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0六六讲)  2009/11/18  台湾高雄  档名:12-17-2066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方广佛华严经.十住品第十五》「本分」后面李长者的论。今天我们从「设有住此界者,言留惑而化众生」,从这里看起。我们将文念一段:

「设有住此界者,言留惑而化众生,皆非法尔合然,无出没故,以此义故,此方便三昧者,为一切众生迷法界体用,五欲情生,以不造作心,现本智故,便将根本定体,净所妄情,名为方便,非是别於真外,有假安立之定,名为方便。」我们看到这里,这是一段。这一段是讲假设(确实有这个事情就是了),他证得圣果,哪些人?阿罗汉、菩萨、佛果。像《高僧传》里面记载的济公,确有其人,不是小说上所写的,《高僧传》里面有他的传记,这是证阿罗汉果,但是他依然在世间,他没走。还有证菩萨果的,像唐朝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他是证佛果的,也就是说妄想、分别、执著他统统放下,这就是佛,真佛不是假佛。阿罗汉只放下执著,就是见思烦恼,尘沙、无明没破,但是他只要证得这个果位,就有能力超越六道轮回,他可以不住在这个世间,他就住在四圣法界的声闻法界。可是他们虽然证得,他没走,人还在这个世间,还要住上几十年,这叫「设有住此界者」,证得这个果位他没走,在佛法里面称这种人叫「留惑润生」。这个地方讲的比我们更好懂,讲得更白,留惑,因为在这个世间都是迷惑颠倒,才在这个世间,迷惑要是断掉,他就不在这个世间。

他虽然证得,他还在这个世间,他不走,不走是慈悲,就是说阿罗汉他证得这个地位他要不走,那也是慈悲。为什么不走?为化众生,度化众生。就是说,这个世界还有不少人跟他有缘分的,他必须要把这些有缘的人都度化他才走。什么叫有缘?当然一切众生都有缘,这个地方讲的有缘是狭义的。这个人有缘在这一生当中永远离开三界六道,帮助他超越三界六道,这叫有缘众生,他的缘成熟了,我们通常也讲根熟的众生。其他的,譬如根没有熟的帮助他成熟,没有善根的帮助他种善根,这些都是附带的,最重要的就是根熟的众生。如果不是这个理由,没有说证得圣果他还住在世间的道理,没这个道理。这是佛法里头一般真有这些事,而且这些事还常见,几乎每个朝代都有。我们现在是乱世,人活在这个世间是最痛苦的一个时代。从大乘教里面来讲,众生愈苦,佛菩萨愈要照顾,如果不照顾,这个世间会毁坏,所以他到这个世间来。但是到这个世间来,绝对不以佛菩萨、声闻这个身分而来,如果以这个身分来,不但不能帮助众生,而且害了众生。为什么?众生不相信佛菩萨,你要说是佛菩萨再来的,他毁谤你、他侮辱你,那他的罪可就重了。所以,他是以一般普通人出现在世间,没有人知道他身分。他的身分也不会暴露,真正有暴露的时候是他走的时候才暴露,可是这个例子不多,绝大多数是决定不暴露身分,这是诸佛菩萨真正的慈悲。

长者为我们说,他说以上所说的,就是有证得果位之后还留在世间教化众生的,「皆非法尔合然,无出没故」。这句话就是指这一类留惑利生的这些人,统统都是证果的人,他不是自然的,自然的应现是化身,他绝对不是用肉身在这个世间。至於化身,是跟众生有感应的,众生有感他就来,化身有出没,这一类的他没有出没。有出没的,我们没见到,可是有人见到,我听说过,这个事是真的不是假的。抗战胜利之后,我有一个老师,抗战期间我念中学的时候他是我的校长,周邦道先生,他的夫人。胜利以后他们住在南京,在那个时候,有一个出家人到他们家里去化缘,到她家里,时间很长久,总有十几、二十分钟这么长的时间,所以绝对不是看错。这个出家人说是从九华山下来的,她问他从哪来的?九华山。来干什么?来化缘。化什么?五斤香油,不多,五斤香油。我们师母是个很善良的人,但是她不信佛,所以她没给他。没给他,这个出家人就走了。走了之后她忽然想起来,他们住家的院子很大,大门进门之后有庭院,里面有花草树木,庭院很大。再进二门,他们住的地方是三门,就这么深的庭院。她一想奇怪,她说这个和尚进到我家来的时候,大门、二门没人开,他怎么来的?走了之后也没有人给他开门,他到哪里去了?这个疑惑搞了好几年不能解决,始终疑问放在这个地方。三十八年到台湾之后,他们住在台中,我们老校长在中兴大学任教,也跟李老师在一起学佛,我们师母就把这桩事情向李老师报告,请问李老师这到底怎么回事情。李老师就告诉她,那个和尚是地藏王菩萨。她后悔得不得了,五斤香油都没有给他。从此以后,她就专念《地藏经》,拜地藏菩萨,求忏悔。她真的遇到了。这是有出有没,他出现,出现之后没有多长时间,一、二十分钟就不见了,再也找不到,这是化身。没有出没的,在这个地方修行证果,那叫应身。像释迦牟尼佛在我们这世间示现八相成道,住世我们中国人讲八十岁,八十岁走的,外国人讲实足年龄七十九岁,那个叫应身。所以,应、化是两种,一种是应身来的,会在这个世间住几十年,没有出没的相;化身随时出,随时就没有了。

