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六十三讲)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12-17-0063

请掀开经本第三十五页,倒数第四行,从第六尊紧那罗王看起:

【见者欣乐紧那罗王。】

这十尊德号里面,我们要特别留意表法的意思。这一大段是代表回向法门,十回向。回向法门偏重化他,前面曾经介绍十住、十行偏重自利,自利利他,到十回向偏重利他。可是一定要记住,利他行跟自利行是一不是二,自利当中一定有利他,利他当中还是成就自利,这个理事都要很清楚、很明了。第三回向用紧那罗来表法,意思很深很广,这是前面曾经跟诸位报告过,是以高度的艺术来弘法利生。佛在经上常常教导我们,「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受持是十住位,读诵是十行位,为人演说就是回向位。诸位把佛教导我们点点滴滴连起来看,你就能体会到世尊教学的智慧,教学的善巧方便。回向里面,回向的教学一定是高等的智慧、高等的艺术。『见者欣乐』,凡是接触到佛法,接触到菩萨,修回向心的菩萨,没有不欢喜的。「欣」是欣喜,内心里面生出来的喜悦;「乐」是爱好、乐好,对人爱好,对法爱好,对周边的环境爱好。前面我们讲过「悦意吼声」,悦意是心里面无比的欢乐,我们一般世间人最好的感受是微妙至极,他真正有这样的感受;这也是往年方东美先生所说,「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如果接触,「见者」就是接触,要不生喜乐之心,那就谈不到享受,何况是最高的享受。

由此可知,如果我们学佛要没有契入这个境界,自己一定要知道,我们的修学一定有偏差,一定有错误。为什么?依照常理来讲,依教奉行的人一定是法喜充满,他得到法味。法味里面一定带给你是法喜,你没有能够得到,你的修学就有错误;不是佛法里头有错误,是你自己修学有错误。错误到底在哪里?虽然每个人不尽相同,但是大致上我们也能够理出一个头绪,找到一个根源。这个根源,实在讲是对於佛的教诲或者佛的教训没有真正理解,所以你在修行的时候,你的功夫不得力。修行,诸位一定要记住,修行就是生活;换句话说,你的生活没有幸福、没有快乐,这就是你修行功夫不得力。修行功夫得力,一定在生活里面会感到很幸福、很快乐,一天到晚欢欢喜喜,修行功夫得力了。

行门从哪里生的?从解门生的。《华严经》的顺序:信、解、行、证,可见得行门功夫不得力,是解门不透彻,也就是你的认识还不够,认知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无量劫来你累积许多错误的经验、错误的思想、错误的看法做法,你不能舍弃。所以学佛缘就太重要,正如唐朝时候善导大师所说,他老人家虽然讲的是念佛往生,讲的是九品,但是他讲的这个道理可以通一切法门,他说「九品往生,地位高下不同,总在於遇缘不同」,这个话说得很有道理。如果我们遇到的缘殊胜,我们就可以上上品往生,遇到的缘不殊胜,我们往生品位就下降,这个说法很有道理。

同样这么一个原则,我们修学功夫得力不得力、有没有成就,也都在遇缘不同。这个缘一般来说有三种,第一个是遇到好老师,《华严经》里面讲善友,你遇到好老师;你遇到好的同学,同参道友;第三你遇到好的修学环境。如果这三种缘具足,不但功夫得力,决定会有成就;三种缘不具足,纵然有善根、有福德,缺少因缘,还是不能成就。《弥陀经》上讲「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要想有成就,一定三种缘都具足。有力量,还要有机会,没有机会不行。机是缘,要抓住机缘,现在人讲创造条件。创造条件也是各种缘具足,条件你才能创造得出来;如果条件不具足,怎么想创造也创造不出来。学佛的同修,哪一个人不想在我们自己居住的环境建一个道场?如理如法的修行道场,哪一个人不愿意?想的人太多了。为什么不能建立?缘不足;缘是讲外缘,外面的条件不足。我们再要问,外面条件从哪里来的?从内缘来的。这就很少人懂得,外面条件是从内缘来的。外面是应,内里面是感。你没有感,哪来的应?感应道交,那就成功了,你的内外缘都具足了。果然内外缘具足,那个好!我们世间人常讲「心想事成」,真的就心想事成。

