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0五五讲)  2003/5/16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055

诸位同学,请看经文第八段西北方,我们将经文念一遍:

【诸佛子,此娑婆世界西北方,次有世界,名为欢喜。如来於彼,或名妙华聚,或名栴檀盖,或名莲华藏,或名超越诸法,或名法宝,或名复出生,或名净妙盖,或名广大眼,或名有善法,或名专念法,或名网藏。】

末后总结的是:

【如是等百亿万种种名号,令诸众生,各别知见。】

这一段里头有十一个名号,清凉大师有注解,我们讲到的时候再说。世界名为『欢喜』,我们从名号上能感觉得到,这世界的居民、众生一定是福慧多,才能生欢喜心,有福有慧感得圣人应化在其中教化众生。这里面的道理我们应当都知道,福慧是能感,所以佛菩萨就有应。有慧,能信能解;有福,能行能证。所以真有福慧的人,不一定要发心去求佛菩萨,不一定。如果你没有遇到缘,你怎么知道有佛菩萨,你怎么知道这世间有圣人,你这个心,求圣贤教诲的心,没有这个缘生不起来。但是不要紧,只要具足福慧,佛菩萨知道。浅而言之,佛菩萨有他心通,佛菩萨有天眼、天耳、他心、宿命,所以一切众生无论在哪一道,点点滴滴佛菩萨没有不知道的。看到你的根性成熟,给你说正法,给你说真话,你能信、能解自然就来了,「佛氏门中,不舍一人」,所以这也是缘。一个人有福有慧那也是缘,这个缘能够感得佛菩萨住世,人多了就感得佛菩萨现身住世来教化。

欢喜世界,世间第一等的欢喜事,用佛法的话来讲,随顺性德,这是世间真正欢喜事,不生烦恼,不生妄想、执著,真欢喜。「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就是随顺法性。就事上来讲,亲近圣贤,接受圣贤人的教诲,人生第一桩乐事。如果你明白了,你觉悟了,你在这世间把万缘放下,一心求道,求圣贤之道。圣贤之道就是自性的性德,圣贤人已经明心见性了,他们的示现,他们的言说,皆是从自性当中流露出来的。所以言可以听,事可法(可以效法),点点滴滴,他是我们的模范,是我们的好样子,我们应当向他学习,肯定生欢喜心。这欢喜不是从外来的,欢喜也是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所以「不亦说乎」「说」是从自性里头流出来的快乐,不是从外头来的。

这地方的众生好教,我们看看如来的名号,名号就是教学的纲领。『如来於彼,或名妙华聚』,这是第一个名号。「华」在佛法里面表因,因行;「华聚」,这是表无量法门,一个法门就好像一朵花,无量的法门那就是大花园。这花不是普通的花,「妙华」,大乘教里头有一部经等同《华严》,那就是《妙法莲华经》,中国人喜欢简单,简称为《法华经》,名称是「妙法莲华」「法华」就妙了,这不是普通的华聚。普通的华聚世间也有,人间帝王都有御花园,大富长者、豪门贵族,家里面也有花园。诸位到江南去观光旅游的时候,江南的名园很多,都是过去大富长者他们所留下来的。那个里面是艺术、是文化,很值得欣赏,那是人间的华聚,可以带给你灵感。从前文人、词客欣赏这些名园,写出诗词文章,但是那个东西只能抒情,不能了生死,不能断烦恼,不能成佛道。「法华」就不然,这里讲的妙华。所以「妙华聚」表什么?表佛在那个地方示现,教化众生是大乘无量法门。我们看到世界名称叫欢喜,知道这世界众生善根深厚,福慧具足,所以佛在此地弘扬大乘一乘。