「以此义故,此方便三昧者」,这就是法慧菩萨他所入的三昧,是无量方便三昧。这个三昧是「一切众生迷法界体用」,法界就是自性,法界就是真正的自己,自己的本性,本性有体有用。迷了自性之后,他就在境界里面起了妄念,这个妄念是什么?「五欲情生」,五欲是财色名食睡,生起这个烦恼,这个烦恼生起来之后,我们自性里面的体用全没有了。我们讲体相用,相变质了,相原本是一真法界,就是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迷了之后,把实报庄严土变成六道轮回。我们今天六根所接触的境界,这是迷失自性体用而变现的。佛在经上常讲,宇宙、人生「唯心所现,唯识所变」,那个心就是此地讲的法界体用,识就是妄想分别执著,把本来的体相用变质了,变成我们现在这个样子。「以不造作心,现本智故,便将根本定体,净所妄情,名为方便。」修行关键就在此地,不造作,什么叫不造作?佛菩萨给我们讲得很清楚,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执著就是不造作,执著就是在造作,执著是最严重的烦恼,造作什么?造作六道轮回。分别是造作,不分别就是不造作。不执著,他还有分别、还有妄想;换句话说他造作的心停止了三分之一,放下三分之一,还有三分之二没放下。可是那个作用已经相当可观,为什么?超越六道,这就是阿罗汉。如果更进一步,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六尘境界包括世出世间一切法,统统不分别。世间法不分别,对,佛法还能不分别?佛法不是真的,所以也得放下。这怎么回事情?佛法是因为世间法而建立的,对立,世间法没有了,佛法也没有了。所以《金刚经》上佛说得好,「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就是说对於佛法也不能执著,也不能分别,也不能起心动念。如果你不起心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你才真正懂得佛法。起心动念、分别执著,诸佛菩萨给你讲经说法,你也听不懂,为什么听不懂?因为你有妄想分别执著,你听了佛说法,统统把它扭曲了,不是佛的意思,是你自己的意思,现在讲变成佛学,这是错误的。

你看看,佛这是否定得很干净,连佛法都否定,《金刚经》上佛说得很好,谁要是说佛讲经说法,佛说那个人在毁谤我。他老人家一生四十九年没有讲经、没有说法过,这个话我们听不懂,明明讲了三百余会、四十九年,怎么说没说一个字、没说一句话?这什么意思?回归自性里面就统统等於零,真的没说。如果从事上讲也能讲得通,清凉大师在《四十华严》的经题里面告诉我们,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全是古佛所说的,他自己没有在古佛所说的说法里头多加一个字。我们相信。这跟孔夫子讲的话异曲同工,孔子说,他老人家一生所学的、所修的、所教的、所传的,没有一句是自己的,统统是古圣先贤的,他老人家一辈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他把他修学的态度说出来了。释迦牟尼佛跟孔子一样,也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所以他说一辈子他没有说一句话,统统是古人说的,统统是古佛说的。这从事上讲。信而好古,了不起!他对古圣先贤相信,传述古圣先贤的教诲,自己没有掺杂一点意思在里头。这给我们很大的启示,为什么?他心清净。清净心跟古人的清净心还有两样吗?他跟古人同心同德、同解同行,古人所讲的就是他悟处,他所悟的跟古人所讲的完全一样,是这么个道理。加上自己的意思,那意思从哪里来?从妄想分别执著来的,你就把它破坏了,把自性里头本具的智慧德相破坏,你就错了。这是告诉我们要怎样才能回归自性。所以我们记住,不造作心,造作的心都没有,哪里还有言语、还有行为?这句话重要,只要有不造作心就现本智,自性里面般若智慧就现前。这个智慧是自性里本有的,不是学来的,只要心清净它就会现前。

