什么都要放下,让你用清净心、真诚心、平等心、智慧心、慈悲心来学习,你每天都有收获,你每天生欢喜心,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经教就是一把宝盖,让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能够染污你,你有这把宝盖。经教里面《无量寿经》《大方广佛华严经》是宝中之宝。

所以这些表法你都要懂得,尤其是幡幢的意思显示佛门的教学。佛法的殊胜,殊胜在宝盖,宝盖表什么?清净无染。幡幢所表的是觉而不迷、正而不邪,盖表的是净而不染,这是三宝,佛法僧三宝。无央数实在讲的是遍法界虚空界,我们今天讲遍一切时、遍一切处,你什么时候有慧眼你就见到了。眼有五眼,耳也有五耳,你才能接触得到,你才能通达。

『焚香散华奏众乐』,「焚香」它表的意思就是现在人讲传递信息,香是代表信息的,焚香是传递信息。「散华」,花代表因,植物先开花后结果,花代表因花,善因结善果,恶因得恶报,佛的因得佛果,净业三福里面跟我们讲的「深信因果」。所以诸佛菩萨、声闻、缘觉、六道众生,这是果报,果有因,遍法界虚空界不离因果。所以,你修什么样的因你就得什么样的果,自己要清楚、要明白。修学儒佛都相同,贵以专,你才能得成就;最怕的是什么?怕夹杂,一夹杂你的功夫全破掉了。自古以来,这并不是讲现在,古时候都有,而且都很多,为什么修行不能成功?我们可以说成功的秘诀三个,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这三个当中,不怀疑、不间断比较少,最大多数的就是不夹杂做不到,也就是我今天讲的他不能专心。我们的老祖宗五千年前教导我们,「教之道,贵以专」,只要专没有不感应的。为什么没有感应?不专,心不专,把你的功德破坏了;我想学这个,又没有忘记那个。

「山西小院」的故事,我们同学都很熟,光碟还很多。他们为什么收到那么好的效果?原因没有别的,就是专。在理论上讲,佛讲得最透彻,境随心转。我们转不了境界,我们不相信自己的心能转,没有自信心,必须要求外面来帮助,外面帮助是非常有限的。自己要转的时候,百分之百的转过来,外面帮助只百分之几分而已,到百分之十就不得了,自己要转的话能转到百分之百。所以「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信心是真难!我是得力李老师教诲,这个教诲的印象太深刻了。

我学佛九年,出家两年,受了戒,到台中去拜老师,感谢他栽培的厚恩。我没进门,在外面,他看到我就指著我:「你要信佛!」大声的叫,叫了好多声。我进去他叫我坐下,我都愣住了,我怎么不信佛?不信佛怎么会出家,怎么会受戒?我一出家就教佛学院,教了两年,怎么不信佛?我不懂什么意思,旁边在座还有几位居士也莫名其妙。老师叫我们坐下来,才给我们说明,信佛不容易!不要自己以为信了,其实你并不相信。给我们分析,不但你不相信,有很多出家一辈子老和尚,到死都不相信。愈讲我们就愈迷惑。后来说,你没有做到,我们才明白。

这样一说,真的,最起码的是三皈,你一进佛门头一个受三皈,做到没有?皈依佛,觉而不迷;皈依法,正而不邪;皈依僧,净而不染。真的没做到,想一想到老死都没有做到。可见得那个真的信的,像惠能大师真信,你跟他讲觉而不迷他做到了,正而不邪他做到了,净而不染他做到了。所以祖师把衣钵赶快就给他,他就是第六代祖,那个时候他二十四岁。真的,放下就成佛,惠能大师那个时候并没有剃度,说老实话,也没有正式受三皈五戒。从这个地方来讲,我们就完全明了,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

惠能大师在猎人队里面隐藏了十五年,大家把传衣钵的事情淡化、忘掉了,他才出来。出来在广州遇到印宗法师讲《涅盘经》,他去听经才出现。听经的时候,有两个听众在那里辩论风动、幡动,旗杆上挂的幡,一个人说风动,一个说幡动,两个人都很执著。他在旁边听到,告诉他两位,他很有礼貌,「仁者」,仁者是称菩萨,「仁者,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两个人马上就服了。印宗法师讲完经的时候问他,看他对答不凡,非常惊讶,就想到黄梅传衣钵的人,他说是不是你?印宗在猜,怎么会有这样高的人?他就承认了,是的,把衣钵拿出来给大家看。你看这个时候他才出家,才正式受三皈五戒、沙弥戒,印宗法师给他剃度。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形式不要紧,不重要,实质重要。