由此可知,要想外缘具足,先要具足内缘。内缘是什么?发心、发愿,你发的愿、发的心要真诚,决定没有为自己;如果为自己,你的心就不真、就不诚,不起感应道交的作用。我们的心是为佛法、为众生,没有一丝毫私心在里面,没有一丝毫自己的欲望在里面,这才能得感应。由此可知,外缘不成熟,决定是我们自己还有一念私的念头在里头,这个东西障碍。从前李炳老常常讲比喻,好像一碗醍醐,上好的饮料,这里面掺杂有一点点毒药,全都变坏了。醍醐就是你发的大心,你发的大心大愿那是醍醐,那一点点毒药是什么?自私的念头,没有能够放下。掺杂著一点私念头在里头,跟诸佛菩萨就没有感应,道理在此地。勉强你也能够建树,但是以后不如法。那个建树是你的福报,你有福,你有这个力量,你还是没有善缘。由此可知,这个事情确实是难。不但现在难,古大德也常讲「师资道合」,这桩事情可遇不可求。但是诸位要晓得,那个「遇」也是缘成熟,绝没有偶然的遇,不可能有偶然的事情发生,缘成熟了你才会遇到。

今天我们佛门在世界各个地区,普遍的缺乏讲经弘法的人才,这在佛法里头非常重要,第一桩大事情,「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许多老法师,我过去亲近过,在一块谈话的时候,常常话题都谈到继起的人才,都注重要培养人才,要办佛学院。确实他们也曾经办过佛学院,办了几十年的佛学院,佛学院里为什么出不了人才?原因在哪里?归根结柢原因还是有放不下的处所。所以很想培养人才,又怕人才出头,害怕年轻人讲经说法比我讲得好,修学威仪比我讲得好,到我道场来讲几次经,我的信徒都被他拉跑了,这一大堆的供养都入他荷包去了,这还得了吗?所以尽量排斥,尽量打压。口里说要培养人才、要提拔人才,实际上他所做的,忌讳人才爬到自己头顶上来,这一念私心,所以人才就没有了。培养一个讲经的法师,要怎么培养?要天天叫他上讲台。他不上讲台,他什么地方去培养?佛学院念了四年毕业,上台不能讲经,原因是没有讲台经验,没有上过台,那怎么行?

我年轻的时候也算是缘不错,机会好,遇到李炳南老居士。我亲近他正好他办经学班,开班教讲经,我去拜见他的时候,他那个班才开始一个月,才开班一个月。他那个班一个星期上一堂课,换句话我只缺四堂课,第五堂课我就参加了;这是缘好,一般讲运气好,碰上了。他老人家培养人才就是要学生上讲台讲经,不上讲台决定不能参加他的经学班,他经学班就一个条件。学生不分男女老少,最老的林看治老居士那个时候六十岁,我们班上最老的一个同学六十岁。他也不管程度,林看治居士小学毕业,六十岁,她有勇气来学。李老师说,上台讲经,行!他愿意上台,那就收了。所以李老师经学班教学的条件,就是你肯上台讲经,他就收你。你不上台讲经,你当听众,你不可以参加这个班上课。

他那个班上课是关门的,外面还派著有护法巡逻,不可以让人接近,不能让人来偷听。其实教学有没有秘密?没有。为什么不能让人来偷听?因为老师又打人又骂人,年岁都那么大了,挨打挨骂的时候,别人看到多难为情!因为这个缘故,所以不准人来看,不准人来听。关起门来有打有骂,你上台讲不好,严格的批评。打是打记性,这个地方你不熟被打了,记住这个地方挨过打的,是这么个道理。所以实在讲没有秘密,就是外面人看起来难为情。再就法师将来训练出去讲经,他挨过打的,这就不好听了是不是?所以这个事情不能让外面人看到。在这里面受训出来都很像样子,他教学非常严格,那真是丝毫不苟的。教学的方法,专,决定是专攻一部经。还不是说一部经学完成了,你再出去讲,不是的。今天学这一段就上台表演这一段,后面还没学过,真的所谓是现炒现卖。这样把大家一个个逼上讲台,我们在这个会里面学成了。

真正发心培养弘法人才,绝对不怕学生超过自己,实在讲学生超过自己,好!学生要不能超过自己,完了,一代不如一代不就完了?学生能超过自己,底下一代胜过我们这一代,好!前途是无量的光明。这样成就学生的学问、德行、道心,从事於弘法利生的工作,广大群众接触当然生欢喜心。由此可知,感应之事,先从自己内缘做起,里面的条件具足了,外缘就容易;最难的还是自己的发心、自己的内心。无私才能够办道,有私障道,就不能办道,这是我们一定要记住的。建道场、立法幢、弘法利生,晓得从哪里下手,让人见到才生欢喜心。第七尊:

【最胜光庄严紧那罗王。】

德号里头最要紧的就是『最胜光』,光是光明。光明是智慧、最殊胜的智慧,是什么智慧?般若智慧。般若智慧从哪里来的?自性本来具足的,不是从外面来的,这才是真正的庄严,真实的庄严。『庄严』,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真善美好。世出世间一切法,实在讲它本来就具足真善美,很可惜我们看不出来。没有一法不圆满具足这三个字!一切法里头都具足有真、有善、有美,四圣法界具足,六凡法界也具足。我们要问,造作罪业众生具不具足?也具足。这个事情在四圣法界很明显,在六凡法界逐渐就比较隐晦,如果在三恶道,几乎他的真善美我们完全看不见了。他有没有?有,确实有,但是我们看不见。为什么看不见?我们有障碍障住了,说老实话不是他的障碍,是我们自己的障碍。何以见得?恶道众生的真善美,为什么佛菩萨见到?我们为什么没见到?可见得障不在他,在我自己。难道阿鼻地狱的众生也有真善美吗?当然有。真善美在哪里?自性具足。我们要问,地狱众生怎么来的?还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心是真心、是本性,真心本性岂不就具足真善美吗?所以诸位如果是见性不见相,真善美你就看出来了。

譬如我们有黄金,造佛菩萨的形像,这是高度的艺术,我们造十个像,有菩萨、有佛、有声闻、有缘觉、有六道众生,如果你从它的质料上去看,全是黄金,你怎么不爱?「这佛菩萨像我爱它,那是地狱、饿鬼我不要它、讨厌它」,那你就愚痴。你知道那个金的成分跟佛像的成分没有两样,都是真金,都很高贵。你如果再看相,见性之后性相一如,性相不二,原来地狱、饿鬼的相跟佛菩萨的相没有两样,你入了平等法界。我们今天看到佛菩萨喜欢,看到饿鬼、地狱、畜生讨厌,你不但没有见性,相的真相你也不清楚、你也不明了,还是落在妄想分别执著之中,你怎么能够契入境界?所以「最胜光明庄严」,无论在体性、无论在现相,你都能够发现真善美,发现真善美是高度的智慧。哪个法里头没有真善美?一切法里头统统具足,问题就是我们有没有发现?我们有没有看出来?一切人具足,一切物也具足,一切法也具足,一切事相里头还是具足,这是我们在华严会上跟诸位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

回向位的菩萨,这是圆教回向位的菩萨,法身大士,这是我们从相上看。如果从本迹上去看,应当都是诸佛如来为一切众生现身说法,所以在紧那罗这一类以王的身分来出现。「王」在表法的意思里面就是得大自在,得真正的解脱自在。得真正解脱大自在,当然是诸佛如来,是地位极高的法身大士,我们常讲「等觉菩萨」《弥陀经》上所讲的「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上善就是指等觉,没有比他更高的,所以称为上善;法云地还不能称上善,他上面还有等觉。所以诸位要晓得,上善是指等觉菩萨,不是指一般人。在西方世界,观音、势至,我们在经上读到文殊、普贤、弥勒这些大菩萨,全都是等觉菩萨,像他们同一个阶层的,在西方世界无量无边。十方世界这些等觉菩萨,常常都到极乐世界去聚会,在他们境界里面,无量无边的法界无一不具足真善美慧。希望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在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上面,去体会、去发现。不要老看人家的缺点,你想方法去看人家的优点,别去想他的坏处,多想他的好处,对自己有好处,有很大的利益。多看别人优点,多想一切法的好处,成就自己福德、功德,成就自己的清净慈悲。唯有从这个地方下手,我们才能够逐渐摆脱妄想分别执著,这是最初方便下手之处。常常看别人的缺点,看别人的过失,你心里常生烦恼,看什么都不如意,看什么心里都难过。这样一来你自己就往下堕落,在十法界往下堕落。你知道看人好处是往上提升,看人缺点是往下堕落。这是在我们现前境界当中,谈到修学应当从哪里下手,「最胜光庄严」教给我们的方法很巧妙。再看第八尊:

【微妙华幢紧那罗王。】

『华幢』的意思,诸位我想都好懂。什么叫『微妙』?「华幢」在此地是表法,「华」表行门,表菩萨行,也就是说菩萨的生活、菩萨的工作、菩萨处事待人接物,都是世间人的榜样,都是世间人的模范,他做得非常突出、非常明显,一般人很容易觉察到,这就是「华幢」的意思。菩萨跟我们一般凡夫不相同的地方,我们凡夫的生活、工作、应酬,堕落在六蔽之中。第一个是悭贪,我们有这个心,我们用这个心来过日子,自己有的舍不得布施,舍不得放下,还一昧的在贪求;尤其是非分的贪求、过分的贪求,我们过这种日子。第二是恶业,起心动念都是想做损人利己,打压别人,厚利自己,干这个事情。与一切大众相处,小不如意瞋恚心就生起来,嫉妒瞋恚。自己对於道业、对於善法懈怠懒散,对於恶法拼命去造,积极的去造,以为这些恶业可以对自己有好处、有利益;心散乱、愚痴,我们凡夫过这个日子。菩萨的生活跟我们凡夫恰恰相反,菩萨的生活是布施,菩萨的心是慈悲喜舍,跟我们完全不一样,我们是贪而无厌,人家是慈悲喜舍。

我们要想学菩萨,就要把观念、心理赶紧改正过来,学布施,你要晓得布施愈施愈多。有一些同修以为,你们出家人布施,有很多人供养,愈施愈多,我看到了;我们在家人做生意,要是布施的话,谁供养我?钱很难赚,这是现实。其实他把现实看错了,无论你从事哪一个行业,你愈布施愈多,你做生意愈布施生意愈好,他不晓得这个道理。你做生意目的是赚钱,钱从哪里来?钱从布施来的,所以愈施愈多。你不肯相信,不肯去试验,你试试看有没有效果?决定得效果。佛法讲财富,财富是从布施来的,聪明智慧是法布施来的,健康长寿是无畏布施来的,你能修三种布施必得三种果报,为什么不肯布施?

大家到此地居士林来参学,我希望你们在此地多多留意,你去观察居士林的布施,这个地方的布施没有一点私心。三餐的供养,真正是佛家讲的「无遮大会」,无遮是无条件的供养,并不是说你是佛教徒才可以到这里吃饭,没有,任何人来吃饭都欢迎、都欢喜,喜欢你来吃饭。你是基督教徒、天主教徒、回教徒,甚至於毁谤佛法,不相信佛法,糟蹋佛法,只要你来吃饭,我们这里笑脸相迎,很热情的招待你,没有分别、没有执著,一律平等的供养,世界第一家。愈布施愈多,李木源告诉我,这些年来,我们楼下的大斋堂没有买过米,没有买过油,菜都没买过,而这些东西愈施愈多,源源不断而来。来太多了,吃不了,所以米油盐常常送给养老院、孤儿院。常常送,每个星期一车一车往外送,吃不完。这不是一个好的证明吗?愈布施愈多,所以你不要害怕。

最近在发起建弥陀村,弥陀村需要不少钱,居士林有没有钱?没有钱。没有钱为什么敢做?李木源居士说,我们没有福报、没有钱,阿弥陀佛有福报、有钱,后台老板硬,敢做。我们不是为自己做的,为佛做的,为一切众生做的,一切众生是未来佛。是哪些人?到念佛堂念佛的这些人,到念佛堂念佛的,我们肯定他必定成佛。所以今天建弥陀村是干什么?是供养诸佛如来的,这个福报多大!一切诸佛护念,一切龙天善神拥护,你还怕什么钱财不够?不怕!一点心都不操。刚才讲,主要问你,你内在的缘具不具足?此地的人内在的缘非常充沛,圆满具足,外缘的感应不可思议。我们原先看旁边这个大楼,没有想到从这个缘就发展到第二个洪先生送地的缘,缘愈来愈殊胜,从第一个缘辗转变成第二个缘,愈来愈殊胜。诸佛菩萨安排的,不是人力所为,这就是「微妙」的意思。换句话说,只要我们的心正、行正,这非常重要,这是关键。确确实实为众生、为社会、为正法久住,没有一丝毫的私心。所以法幢高树,显得无尽的微妙。微妙的意思深,但是经文前面也讲过,往后还有很多。请看第九尊菩萨:

【动地力紧那罗王。】

『动』是震动、动摇的意思,『地』是大地。能够震动大地,能够动摇大地,这个『力』就很大,所以它是形容大力,表这个意思,大力。可是它表法真正的意思是讲心地,是说这个,而不是指我们地表,不是指这个,是指心地;佛家特别是大乘法,常说的心地法门。什么力量才能够动地?我们以世间比喻来说,现代人自从发现地里面含藏许多宝贵的资源,用尽方法去挖掘、去开采,这就是动地。把这些资源开采出来,再加以提炼,就变成我们日常的日用品。贵重的金属像金矿、银矿,我们佛家讲的七宝。在日用品里面,特别是能源,我们常讲的石油,带动整个社会繁荣进步,所有一切机器几乎都是靠能源来推动的。大家把这个看得很重,拼命的在争夺,造成世界的纷争,造成许许多多的灾难。