「便将根本定体,净所妄情」,这个净就是放下,造作就是妄情。放下起心动念,那就是法慧菩萨的境界,就成佛了;起心动念放不下,能够放下分别执著,你是菩萨;分别没办法放下,能把执著放下,你就成阿罗汉。在佛法里面学习,这叫成就。佛陀、菩萨、阿罗汉,是佛法里面三个学位的名称,你拿到学位了。如果你连执著都没放下,你学佛很久,但是你学位没拿到;学位没拿到,你出不了六道轮回。六道实在讲是什么?学校,你得从这个学校毕业出去,你成功了。你在六道里头学习,学习放下,真正放下执著,六道毕业了,六道是小学,毕业了,然后上中学。中学在哪里?中学在四圣法界,四圣法界是声闻、缘觉、菩萨、佛,声闻、缘觉是中学,菩萨、佛是大学。你证得菩萨果位你就上大学,菩萨毕业就成佛,那就是超越十法界。所以六道十法界是学校,在这里面念书得要毕业出去才行,不能在学校待一辈子,那你就错了。这叫方便,你看根本定体,现本智,根本定体就是本智,定慧是一体,大乘教常讲,定生慧,慧生定,这是一体的两面,有定有慧才能够净所妄情,这是方便。

「非是别於真外,有假安立之定」,并不是真性之外给你假立一个定的名字叫方便,不是这个意思。这告诉我们真妄不二,真妄是一体,觉了,样样都是真,迷了,样样都是妄,只有迷悟的差别,没有真妄,这才叫入不二之门,这真正叫佛法。你看《六祖坛经》里面,有人向六祖大师请教,印宗法师,头一次见面的时候,他向六祖请教。六祖能大师在黄梅八个月,他向他请教,五祖对於解脱、禅定,他老人家怎么说法?惠能大师回答他说,五祖平常不谈这个问题,唯论见性,不谈禅定、解脱。他说为什么?能大师说,禅定、解脱是二法,佛法是不二法。迷的时候有二,悟了的时候没有二,哪来的二,它是一体的,哪来二法?六道十法界里面,特别是六道,尤其是我们人道在现前这个状况,世界为什么这么混乱?大家不知道法是不二。如果要知道不二,我们现在这个世界不就变成极乐世界了吗?二从哪里来?是分别执著妄想里头有二,离了妄想分别执著,哪来的二!

无量方便是从真性里面流出来的,教化一切迷惑的众生,那个智慧,善巧方便全是智慧、全是自性本定。像释迦牟尼佛讲的,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说而无说、无说而说。说跟无说,你看二法,说跟无说是一不是二,他说是不二法,他不说也是不二法,这个意思能听懂吗?能体会到吗?为什么?说法他没有起心动念,不说法他也没有起心动念,这个你就好懂。示现在世间八十年,讲经说法四十九年,从来没有起心动念过,这是示现。起心动念尚且没有,哪来的分别?分别没有,哪来的执著?用什么方法来形容它?只有用惠能大师开悟的五句话。释迦牟尼佛一生所示现的,从入胎到入般涅盘这八十年间,惠能大师说的这五句话就相应了,「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你想想看,释迦牟尼佛八十年,是不是这五句话讲尽了?你能把这个意思看清楚、看明白,对於不二法你稍微能体会到一些。我们凡夫做不到,不但凡夫做不到,四圣法界里声闻、缘觉、菩萨、佛也做不到。谁能做得到?法慧菩萨以上的做到了,《华严经》上讲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们做到了,他们是真佛,他不是假佛。

下面长者用个比喻来给我们说,他说「譬如以水清宝,能清浊水」,我们一般大乘教里叫「水清珠」,有这么个珠宝,浑浊的水,把这个珠放下去之后,自然水就清洁。放下一寸,一寸的清水看到了,放下两寸,两寸的清水,清水珠能清浊水。「为珠净缘,现本净水」,那个珠的作用是什么?缘。水为什么清净?水本来清净的,珠是个缘,借这个缘,自性本性清净心现前,是这么回事情。「非是珠能作得净水」,净水不是珠澄净的。「方便三昧,亦复如是」,这就是说,诸佛菩萨以无量的方便来帮助你,你的心净了。你的心本来净的,佛菩萨就像个水清珠一样,他做个助缘,他教你放下,一放下果然清净心现前。清净心是你自己本来有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不是佛菩萨给你的清净,不是,是你自性本来清净。同样一个道理,你常常听佛菩萨讲经说法,看佛菩萨的行住坐卧,慢慢的你心定了、开悟了,大彻大悟。大彻大悟也是你自性里本有的,不是他在那里帮助你,给你的定慧、给你悟处,不是的,你自性里头本来就具足的。只是你现在迷了,迷就浑浊,佛菩萨就好像一个水清珠,帮助你,给你一个助缘,你因他自性清净恢复,自性本有的智慧恢复,妄想烦恼习气没有了,那自性里头本来没有的,是这么个道理。方便三昧,亦复如是,方便三昧就是诸佛菩萨教化十法界众生那些方法,这个方法实在太多了,说不尽的,所以叫无量方便。