我们今天在供佛里头没有感应,什么原因?形式上如果是缺一点,这个没有关系,还是在真诚心,肯定你有夹杂。我们供养佛菩萨、供养鬼神不能有一点夹杂,那个时间很短,这个很短的时间里面诚则灵。你们看《了凡四训》,云谷禅师告诉了凡先生,他说:你看画符的,画符的人他的笔一点下去之后,这一道符画完,一个念头没有,这个符灵。如果在画符的时候他里头起一个妄念,不管什么念头,只要动一个念头,这个符就不灵。同样的道理,念咒也是如此,念佛也是如此,念经也是如此,你要记住,诚则灵。诚就是什么?没有夹杂。没有夹杂,他心是定的。定,我们没有办法长时间不夹杂、不起妄念,在很短的时间不起妄念,这个可以做得到。祖师传下来的十念法,十念法虽然时间很短,那个效果很大,他真正做到佛经里面所讲的标准,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他不间断就十句佛号,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十句佛号里头没有夹杂,这就非常管用,决定超过你念一千声佛号里头有夹杂。纯!我们要懂这个道理。

古德也有用一口气叫一声,佛号不拘多少,一口气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口气叫一念,念十口气,就是不能夹杂。「信心清净,则生实相」,我们现在修行缺乏的就是这个功夫,如何培养自己的清净心。但是这里面最重要的还是对於诸法实相的认知,真正了解,肯定能大师所说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你的信心才能建立。他讲的这五句话好,那就是我们的自性,我们没有见性,他见性了,性是什么样子他讲出来了。所以我们要深信自性「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这真正是我们自己,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信心从这里建立的,所有一切法都从这里建立。用这个来修学大乘,《华严》学了之后,统统落实在生活上,统统落实在学习上,这多快乐!你就知道真正的因、真实的果,要提升自己灵性,契入真实的法界。一真法界在哪里?就在此地。真妄不二、邪正不二、染净不二,入不二法门就是入佛法界,你跟诸佛如来同一个知见。《法华经》里面讲的「入佛知见」,你跟诸佛如来同一个智慧、同一个德能,你入了无障碍的法界。

底下一句是『城邑内外皆充满』,这是讲我们居住的环境,「焚香、散华、奏乐」,你以善心,你们这个地区都善果。这个道理现在我们也有科学证明,能够相信。『本以微妙妓乐音』,这句是讲的什么?我们今天讲的文艺表演。此地讲的「妓」就是今天讲的演艺人员,他们在舞台上的表演。「微妙」是什么意思?表法的意思。表的是什么法?表性相不二、理事圆融。『众香妙华幢盖等,种种庄严供养佛』,这个佛是广义的,法身佛,是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万法,法身佛。报身佛是所有一切有情众生,报身佛。我们凡夫是什么报身佛?他是业报身佛,他有业,这业报身。人天是善业报身,三途是恶业报身,报身,他是佛,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就是他有善恶业报变成这个样子。真正修行人,修行人眼目当中统统是佛,一切众生皆是未来佛,这个话佛讲得太多,你好懂!《华严》跟你讲真的,没有拐弯抹角,现在众生各个都是佛,这跟你讲真的。他是佛,不过是现在迷惑颠倒,迷惑颠倒的佛,你不能看错了,你不可以轻慢,这个道理要懂。