这个地方讲动地力,如何开发我们心地里面的宝藏?佛告诉我们,我们心地有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再告诉诸位同修,心地含藏无量的宝藏、无量的财富,你永远受用不尽。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毗卢遮那佛的华藏世界,古人曾经说「不读《华严》,不知道佛家的富贵」,人间帝王没有法子相比,小巫见大巫;大梵天王要跟佛来相比,大概就是经上的比喻,乞丐跟帝王相比一样。诸位在《无量寿经》上读过,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富贵,跟毗卢遮那佛没有两样。他们这些富贵从哪里来的?他没有做生意赚来的,没有。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不是从外来的,他有动地力开发出心地的宝藏,让他在物质生活里面,达到究竟圆满无比的美妙,不是世间人能想像得出来的,无法想像。佛虽然是很会说话,佛的言语具足无碍的辩才,佛给我们介绍,我们还是体会不到。一定要到极乐世界去逛一趟,亲自看看你才明了,说不出的。我们要懂得怎样效法诸佛菩萨,开发我们自性的宝藏。大乘经里面,说实在话就是教我们这桩事情。

我们归结大乘的总纲领,就是三无漏学:戒定慧。戒是什么?方法。世尊提供我们许多的方法,这些方法你要能认识,你要能体会,要会用。所以我们看到「戒」,不要想到五戒、十戒、菩萨戒、比丘戒,你把那个戒看得太窄小了。三学里面讲的戒,就是世尊四十九年一切教诫,他教导我们的。这里面有理论、有方法、有境界;理论我们要明白、要觉悟,方法我们要遵守,境界我们要懂得,这都是属於戒学里头。依教奉行你就能得定,定是什么?定是万缘放下,就是《无量寿经》经题里面讲的清净、平等。你的戒学功夫得力了,心清净,清净一定得平等,平等是定,清净、平等心里面决定生智慧。所以,我们的智慧不能现前,智慧才是目的、才是宝藏,是我们希求的。换句话说,戒定都是手段,都是此地讲的动地力,手段,用这个手段开发自性宝藏,头一个是般若智慧,智慧现前,无事不办,自性里面无量的德能都现前。这是佛家的教学,佛家教学终极的目标,这是一般的讲法。

如何落实在我们生活里面?最好莫过於《观无量寿佛经》讲的「净业三福」,落实在我们生活上,一定要去做,认真去做。从「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从这里做起,这是戒学的落实,你要真做。父母不在了,父母不在身边,你要是真想这一生当中作佛,孝养父母就不是指你家里面的父母。哪里的父母?一切众生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换句话说,孝敬一切众生。一切众生是我们过去父母,孝养父母;一切众生就是未来的诸佛,奉事师长,我们的师长是诸佛如来。你这个观念有没有转过来?你有没有把一切众生看作是自己的父母、是未来的诸佛?我对他要孝养、要奉事,这是动地力,这个力量开发你心地的宝藏。你这个念头生不起来,你自性里头虽然含藏无尽的般若智慧、无尽的宝藏,没得用处,你现在一样都得不到,还要过苦日子。这一点非常要紧,绝对不是儿戏,希望我们同修要认真看待这个问题,要真正把我们的念头转过来。别人转不转,不关我的事情,与我不相干。我自己要成无上道,我自己要在这一生当中圆满成就,非从这里做起不可,这是第一步,然后讲六度、十愿那是其次的,这是第一步。佛给我们讲的话是真话,不是假话,不是很勉强的我一定要这样子看法,要把众生当作是我的父母、当作是诸佛如来。当作不行,差远了,你还是隔一层;换句话说,你的功夫还是不得力。就是!绝对不是当是,就是!是真的。我们学佛的人都能肯定,都有这个认知,我们承认有六道轮回,一个人决定有过去世,过去还有过去世,过去无始,我们跟这一切众生哪能说没有关系?没有缘你不会相识,没有缘就不可能聚集在一起。既然相识,既然相聚在一起,这就有缘。什么缘?必定是过去亲属的关系,父母、兄弟姐妹这种关系。现在一轮回,一转世,一投胎,不认识了。如果你有天眼,你有宿命通,你就都知道了。佛的六通、三明到究竟圆满的地步,所以佛看得清清楚楚,告诉我们事实真相,真相如是;确确实实是父母、是诸佛。你怎么敢怠慢?怎么敢不恭敬?怎么敢不关怀、不爱护?