李长者在此地说得好,让我们认识所有佛法都是方便法,给众生做增上缘。四种缘,就是做增上缘,为什么?其他的,亲因缘自己本有的,所缘缘也是你有的,无间缘还是你有的,无间是不间断。所以诸佛菩萨对一切众生的恩德是什么?就是增上缘,从外面帮助你一下,如果你自己没有,那佛菩萨度不了众生。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你有,他才能把你引发出来;如果你没有,那一点办法都没有,是因为你自己本有。这些话都非常重要,「为以万法无作,本自净缘,现得本自无作智慧力故,故名方便」。话讲得清楚!不但是诸佛菩萨示现在这个世间无作,作而无作、无作而作,宇宙之间万事万物,你细心观察,哪一物不是无作而作、作而无作?你细心观察花草树木,种子种下去,它发芽,慢慢的茁壮、开花、结果,它有作吗?都是无作而作,都是作而无作。山河大地,自然现象里面春夏秋冬,这些现象,自古以来想不通,那么样的有规律,真的一分一毫都不会差错,於是就有人想到,大概有个神在那个地方掌控住。佛告诉我们没有神,是什么?全是无作而作,而作就是它种种一切的运行,无作是从来没有起心动念、分别,没有这个。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它运行得那么规则,这是法尔合然。

自性它就是规律的,它一点都不会乱。什么人把自性里面搞乱的?搞乱的是妄想分别执著把它搞乱的;如果不乱,你看宇宙现象就叫一真法界,那是心现,没有识变。诸位要记住,识就是妄想分别执著,一真法界里的人统统都没有妄想分别执著,所以心现的境界跟心一样的美好。心性,我们中国老祖宗、古圣先贤用一个字来形容它,「善」,人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善是什么意思?善不是善恶的善,六祖大师这五句话来解释这个善就对了,善是什么?「本来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善!善是这个意思,这是本性。虽生万法,也没有起心动念过,起心动念尚且没有,怎么会有分别执著?这是我们常讲的自然,佛法里面叫法尔,尔就是自然的意思,一切法本来就是这样的。我们生存在这个世间,也要效法大自然,也要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跟大自然融合成一体,这叫明心见性。明心见性也是个名词,你要执著个明心见性,你就明不了心也见不了性。名词是假的,所以马鸣菩萨教我们教得很好,听经不要执著言说相,言说是假的,这些佛经里头的名词术语你也不要执著,不能起心不能动念,你一听就开悟。为什么开不了悟?就是因为听经里头夹杂著起心动念、分别执著;修行不能证果,也是在修行当中夹杂著起心动念、分别执著,就被这个害了。把这玩意去掉,你就跟古圣先贤走的一条道路,谚语所谓是一鼻孔出气,就通了。这个我们要晓得。长者的话不多,意思很深,我们常常读诵,受这个薰习,对我们就是有帮助,真的像一颗水清珠一样,我们是一潭浑水,它能帮助我们净化。

但是,下面讲,这讲我们六道,六道里面,「但天人外道三乘所有因果,皆有所作」,这要记住。天人、外道是六道里头众生,三乘他们超越六道轮回了,声闻、缘觉、菩萨、佛。声闻是小乘,三乘里面的小乘,缘觉是中乘,菩萨是大乘,这叫三乘,在哪里?在四圣法界。合起来讲,天人、外道、三乘就是十法界,十法界所有的众生都有因果,所有因果皆有所作。为什么?都有起心动念、分别执著。天人、外道是三种烦恼统统具足,我们现在起心动念、分别执著统统具足,一样都不缺。愈往上面去,烦恼轻一点,声闻、缘觉见思烦恼断了,见思烦恼就是执著,他有尘沙烦恼,尘沙烦恼是分别,他有无明烦恼,无明烦恼是起心动念,所以他有所作。到菩萨,菩萨虽然分别执著没有了,他有起心动念,所以皆有所作。「以此所生,皆有处所,皆有果报」,只要你有作你就有处所,你就有果报,「广狭净秽差别等事」,广是共业,狭是别业,有净有秽,四圣法界是净,六道轮回是秽,六道里面,这个秽土里头有善有恶。诸位要知道,四圣法界里头没有善恶,它才会清净,有善恶不清净。所以有这么多差别之事,这是说十法界里头的。那我们就知道,万法无作是什么境界?是一真法界里面的境界,我们应当要学,这是事实真相,这是本来面目,原本是这样的。我们现在在境界里起心动念,错了,要肯承认,要敢放下,改过自新,回归自性,就对了。这句话说得容易,做起来很难,哪个人不想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你试试看,看能不能放下。为什么不能放下?你用的是妄心,你就没有办法放下妄想。「我想放下妄想」,这就是个妄想,以妄想对治妄想,永远搞不清楚。