《妙法莲华经》是一乘经典,经上一开端就说「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一乘法在经典里面只有两部,《华严》《法华》,其他的经是大乘,这两部经叫一乘,一佛乘;另外一部《梵网经》也属於一乘。这在中国,中国祖师大德判教把这三部经判成一乘,其余的是大乘、是小乘。换句话说,天台家的说法,那些是佛的方便说。佛教化众生必须以方便引导他契入真实,一乘法是讲真实,诸法实相,如来果地上所证得的。一乘法教学的对象不是普通人,是法身菩萨,这在《华严经》上讲圆教初住以上,这是一乘法的当机者。像我们这些人,今天听这一部经、读这一部经能生欢喜心,好,难得!说明了你过去生中曾经听过这个经,读过这个经,这一生接触之后能生欢喜心。但是如果要想契入境界,在这些人里头必须要加一个条件,加个什么条件?大心凡夫。心量大也是《华严》的当机者。心量大从什么地方显示出?起心动念想众生,不想自己,这叫大心凡夫。想众生那个范围,想全世界的众生,至少要有这样的心量。中国古时候讲「志在天下」,不是在一个国家,现在人讲全世界,起心动念会想到全世界的众生,这叫大心凡夫。

念念是为全世界众生著想,这里头诸位一定要听清楚,全世界众生,我没有讲全世界人,这话要听清楚。人只是众生里头的一类,这世界这地球上,除了人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生物!人,今天讲人权,人有生存的权利。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你说哪一个生物没有生存的权利?统统都有!这样子维持了地球上的生态平衡,少一样都不行。现在科学发达了,许多人已经知道了,破坏自然生态的平衡,给我们带来了,现在人讲天然灾害,天然灾害又常常容易引发人为的灾害,天灾人祸统统都来了。应该怎么样应付?应该要恒顺众生。用现在人的话来讲,要随顺自然,那是最健康的。性德里面纯净纯善,儒家讲止於至善,那是性德,那就是自然。至善,善恶两边离开,能令一切众生各得其所。

现在有人讲「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这两句话说得有没有道理?实实在在讲,这两句话是似是而非,他只看到一面,没有看到第二面。像这杯子一样,你看这一面,这面凹进去的,翻过来凸出来的,只看一面容易产生错觉。凭著错觉有所作为,不免犯过失,这过失会招来灾难,那你要付出代价。「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佛没有讲这话,你们讲出来了,讲出来后面佛有话说了,「冤冤相报,没完没了」。佛经上讲的「人死为羊,羊死为人」,弱肉强食,人强羊弱,人杀这羊来吃,羊死了来世投胎做人,吃羊肉的人死了之后变成羊,来生他吃你。这一生你吃他,来生他吃你,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这个话四句才完整,只看上面两句,你只看到一半,后一半没看到。

今天美国有同学打电话给我,他们看到我最近在《华严经》里面,好几次讲到SARS这事情,他们今天也来问我,要我多讲一点。我说我讲的已经够多了,你们把最近十几次,都是在《名号品》里面讲的,多看看你就晓得了。我讲的总的原则,细菌是我们这世间一种生物,它也有权生存,你不能够杀它,你不能够说消灭掉它,这念头不可以,这念头不善。所以我前面曾经说过,西方科学家告诉我们物质不灭。细菌是个物质,不灭,你怎么能把它灭掉?你怎么能把它杀掉?现在科学家告诉我们,这SARS变种愈变愈毒,好像已经有十二次的变种,这时间并不长。从最初在中国广东发现,到现在有十二次的变种,为什么会愈变愈毒?其实它本来并不带毒的,这细菌本来不毒,而是人的那个毒的意念给它,它反应出来这就是毒。最初那个毒并不很严重,然后你看看世间多少人现在要跟它战斗,要把它消灭,要把它杀死。你们想想这些念头、这些语言、这些文字,日本科学家在那个水的实验里面就得到了答案,这意念不好。这意念给物质,它是个物质,细菌是个物质,你给它,它的反应就像水这结晶一样,非常难看,非常丑陋。我们这毒的念头给它,就加深它的毒素,它就变得更毒,这怎么能解决问题?