佛教给我们修行下手处,这个意思深,太深太深了。从这个地方打下坚固的基础,后面九句轻而易举你就做到了。后面几句是「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一般人觉得很困难,困难在哪里?你前面这个基础没有,你觉得做起来很难,如果前面基础奠定,哪有难事?自自然然你就做到,轻而易举就成就。再往后,「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小乘的善具足;再往后去,「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大乘菩萨善也具足了。三福十一句是动地力,开发我们的心地,以这个心态来学佛,以这个心态来修学大乘,哪有不成就的道理?实实在在讲哪有什么难处?没有难处。你说我业障重,业障重也会消掉,念头一转业障就消掉。你生生世世有冤亲债主,今天你把你的冤亲债主当作父母看、当作佛看,冤亲债主也欢喜,算了!不麻烦了,所以冤亲债主一笔勾消。诸佛如来护念你,龙天善神帮助你,你的菩提道中一帆风顺。凡是遇到障碍,你没有这个基础,你就障碍重重,你障碍太多太多了。希望诸位多想想,认真去体会,想想有没有道理,我们应不应该从这里下手。再仔细去思惟观察,我们这样做会得什么样的效果,这一来你的信心就具足,你才能够断疑生信,我一定要这么做。末后这一尊:

【摄伏恶众紧那罗王。】

在弘法利生的过程当中,常言说得好,「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世尊在楞严会上告诉我们,《楞严》末后第九卷的下半部一直到第十卷,有一卷半的经文,相当长,《楞严》总共十卷,给我们说明五十种阴魔,这就此地讲的恶众。魔从哪里生的?从五阴生的。五阴是色受想行识,每一种里面说十种,总共就五十种。为什么称它阴魔?五阴,从五阴生的。然后你才晓得妖魔鬼怪从哪里来的?从五阴生的。怎样把这些魔王消除?观音菩萨在《心经》里面讲得很好,「照见五蕴皆空」,这五十种阴魔就都没有了。你用什么照见?智慧,真实智慧。《无量寿经》上教我们「住真实慧」,我们现在还没念到,住真实慧就是照见五蕴皆空,魔不但不扰乱,魔就没有了。我们今天还会受妖魔鬼怪扰乱,原因在哪里?没有智慧,魔不怕你。不但没有智慧,连福德都没有,福也没有,你怎么能脱离妖魔鬼怪?你有智慧、有福德,妖魔鬼怪也尊敬你,也不敢为难你。没有智慧、没有福德,这些妖魔鬼怪都是过去生中的冤家债主。我们跟多少众生结怨!你一生当中,我们没有学佛,没有学佛吃肉、杀生,你跟这些众生结多少冤仇。冤有头,债有主,你能逃得掉吗?今天这些冤亲债主还没找到身上来,什么原因?自己还有一点福报。你的福要是享完,冤亲债主就现前。这个现前,两种现象,一种是多病,多灾多病,做什么事情都不顺心、都不如意,妖魔鬼怪、无形的东西在你身边给你障碍;另外一种,在你临命终的时候,这些冤亲债主变现成你的家亲眷属来诱惑你,你很容易跟他去了,去了之后他就跟你算帐。这个事情《地藏菩萨本愿经》里面讲得很清楚,说明临命终的时候,亡人见到的家亲眷属不是真的,是假的。这些道理我们要晓得,事实真相要了解,然后你才有智慧,有善巧方便。

『摄』是摄受,『伏』是降伏,不但能够降伏恶众,你能够摄受恶众。为什么能够摄受恶众?恶众也有好的一面。你能够舍弃他恶的那一面,去想他好的那一面,你就会提他一把了。你看到这些作恶的众生,他要堕三恶道,他要堕地狱,但是他一口气还没断,这个时候好救。虽然跟自己是冤家、是仇人,我们也不能看到冤仇堕三途。世间凡人看到冤家仇人堕地狱,鼓掌欢喜,堕得好!还要咒他几句。想想看,慈悲心到哪里去了?慈悲心没有了。真有慈悲心还是要拉他一把,还是要帮助他,只要他肯接受。所以这里头困难,困难是他不肯接受。你好意,因为你是他的仇人;他教我的,不怀好意,那就没法子,他不能接受。他真正肯接受的话,都能得度。就怕的是他提防你,你的好言好语,他都把你认为你不怀好意,因为你跟他有冤仇,他时时刻刻提防著你会报复他。所以对於这些人,接触的时候要和颜爱语,要懂得他的心理,用什么方式他能够接受,他能够回头,让他明了所造的恶业必堕恶报,劝他回头,这叫行菩萨道。这些人真的是要帮助他,而且还要赶快帮助他。特别是学佛的人,学佛的人因为嫉妒、因为欲望、因为权利,往往做了很多恶事,破坏三宝的事情,障碍三宝的事情,往往有之,这些罪业统统堕落得很重。