那要用什么来对治妄想?用真心,真心里头没有妄想。真心我又不会用,起心动念连带著肯定有分别执著,一个起,三个一起起。我们无量劫来已经养成习惯,很深的习气,所以真难!八万四千法门,每个法门(方法、门径)都是要净化身心,都是讲求放下妄想分别执著,你才能够收到效果,你才能够超越六道。做不到怎么办?真的,我们不能不感激释迦牟尼佛、感激阿弥陀佛,特别是阿弥陀佛,他想出一个方法,帮助我们在这一生当中能成就,那就是带业念佛往生,这是八万四千法门里头没有的,所以祖师大德说这叫门外大道。那个门是什么?门是八万四千法门,八万四千法门之外,有一条特别的道路、特别的方法,就是带业念佛往生。带业是什么?妄想分别执著没断,这叫带业。在其他法门里面,你不把这个东西断掉,你没有法子提升;净宗这个法门,这个东西不断也能往生,也能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所以,这个法门叫难信之法。你要研究佛法的道理,哪有这回事情!这不可能,这在佛法里头讲不通,到底是真的是假的?是不是佛菩萨对於这些根性劣的人给他一点安慰?许多菩萨用这种心来看净土,来看这个法门,他不修。难信,真难信!我们这些人,博地凡夫,听了之后就能相信,这了不起。为什么?你超过这些菩萨,菩萨不相信,你怎么会相信?菩萨是清清楚楚,不相信,我们糊里糊涂就相信了,相信占了大便宜,菩萨不相信吃了大亏。你看,他还要再修多少劫才能够出离六道、出离十法界?我们在这一生就能把这个事情办妥。而且在《往生传》里面、在《净土圣贤录》里面,我们发现一个事实,那就是许多念佛走这个门路的人,需要多少时间?三年,他就成就了。

我在讲席当中常常提到这桩事情,前年,我在香港讲经,深圳有个居士,黄忠昌,三十出头。这个年轻人他听了我讲这些事情,他发心实验,他说我来试试看,看看三年是不是真的能往生。他在深圳闭关,找到向小莉护持他闭关,三年。他就是一部经、一句佛号,一部《大乘无量寿经》,就是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每天诵经一部,其余的时间都念阿弥陀佛,念了两年十个月,还差两个月满三年,他就预知时至往生了。真的,这是现身说法,真走了,给我们做很好的榜样,他没有生病,走得那么自然、那么潇洒。我们看到这个样子了,听说这个世间什么这个灾难那个灾难好多,极乐世界那么好,要不要去?三年时间就够了,一点都不假!黄忠昌能不能不去?当然能,这个在佛家讲生死自在,极乐世界自己看到了,你就可以做选择。我们在慧远大师传记里面看到,这是中国净土宗第一代的祖师,他在江西庐山建了个茅蓬,一百二十三个人,志同道合,就是根据《无量寿经》。因为那个时代,《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都没有翻译出来,净宗经典最早翻译的就是《无量寿经》。他就根据《无量寿经》这个理论、方法来修行,放下万缘,一心念佛求生净土。真不容易,他们住在山上不下山,决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一百二十三个人个个成就。当然成就的时间不是同时的,有先走的、有后走的。远公大师在往生前告诉大家,他要走了,他说极乐世界他曾经在定中见过三次,他说这次极乐世界这个境界又现前,他第四次看到,告诉大家我要走了。而且看到阿弥陀佛、观音、势至,后面跟著就是庐山莲社前面往生的这些同参道友,跟著阿弥陀佛一起来迎接他,缘真成熟了。慧远大师不会骗人。

我们看了这些文字记载、这些资料,太多了,你能不相信吗?能不动心吗?首先要觉悟,这个世间太苦,佛菩萨为什么要到这个世间来,功夫成就了还不走?就是长者在此地讲的,那些人有住此界者,不走的原因,还有许多他可以帮助的人,那就不能走。这些人跟他什么缘分?相信他,听他的话,那就不能走。就是说,你成就了,到极乐世界,多带几个人去,带的人愈多愈好!不要自己成就了赶快走,那个赶快走的是没有缘分。你说黄忠昌这个年轻人,他虽然两年十个月功夫成就,我们相信他见到极乐世界,见到阿弥陀佛。他可以不走,他不走谁相信他?他要来讲经说法来劝导众生,没人相信他,你胡造谣言,你胡说八道。太年轻了,没人相信。没人相信,自己真的就走了,这一走大家相信了,他是真的,他不是假的。你看,他这一走也度了很多人,让许多人对净宗这个法门生起信心,亲眼看到他的,这就是无量方便。佛菩萨示现在这个世间只为一桩事情,帮助有缘众生,没有其他任何事情,其他事情统统没有。帮助一切众生也不执著帮助的相,如果是说我帮助很多众生往生,你又著了我相,又著了人相,又著了帮助众生这些事相。没错,他是往生了,你又堕落了,哪有这种道理?我们在前面讲过,随缘不变,这是菩萨,这是真功夫。帮助别人,那些人都成就了,将来自己肯定成就,绝不堕落,这是真成就。所以日常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点点滴滴,不要忘记这一句六字洪名「南无阿弥陀佛」。要学佛号在心里头不间断,真的是我们这一生第一桩大事。