得SARS传染的人,应该以慈悲心、爱心把它的毒化掉,不要动恶的念头,不要有杀的念头,不要有消灭的念头,不要有战争的念头。我们要跟细菌和平共存,平等对待,和睦相处,这问题才能化解;不可以用恶的念头,恶的念头不得了。我们想想前几年也是瘟疫,但是不是发在人身上,发在动物,鸡,鸡里面发生瘟疫,把所有的鸡都杀掉,杀几百万只;猪得了瘟疫,把所有猪都杀掉;牛得了瘟疫,把所有的牛统统杀掉。好了,现在人得了瘟疫,要不要把所有的人都杀掉?你想想看,你所杀害的那个多少受冤枉的?鸡得瘟疫,到底有多少只鸡得了瘟疫,一杀杀几百万只,你说多少有冤枉的,冤冤相报,这不得了!现在瘟疫为什么这么多?为什么会流传那么广?杀业太重。

以中国而论,中国人口超过十三亿,得SARS病的人有多少?全国统计出来不到一万人。这一万个得SARS病的人,因这个病而死的有多少人?不足一千人,少之又少。你能不能把十三亿人就像杀猪、杀鸡一样的全部消灭?这是错误观念导致。用这样狠毒的心,这毒心就是感染外面的毒素,所以佛讲这毒从哪里来?从我们自己内心贪瞋痴三毒。内里面把三毒消灭掉,外面就不会有感应了。所以人心要真诚、要清净、要慈悲,真诚清净慈悲心对一切万物,一切万物回报的也是真诚清净慈悲。在从前这是圣人所说的,现在科学家给我们做出证明,而且劝导我们,要有善心,要有爱心,要有感恩的心。对於大自然常常要有感谢,它给我们这么好的生活环境,念头一转外面所有一切的毒都化解了。就跟那个水结晶一样,随著人的念头在变,细菌又何尝不如此随著人的念头在变?心地要慈悲,这慈悲对一切众生包括细菌,它也是生物里头的一种,也是一个族群。

佛在一乘、大乘里面,给我们讲许许多多宇宙人生的真相,佛学上的名词称为诸法实相。你要把宇宙人生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了,你跟佛菩萨就没有两样,你对於宇宙所有一切众生一片慈悲,平等的慈悲,那个世界就是华藏世界,就是极乐世界。一切灾难的名称都没听说过,哪有事实?为什么?所有一切的生物群类,统统被爱心、慈悲心转变过来了,慈爱遍虚空法界,清净遍虚空法界,和平遍虚空法界,诚恳感激遍虚空法界,「妙华聚」。我们必须要记住佛跟我们讲的话,「境随心转」,细菌是我们生活的境界,是我们生活环境里面的东西,它是随心转的,随自己的心。这世间人人都懂这道理,人人都发出善心,都发出善意,SARS这细菌立刻就转变了,它的毒素完全没有了,这细菌对人决定是有好处的。我们待它好,它回馈好;我们以恶念对它,它以恶毒对我们,用这办法两边都不利。以善心善意问题解决了,彼此都好,和平,友好,决定不能用一切不善的意念。所以我们相信圣贤的话,接受圣贤的教诲,我们就能过圣贤人清净自在快乐的生活。

第二个名号,『或名栴檀盖』。「栴檀」是树的名字,佛教里面、习俗里头有烧香,这些香料里面栴檀香是第一个名贵的,我们一般俗称之为檀香。「盖」就是香烟缭绕形成的盖,你看在香赞里面,香云盖,「栴檀盖」就是香云盖。香代表善行,善心善行。就佛事来讲,它代表的是戒香。人能持戒,严持戒律,他的心行善良。佛经上面常说禅是佛心,教是佛言,戒是佛身,这是把整个佛法都包括了;用心用言用身,身是身行。从这地方我们明了,佛法是实用的学说,它不是玄学,它不是与我们日常生活不相关,它与我们的身口意息息相关。你要真正明白了,释迦如来他就代表了,释迦如来的心,禅心;释迦如来的语,经教;释迦牟尼佛的行,戒律。离开心、语、行没有佛法,佛法就在我们这一身,所以佛常常教我们要为人演说。你想想看,这一句话的嘱咐意思有多深,期望有多重,我们能不能体会到?