过去我们在此地曾经讲过《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经文一开端,世尊就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真的,不是编出来的。这都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有两个人破坏法师讲经。有两个比丘常常讲经说法,当然他的听众很多,法缘很殊胜。惹起另外两个人嫉妒,所以在群众当中造谣生事,毁谤法师,破坏大众对法师的信心。造这样的罪业,经上佛给我们讲,他堕地狱。堕地狱时间多长?以我们人间时间来算,一千八百万年;人间的时间来算,一千八百万年。地狱里面的时间那就不得了,地狱是度日如年,地狱是论劫数算的。六道里面,诸位一定要懂得,现在讲话的时候大家比较容易领会到,时差。我们地球上有时差,我们跟饿鬼道也有时差,跟地狱道也有时差。这个时差很大,他在地狱里面确确实实经过无量劫,在我们人间也许只有几年,所以时不是真实法。《华严经》上讲,一刹那可以展开为无量劫,无量劫可以缩成一刹那。所以他在地狱里面受罪无量劫是真的,不是假的。这么长的时间,为了嫉妒变成瞋恚造的业,受这样的果报,你说多可怕。一切罪业当中,毁谤三宝的业最重。

实在讲在那个时代没有这些科学工具,他造这个业堕地狱这么长的时间,我们想想看那还是短的。现在这个时代要造作罪业,果报那就不得了。如果今天毁谤三宝,是自己愚痴无知,谤佛、谤法、谤僧,你干这种事情,无论你是什么样的动机,如果你今天写成文字;古时候你要是写成文字,你不能够出版,为什么?出版要经过国家审定,你没有办法流通。现在民主自由开放,你只要有钱可以大量印,你可以做成录音带、录影带,做成CD大量流通。那个麻烦可大了,你堕阿鼻地狱什么时候能出来?你那个罪要受满,而且这个世间你的影响力完全消失了,你才能出来。换句话说,你毁谤三宝如果是书、文字,还有一篇在这个世间,你就不能离地狱,你说这多可怕!你要是讲录音带、录影带,还有一片在这个世间,你也出不了地狱,麻烦大!还有好奇的人,他把你收藏起来,糟糕!这麻烦大了。收藏它不销毁,就让你永远在地狱受罪。所以从前说话,那时候影响人少,面不广,《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里面果报都那么样惨了。所以今天造同样的果报,如果有书、有文字、有这些音声传流在这个世间,麻烦可大了,永远不能脱离阿鼻地狱。这是我们一定要晓得的。

这个救,的确是很麻烦。有没有救?有,能救。必须是他自己,古时候有例子,以前我毁谤,现在我忏悔、我忏罪,忏罪之后我再赞叹,这样行。像过去世亲菩萨,世亲菩萨学小乘,为小乘法造五百部论,毁谤大乘。以后他哥哥救了他,哥哥是无著菩萨,帮助他慢慢的了解大乘、认识大乘。之后,他后悔了,他知道他自己错了,他向佛求忏悔,他是真的下定决心。原先讲经说法造的口业,他准备把舌头割掉求忏悔。他哥哥知道了,哥哥劝他:不必割舌头,你从前用你的舌根毁谤大乘,你现在为什么不用你的舌根赞叹大乘?那个念头一转就行了。所以他就回过头来赞叹大乘法,也给大乘造五百部论,历史上称他作「千部论师」,人聪明绝顶。我们在《净土圣贤录》里面读到,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由此可知,造极重的罪业还是有救,必须要自己忏悔,别人救不了他。但是别人可以提醒他、劝告他,让他觉悟,让他回头;真正肯觉悟、肯回头,行!都能得度。如果是碍於面子,不好意思,那就完了,那就甘心堕阿鼻地狱去受罪了。这可不是开玩笑的,这一堕落无量劫,要比《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里面所讲的,那不晓得要增长多少倍,这是我们一定要清楚、要明了的。所以这一句里面意思非常好,「摄伏恶众」,我们对於作恶的众生,要怜悯他,要同情他,要帮助他,要诱导他回头,这才是个真正的菩萨。你说降伏他还不够,一定要摄受。在这里面看到菩萨真实慈悲,无尽的慈悲。请看末后的总结:

【如是等而为上首。其数无量。】

总结一定跟前面第一句标数辨类相应,与会的这个团体大众其数无量。所以我们读到这一句就晓得,这个法会超越时空。它的广,尽虚空遍法界;它的深,圆彻三际;过去无始,未来无终,全都在这一会当中。这一会就是佛家常讲的「横遍十方,竖穷三际」,一点都没错。这才是我们自己圆满的性德。末后这一句是赞德,赞叹他们的德行:

【皆勤精进观一切法。心恒快乐自在游戏。】

『勤』就是精进,『精进』就是勤的意思。『观一切法』,我们要在这个地方学习。我们今天犯的毛病是懈怠、懒散,难怪我们修行功夫不得力。人家勤奋、精进,一法都不放过。「一切法」里面,我们用现在大类来说,人、事、物就全包括,这是一切法。现在学术界里面分类:动物、植物、矿物,包括一切自然现象,这都是一切法。我们有没有认真仔细去观察一切法?怎么观法?我刚才提醒同修,观察一切法的正面,观察一切法的真善美。为什么?你才能得到下面的受用,『心恒快乐』,恒是永恒,佛常讲的常生欢喜心。可见得常生欢喜心,是观一切法的正面得来的。极恶的众生,对我们自己完全是敌意邪恶,来对我们自己,我们也要知道那个人的长处,也要晓得那个人的好处,这样才公平,你才没有敌意对他。他为什么以邪恶敌意对我?他迷惑、他愚痴,他被烦恼所盖。我们正要同情他都来不及了,怎么可以去恨他?所以应当要怜悯他,要原谅他,还要帮助他,我们心多快乐。

你要一听冤家债主来找麻烦,马上就头痛,烦恼就起来了;那我们跟他一样,我们被他度了,不是我度他,是他把我度了。我们学佛跟他就不一样,他以邪恶对我们,我们以欢喜对他,以真诚对他,你学佛就没有白学。他执著,我放下;他夺取,我忍让,跟法界一切众生决定没有冲突。这个道场你要,马上就给你,送给你。送给你,是不是没有了呢?不会,你命里有的终须有,命里没有的守也守不住。我这里送给你,那个地方道场又成就,自自然然成就,不必要自己去经营,命中所有的,操这种心干什么?刚才讲,一定充实自己内在的缘,内在的缘具足,外界感应太容易了。我们深深相信这个道理,了解事实真相,我们的心多开阔!佛法里面讲,「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你们这些法师天天常常念,你的心有没有包太虚、有没有量周沙界?天天念就天天想,慢慢就真做到了。那是真心、那是佛心,佛心量之大,没有人能跟他相比。

我们一定要把心量拓开,《华严经》是最好的拓开心量的一部教科书,《华严》读了,心量就大了。这里头句句经文都是与虚空法界相应,字字句句都是量周沙界,都是横遍十方、竖穷三际,确确实实如此。所以你得到法喜,你得到真正的快乐。你在十法界,在无尽时空之中,你随类化身,像《普门品》里面所说,应以什么身得度,你就现什么样的身,现身自在;应该给众生说什么法,你就给他说什么法,说法自在。你在十法界里所表现的是游戏,你就想想他这个人生多幸福、多美满。我们这是举一个例。佛菩萨应化在我们这个世间,跟我们人一样,但是不一样是人家自在快乐,人家常生欢喜心,我们得不到这个福分,我们是样样都有烦恼、都有拘束,烦恼盖覆住我们,我们的生活得不到自在,得不到快乐,日子过得很辛苦,前途茫茫,迷惑颠倒过这一辈子。谚语常讲「醉生梦死」,我们过这种日子,过得多辛苦,过得多可怜。这是我们为什么要学佛?我们学佛的目的何在?

学佛,找回自己真正的面目,把真我找回来,过佛菩萨的生活,也像佛菩萨一样,在这一生当中游戏自在。你要问行吗?决定行。佛家常讲「乘愿再来」,再来人,这些都是诸佛如来示现的再来人,法身大士示现的也是再来人。我们不是再来人,我们是生死凡夫;生死凡夫没错,只要念头一转过来,你就变成再来人。大乘佛法妙就妙在此地,把我们轮回心转变成菩萨心、菩提心,把我们日常生活轮回业转变成菩萨业,我们就成功了,就得大圆满。从哪里转起?刚才说过,一定把一切人事物都认定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你从这个地方转,换我们的思想,换我们的观念,确确实实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其他法门才好讲,这个观念不转,没有法子,你不得其门而入。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返回《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目录

生死书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