你要细心观察这个世间,你就发现这个世间太苦,纵然你有福报,你今天享受,你那个福报能支持多久?这个世间一切真的是无常!头一个寿命有限,你要想长寿,长寿怎么样?长寿要受老苦,生老病死苦。还有长寿有福报的,得个老人痴呆病,躺在床上不能动弹,他有福报,有很多人伺候他、照顾他,这样活个十几二十年,那叫什么福报!这都是我们亲眼看见的。他为什么不早点走?他福报没享完,躺在那里享,享完他就走了。我在过去讲经讲过这个事情,他如果是聪明的话,他把他的钱财捐献做慈善事业,他的状况就是两种,一种他有寿命,他病好了,另外一种,他寿命到他就走了,他不受这个罪。所以学佛的人懂得,绝不用这种方式来享受福报。每天三、四班护士照顾,你晓得要花多少钱?十几二十年的时间。了解佛法的知道怎么做法,他真正念佛,你说老人痴呆症请这班护士,这班护士天天给他念佛,给他回向,对他有好处。不过痴呆症很麻烦,给他念佛,他有没有听进去?他有没有真的跟著念?真听进去、真跟著念,那不痴呆了,那他智慧现前,决定往生。

我们再看,下面回归到《华严经》「於此佛华严一乘法门」《大方广佛华严经》,古来祖师大德判教,释迦牟尼佛一生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古人讲三乘,大乘、小乘、一乘。一乘是什么?一乘是佛乘,就是你一生成佛之道,大乘是成菩萨,小乘是成阿罗汉、辟支佛。就好像学校三个学位,一乘,他一定取博士学位,一乘是博士学位;大乘是菩萨学位,硕士学位;小乘是学士学位,声闻、缘觉。《华严》是一生成佛,用什么方法帮助一切众生在一生当中圆成佛道?它就是用的净土法门。所以《华严经》到最后,诸位能看到,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出自於《华严》。隋唐时代,那个时候中外的高僧大德共同肯定的,佛讲一乘经,三部,不多,讲成佛之道的,第一部是《华严经》,第二部是《法华经》,第三部是《梵网经》《梵网经》很可惜没有传到中国来,传到中国来的只有一品,就是「梵网经菩萨戒本」,就是这一品传到中国来,其他的也都失传了。所以现在一乘经,我们中文的译本,就是《华严》《法华》,这两部经最后都是指归净土。所有大乘经,佛几乎都把它结归在净土。

我记得我出家没多久,住在临济寺,我在临济寺只住了一年多。曾经有台湾大学学佛的同学带了他们一个老师,日本人,是台大的客座教授,来访问我。这位教授是日本的法师,我那个时候正在跟李老师学《楞严经》,他问了我一个问题,问我修什么法门?我说我修净土,念佛法门。他的态度很傲慢,用很轻慢的口吻说,《楞严经》跟净土有什么关系?我们都知道,一般讲《楞严》与禅有关系,《楞严》与密有关系,五会楞严神咒是密宗的。它问跟净土有什么关系?当时我就回答他,他学佛没学通,我问他,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跟净土有什么关系?我就把他问倒了,问得他是面红耳赤。《楞严经》里面二十五圆通章,「大势至圆通章」「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是全经的核心,这个怎么没看到?你说大势至你没有看到情有可原,观世音菩萨太明显了,你都没有看到,你这个佛不是白学了?

《楞严经》我不晓得诸位有没有念过?释迦牟尼佛让参加法会的这些大菩萨们,向大众做个分享,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成就无上道的?也就是说,你们都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你用什么方法成就的?二十五位菩萨各人说各人自己修行经过,都成无上道。为什么说二十五?二十五代表圆满,这二十五是六根、六识、六尘,这就十八界,再加上七大,地、水、火、风、空、见、识,二十五大类,每一个菩萨代表一类法门,这二十五个法门展开就是无量法门、八万四千法门。观世音菩萨是耳根,排列的顺序,头一个就是六根,六根第一个是眼根,第二个就是耳根。按顺序排,观世音菩萨排列在第二,可是观音菩萨没有排第二,观音菩萨排最后,排第二十五。为什么?你看唱戏的时候,最好的这出戏一定放在最后,压轴戏。这个太明显了,他没有按照顺序排,从第二个拉到最后,这太明显了。可是大势至菩萨就没有那么明显,大势至菩萨在七大里头,七大里头他是见大,应该排的顺序是七大里面他是第六个位子。最后一个位子是弥勒菩萨,代表识大,地水火风空见识。所以他们两个交换,这个一般人看不出来。你看本来大势至菩萨是列在第二十三,弥勒菩萨二十四,他跟弥勒菩萨两个颠倒,弥勒菩萨摆到二十三,他摆到二十四,观音菩萨摆到二十五。所以,实际上是两个特别法门,很多人没有留意到,两个特别法门,不是一个特别法门,两个特别法门。两个特别法门都是净土,你说与净土有没有关系?我这样一分析,这位教授没话好说了。很难得,跟著一起来的有四位同学,他们对净宗也能生信心。观世音菩萨是耳根圆通,「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这个法门是专门对娑婆世界,娑婆世界的人耳根最聪明,我们看看不清楚,听听明白了,耳根比眼根要利。可是大势至菩萨念佛法门范围广大精深,他是度遍法界虚空界的,再用观世音菩萨「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这两个法门合起来,你往生净土就决定了,而且决定是高品位的往生。能够念到理一心不乱,西方世界四土三辈九品,你可以直接生阿弥陀佛的实报庄严土。《楞严经》给我们这样一个信息,让我们知道在日常生活当中怎样去修。