禅是什么?你去念《六祖坛经》《六祖坛经》一打开,头一句话「大众总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你就晓得了。禅是什么?禅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多。这一句话是梵语,要是把它翻成中文,「摩诃」是大,「般若」是智慧,「波罗蜜多」是圆满,这印度文是倒装句,要是我们中国这语气来说,大圆满的智慧,这叫禅。禅不是禅定。禅心就是大圆满的智慧,我们通常也可以把它加上一个究竟,究竟大圆满的智慧,这是佛心。我们的心要跟佛心一样,学佛;言就是经典,经是佛言;行为是戒律,这就是三藏了,论藏是讲智慧,律藏是讲行为。所以三藏在哪里?三藏在你一身。你这形相就是经律论三藏,这是佛教给我们的为人演说。

所以我常讲,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能不能给社会大众做个好样子?不能够给大众做好样子,念头不能起,话不能说,事不能做,这就叫栴檀盖,香云盖,这是最普遍的。正规讲经,讲经的仪式先要唱香赞,我们现在讲经把这些仪式省略了。现在时代跟从前不一样,从前农业社会,生活没有现在这么紧张,大家非常悠闲,有的是时间,所以有很多仪式庄严道场,制造气氛。现在人进入高科技的时代,分秒必争,人的身心一天到晚都过著紧张的生活,所以现在忧郁症很多。现在有所谓心理医生,这从前没听说过的,这是现代所谓职业病,紧张过度。

我们就是用这佛门老的仪规,现在人不愿意欣赏,他也没这心情来欣赏。他是抽一点时间来,想听听你讲的是什么道理,对他有没有点启示,他来目的在此地,急著要知道,我们应当很快的就满足他,不要浪费时间,所以把这讲经的仪式省略掉了。跟现在一般学校上课一样,来了坐下来,坐下来上课就开始,这堂课上完了,大家就可以回家,散场,直截了当。可是从前庄严肃穆的仪式也有它的道理,在那个仪式里面让你起恭敬心,让你放下一切杂念,集中精神意志,万缘放下,一心来接受教诲,这岂不是印光大师讲的「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仪规有这好处。在听讲之前先要把心定下来,情绪稳定下来,专心一志你才真正能够契入,听了才有悟处。非常可惜,现在人不愿意接受,我们也只有在大的场合当中偶尔表演一下,一方面做个纪念,一方面让大家了解从前讲经是这么一套的规矩。不但佛教如此,哪个宗教没有仪式?宗教仪式什么意思?都相同,无非叫你进来从仪式当中收心,把你散乱心收回来,意思在此地。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请接著看第八段欢喜世界,如来名号第三句看起:

【或名莲华藏。】

这名号从比喻建立的,莲花在佛门里面用得很普遍,都是用它来表法。莲花除了这大家都知道的「出污泥而不染」,这意思大家都知道。「污泥」表六道,这是莲花池的池子底,底是污泥。这池子里面的「水」代表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十法界里面四圣法界;莲花开在水上面表一真法界。这意思很好,一真法界跟十法界没有离开,莲花并没有离开,根好像在六道,茎在四圣,花在一真法界,表这个意思。让我们学习佛法的人,身虽然在世间,在这六道轮回,我们的心要清净,不染六道,不但六道不染,十法界也不染,你才能够超越十法界,十法界是水面,生到一真法界,一真法界也没有离十法界。我们要去想想这意思。第二个表法的意思,莲花代表的是「因果同时」。花是因,莲子是果,这在其他的植物现象是因果不同时,花谢了之后才结成果实,唯有莲花是因果同时。莲花一生出来当中是莲蓬,旁边是花瓣,到莲花开的时候,这莲蓬里莲子已经长成;代表因中有果,果中有因,因果同时,因果不二。它表这么多意思在里头,所以佛常常用这来作代表,代表如来所说一切法清净不染,如来所说一切法都是因果同时,这同时就是表不二法门。