你真正明白这个事实真相,你自性里面的大慈悲心就生出来,什么叫大慈悲?大慈悲就是爱心,没有条件的爱就是大慈大悲,有条件的爱就不是大慈大悲。这个完全看你的悟性,你觉悟到哪个层次。佛讲慈悲讲四种,现在一般人迷惑颠倒的,他也有慈悲、也有爱心,叫「爱缘慈」。他爱他的儿女,儿女爱他的父母,爱缘慈,爱他喜欢的人,他不喜欢的人他就不爱他,这叫爱缘慈,这个心量很小。学习一些圣贤的道理,知道我们心量要扩大,「凡是人,皆须爱」,为什么要爱他?他是人,这在佛法叫「众生缘慈」,这心量就扩大,就大了。众生缘比「凡是人皆须爱」还要大,因为众生包括了动物、植物、矿物,也包括不同维次空间的众生,所以那个范围比《弟子规》上讲的大,真的是「爱心遍法界,善意满人间」。还是属於众生缘慈,为什么?他的分别执著没放下,只是扩大了,还有,没放下,没有超越世间。

所以到菩萨,菩萨是「法缘慈」,什么叫法缘慈?「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什么是法身?自性能生万法,万法就是法身,这里面没有分别执著,菩萨。最高的是「无缘慈」,没条件的,无缘慈那是佛、法身大士。法身大士没有条件,决定没有妄想分别执著,那个爱心就是佛心,就是你自己的真心。你的真心里面充满了爱,你自己不知道,迷失了心性,不晓得了。江本博士做了几十万次实验告诉我,他说宇宙之间的核心大概就是「爱」「感谢」,这两个意念水结晶是最美的。他来跟我讲,我说一点都不错。中国五千年之前,教育的原点就是父子有亲,亲是亲爱,那个亲爱是天性,特别是在婴儿三、四个月那个时候,表现得非常明显。你看三、四个月的小婴儿,不会说话,他会动作,你看他的动作、表情对他父母的爱,父母对他的爱,都没有条件。所以说无缘大慈在这里可以看见。这是天性,这是你自己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这种爱心才真正能够关怀一切众生、照顾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这是极乐世界,这是华藏世界,佛的刹土。

我们前次跟同修们报告的,我们想到养老、育幼,这是人间两桩大事。养老,我们要做孝子;育幼,我们要做慈父慈母。从我们自己身体力行做到,做给世间人看,这是什么?这是佛的教学,佛的教学是做给人看的。释迦牟尼佛一生的示现如此,真实功德,做出来。一个榜样做出来之后,产生的效果是非常深远的,一心一意,一生当中做一个就好,凡事都要专,贵以专。我们提出一个构想,山庄、别墅,建个老人乐园,旁边附带一个幼儿园,或者小学,再附设一个医疗,小型的医院,可以随时照顾老人。医院就在旁边,老人安心,老人安心就少病少恼;如果没有医院,他不放心,他怕我万一病了怎么办?他就多病多恼。有医院在旁边他就放心了,他就不想这些,一切法从心想生。每天有小朋友,天天跟小孩在一起,乐以忘忧,所以大好事!要认真去做,要认真来学习。一生当中做一桩真正的好事,帮助苦难众生,一个榜样就产生很好的效果。不必做很多,很多很多那是别人做的,我这个样子做好了,你们来看,你们来效法。做一桩事情,一生当中做一桩事情,这桩事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那就功德无量无边。

『种种庄严供养佛』,这是说无论从事哪种方式,或者哪种行业,只要能够如理如法,没有一样不是庄严供养。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在《华严经》上讲供养,「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学佛、修行、开悟、证果,需要什么条件?我们一般讲良师益友、庄严的道场,这是助缘。如果真的会,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良师益友,顺境、逆境都是我们修行的道场,你的心是定的,定了就是。如果你一定要找个怎样怎样的,你已经严重的分别执著了,就是让你一切心愿你都能圆满,你也很难成就。为什么?妄想分别执著可不容易放下,真的放下就已经得大圆满,这个道理不能不懂。尤其在现代这个时代,我们能够用远程教学的方法,虽然不在一起,我们用网路、用电视,等於天天在一块一样。这就是教学的场所,就是学习的缘分,决定成就,没有不成就的道理。

『是故得成此光明』,这第二首偈是讲的修因,在果地上,圆光里面就有杂庄严光这种气氛。心量广大,没有分别执著,与多元文化相应的,这样的人能够感受到杂庄严光,现在人讲磁场,这个氛围他能感受得到。现在时间到了,今天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返回《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目录

生死书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