「华严一乘法门,以无住无作任性法门。」无住,放下执著,放下见思烦恼;无作,放下分别;任性,任是自自然然,随顺性德。也就是说从生活、工作、待人接物,无论做什么事情,不起心不动念。不起心不动念能做得好吗?不起心不动念做得比什么都圆满,真的是究竟圆满。为什么?起心动念加上自己的意思在里头,就会出问题;不起心不动念,没有自己的意思,全部是性德,就是无作的智慧,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相好在处理事情,你跟诸佛如来所处理的没有两样。我们想学,我也不起心不动念,你想想你有没有起心动念?「我不起心不动念」,这不就起心动念了吗?所以不行。佛菩萨真的没有起心动念,我们不起心不动念是假的,自己以为没有起心动念,实在是自己起心动念。这桩事情在我们六道里头,特别是哪里?无色界天,他们真的在那里学不起心不动念。实际上,「我不起心不动念了」,还是起心动念,所以他出不了三界,他连阿罗汉都证不到,没有法子,依旧要搞六道轮回。

「所有其生,任无依智幻生身,称真法界,於一切众生前,对现色身,然其体相无去来,然亦不作神通变化之事,虽然普现三世一切业果,在刹那之中,然亦不住三世远近及刹那之见」,这是一段。「所有其生」,这是说他在生平当中,我们讲的生活、工作、待人接物,就是他在一生当中的活动,「任无依智幻生身」,这是事实真相。我们也是,非常可惜的,我们在这里头加进去了起心动念、分别执著,加在里头。如果我们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那就跟这经上讲的完全一样。这是什么?这是佛菩萨的应化身。重要这一个字,关键就是「任」,任是什么?随顺自然。随顺什么?随顺无依智,随顺幻生身。无依智是智慧,里头没有分别、没有执著,这是性德。用我们现代科学里面的话来讲,无依智是信息,幻生身是色相、是物质,就是无依智是精神,幻生身是身相、是物质。无依智里头有信息,也就是六祖惠能大师见性的时候所说的,第三句「本自具足」,那就是无依智。本自具足是什么?本自具足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无量的才艺,幻生身是无量的相好。你要随顺!我们今天这个「任」没有,我们这个任里头加上了妄想分别执著,那就让它变化,变成了六道、我们现在的身体、我们现在的妄想分别执著;无依智变成妄想分别执著,幻生身变成我们现在这个烦恼的业报身。我们过失在此地,不能不知道,不能不认识。如果真的认识清楚,我们再不去搞起心动念、分别执著,那就是「称真法界」,这就不是假的。大乘经里面告诉我们,佛说的,「当处出生,随处灭尽」,这是事实真相,称真法界,跟诸佛如来、跟法身菩萨一样。

「於一切众生前」,这是讲应化,应现化身。或者像释迦,像在中国出现的这些祖师大德,应身,在这个世间住几十年,住持正法,教化众生。化身,像周邦道的夫人见到地藏王菩萨,那化身,短短的十几分钟之后不见了,再也找不到,这是「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对现色身」,你要知道真相,现前这个色身,「其体相无去来」,加一个字诸位就更好懂,实实在在没有去也没有来。这个事实真相幸亏弥勒菩萨告诉我们,释迦牟尼佛问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事实真相是,「一弹指」,一弹指的时间很短,有多少个念头?「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识」。你要懂得弥勒菩萨所说的这个现象,你就知道,所有一切万法,不但是我们身体,所有一切法都没有体相、都没有去来,为什么?它太快了。弥勒菩萨也说,这个境界太微细,讲念跟识,包括形相,太微细了,「不可执持」,你没有办法掌握住它,你也没有办法留住它。它的速度,现在我们科学上是用秒做单位,如果以秒做单位,我们弹指一秒钟能弹几次?至少弹四次。再乘四,那就变成一秒钟里面有多少个念头?念头就是生灭,有多少个生灭?一秒钟里面有一千二百八十兆,单位是万亿,万亿是兆,一千二百八十兆!你怎么能控制?你怎么能掌握?了解这个事实真相,你才真正放下。不但对於物质放下,物质是色相,放下了,它是假的,幻相:起心动念、分别执著这是精神,也放下了。都不可得!无来无去,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无来无去。「然亦不作神通变化之事。」有没有神通?有。有没有变化?有。为什么不作?一作不就有为了吗?不就又著相了吗?就不是任运,就不是自然。所以诸佛菩萨示现一些神通瑞相,绝对没有意思,绝对不是我想现一个让大家感到惊奇,不是。他一有这个,这都是凡情,这都是心不清净,清净心里头没有这种行为。神通变化,你自己细心去体会,我们眼能见是不是神通?耳能听是不是神通?我们身体动作是不是神通?是,都在日常生活当中。整个大自然的现象不就是神通变化吗?不都摆在我们眼前吗?