『藏』,含藏无量无边的德能,『莲华藏』表自性,自性含藏无量智慧、无量德能、无量相好。智慧、德能、相好,诸位想想看岂不就是戒定慧三学吗?三学的圆满成就,就是法身、般若、解脱,就是智慧、德能、相好。「莲华藏」统统包含了,用这名称,第一个是表如来果报上的圆满成就,因圆果满。其次是给众生的启示,要怎样学习?你要学佛,头一个要放下染污,像莲花一样,它不是开在泥土里面的;其次要放下分别,分别就好比清水;最后你才能花开在水上面,离妄想分别执著,这是莲花。我们学佛如果贪恋世间五欲六尘,你怎么能成功?世间五欲六尘好比污泥,你念念不舍,你花怎么能开得出来。所以这名号给众生的启示,教化众生远离一切烦恼染污,修学纯净纯善才能成就。总的来说,教导我们要放下一切烦恼习气,随顺佛陀教诲。我们看下面一个名号,第四:

【或名超越诸法。】

『诸法』是讲世出世间一切法。也许有同学说,超越世间法,当然的!怎么能超越佛法?真的超越佛法。你看《金刚经》上不是说吗?「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那个非法就是世间法,法就是佛法。佛法为什么要舍?佛法是因缘所生法,这要知道。佛的身相因缘所生,什么因缘?众生有感是缘,佛在没有成佛之前,行菩萨道的时候有愿那是因,都发了这个愿「众生无边誓愿度」,这是因;到众生有感,他立刻就要应化,去应显,那是果,所以佛法因缘生。

诸佛如来法身菩萨没有相,现的相缘生的,不能执著,也不能分别;分别执著那你完全就错了,一分别一执著立刻就变种,现在医学界里说变种,变得很快。我们眼前的境界是把一真法界变成这样子,谁变的?就是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变现出来的。没有妄想分别执著,我们眼前的境界是华藏,是极乐。那是什么回事情?唯心所现,唯心所现的是一真。唯识所变的,那就是变种了。大别来说,说十法界,这是大的讲;细分无量无边的法界,每个人的法界都不一样。

譬如我们今天生在这地球上,有什么人知道?我们六根接触这些六尘境界,到底是一回什么事情?实在说,只有佛讲得清楚、讲得明白。佛跟我们讲,变现出来的境界有同分,有别业。这个境界,妄见。妄是什么?识。妄识变现出来的。别业是个人的,个别的,跟别人不相干的,别业妄见;大家好像统统看到都一样的,叫同分妄见。这里头诸位一定要记住,同分就是我的妄见跟你的妄见非常接近,好像是相同的,还是个人变个人的,绝对不是说你变给我看,我变给你看,不是的,个人是个人的。别业是个人的,别人不知道;同分的时候,别人也知道,但是他知道,他知道是他的那一分。这就说明了整个宇宙,识变的境界里头决定不可能有两个相同的。为什么?你的妄想分别执著跟别人的妄想分别执著不一样。纵然同样分别执著一桩事情,程度有浅深广狭不相同,变现出来的境界很相似,仔细观察还是不一样。如来果地超越诸法了,怎么超越诸法?他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了,没有妄想分别执著,他的境界是一真法界,纯真无妄,这才超越。虽然超越,他又不离世间,这才叫真实法,世间跟出世间是一不是二。

你把世间跟出世间分成二法,二法就错了,六祖大师说「二法不是佛法」。所以你一定要懂得世间跟出世间不二,差别在哪里?在觉跟迷,觉了一切法哪一法不是佛法,迷了哪一法是佛法,这比前面意思深了一层。更深一层,跟诸位说,迷悟不二。你要说迷说悟,迷悟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迷悟不二。愈说愈深,你看看你能够解释到哪一个层次,这就是每一段总结里面讲的「令诸众生,各别知见」。我们每个人的知见不一样,有人体会的很深,有人完全不懂,不知道你在说些什么,有人能够体会少分,这就超越了。总而言之,离念就超越了,有念没有法子。离念是离什么?离妄想分别执著。