下面说,「虽然普现三世一切业果,在刹那之中」。我们世间人执著的过去、现在、未来,这三世,过去还有过去,未来还有未来。造业,业有染有净、有善有恶,造作果报都在刹那之中,就是我们刚才讲的,都在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不是真的。我们现在看到的现象是相续相,是不是真的相续相?不是真的。我常常跟大家谈这个问题,我说相似相续相,为什么?每个念头都是一个独立的相,就是阿赖耶的三细相。阿赖耶的业相,我们今天讲起心动念,在科学里面讲这是能量;见闻觉知,就是妄想分别执著,这是现在科学里面讲的信息;外面这些万物,是物质现象。所以现在科学家也肯定,他告诉我们,宇宙之间只有三样东西,除这三样之外什么都没有,能量、信息、物质。这其实就是佛在经上讲的阿赖耶的三细相,这三细相都不是真的。真的是什么?真的永恒不变,那是真的。有没有永恒不变?有,自性是永恒不变。你见到自性就见到永恒不变,你跟永恒不变合而为一,真正把自己的本性找到了。本性在我们净土宗里面称之为常寂光,常寂光是真性,永恒不变,就是惠能大师所讲的这五句。能大师开悟的时候说这五句话,释迦牟尼佛开悟的时候,把开悟的境界详细说出来,就是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所以我们可以说,惠能大师五句话展开、细说就是《华严》《华严》把它浓缩,浓缩到最后就是惠能大师的五句,不增不减,是一不是二!《华严经》讲什么?讲自性清净,讲自性不生不灭,讲自性本自具足、本不动摇、能生万法。讲绝了!这是真正把事实真相了解了,普现,他见到了。

「然亦不住三世远近及刹那之见」,不住就是不能执著,弥勒菩萨讲的执持,就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点点滴滴的地方,永远保持一个清净心。这个东西很难,所以阿弥陀佛教我们的方法妙极了。你心里头只有一个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就对了,完全正确。这也不是纯真,但是这个方法能帮助你到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见到阿弥陀佛之后,你就明心见性,你就大彻大悟。极乐世界实际上就是阿弥陀佛建立的一所佛教大学,接引十方世界的学生,到这个学校去保证你毕业,保证你拿到最高的佛陀学位。上这个学校,不必去托人,也不要花钱,让你得到大圆满,这是慈悲到极处。我们在哪个世间都没有法子有这么殊胜的成就,只有在极乐世界。所以这个机会希望大家决定不能放过,太难得!这个世间,你要是学《华严》,愈学你就知道这个世界是假的不是真的,你学透了你就肯放下,不必人劝你,自然放下,了解真相。这个世间,无论什么你都得不到,你自己认为得到是假的,你一口气不来的时候,真没有得到,现在也没有得到,别等到死的时候。我常常讲,人每天死一次,你看你睡著不等於死了一样?你睡著的时候,哪一样东西是你的?人家把你抬走你都不晓得。所以人要聪明一点,假的!现前所有得到的不起心动念,没有得到的也不需要去想它,你的心才会清净;你去想它,心就不清净,你还是被外头境界转。

「不住」就是不要执著,不执持。「不住三世」,超越时间,三世没有,假的,不是真的。现在科学家知道时间不是真的,人如果有能力超过光的速度,就可以回到过去,但现在办不到。远近是空间,不住时间、不住空间,也不住「刹那之见」,刹那之见是什么?弥勒菩萨所讲,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也不能住,这也是假的。你了解、知道这个事情就好,可不能常常去想它,想它就错了。你常常想阿弥陀佛就对了,这是真管用。你想别的不管用,想别的后来还是有麻烦,你出不了六道轮回;想阿弥陀佛决定可以超越六道轮回,一生一定要把这个事情办好,最好三年能办好。三年我就死了,你三年等於说拿到签证之后,不去也没有关系,你随时可以去。你不去,你就度你的有缘人,多带几个去,带得愈多愈好,阿弥陀佛愈欢迎。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到此地。


返回《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目录

生死书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