大乘教里面常讲的起心动念分别执著;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这离了,不容易!为什么?微细的念头自己不知道。凡夫常说的粗心大意,粗心大意你只能够觉察到粗念,细念觉察不到,微细念头更不知道了。心地清净的人,妄想分别少的人,他能够觉察到细念,微细念他觉察不到。梦中境界微细念变的,极其微细的念头梦中也觉察不到,定中境界能知道,定功愈深,你就能够见到愈微细的东西,这念头。八地菩萨能见到阿赖耶的三细相,最微细了。他要不见他怎么能断?你要想断,你一定先见到它。其实这断不是真的断,是转变而已,世出世间一切法只有转变没有生灭,这道理要懂。

生灭是方便语不是真实的,譬如善恶的转变,善变成恶,善没有了,善灭了,恶生了;恶又转变成善,恶灭了,善生了。它为什么会转变?佛在经上讲的境随心转。能转的是我们的念头,我们一念善无有一法不善,我们一念恶无有一法不恶,我们一念清净无有一法不清净,境随心转。连看相算命看风水的人都说,都常讲「相随心转」,风水当中讲「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这些话都是事实真相。有福的人住在那个地方,把这环境统统转变成福德,福人就居福地了。福地里面所住的都是有福的人,没有福的人他在这地方住不住,自自然然他会搬走。为什么?这是福地。这里头的意思很深,宗门大德说「你会么?」如果我们这世界也像欢喜世界一样,有智慧的人多,有福报的人多,这世界上不善的人他就要移民,他到别的世界去了。为什么?这里是福地,一定要有福的人、有智的人,他才能住在此地。没有福没有智,他要移民到另外没有智没有福的那个世界去。

过去我住在美国,我看到美国的社区我很感慨,人都好面子,古今中外很少有例外的,住在这地区代表他的身分。我在达拉斯住的那个社区,那个社区的居民收入大概不超过两千块钱,是这样一个住宅区。如果这里面有人,他工作收入增加,他升级了,一个月可以赚三千块钱,他很快就搬家搬走了。搬到哪里去?搬到房子地是值三千块钱地方,他搬到那边去,表示他的身分提升了。如果他的收入一个月能收五千块,他一定搬到五千块的那个社区。你们想想这是事实,他跟我们中国人想的不一样。我们中国人讲老家,选择一个地方的时候绝不轻易搬家的,所以住在那个地方一住就几百年,多少代,外国人没这观念。

中国人譬如我们住在两千块的那个社区,生活程度低,你赚的钱多,你过这样水平的生活,你有多的积蓄,你说你人多快乐。西方人对於这积蓄储蓄没这观念,他有多少花多少,所以他需要很勤苦的工作,他没有工作他就没有收入。中国人懂得储蓄,没有工作的时候,他生活也很快乐,他有储蓄。当然国家制度也不一样,美国的制度,你不需要储蓄,你老的时候国家养你。中国社会不一样,国家不养你,你要没有储蓄,那你老的时候很辛苦,所以每个人懂得储蓄。尤其是现代的社会,现代的社会一般儿女孝顺还养老人的这观念愈来愈淡薄。换句话说,年岁大的时候不能不替自己晚年著想,必须要有点储蓄,晚年退休之后日子怎么过?这就是东西方文化不相同。

但是现在这文化密切的交流,我们观念逐渐逐渐接受不同的文化,融入不同的文化。这里头有好处,「舍人之短,取人之长」,就会产生一个新的文化,这新的文化一定带给我们幸福美满。这里关键是我们有智慧知道取舍,知道取舍这在文化上讲你就超越了,你采取各个不同文化的长处,舍弃他们的短处,你就超越他们了。无论用在哪一方面,记住古大德原则性的教诲,「舍短取长,舍恶取善,舍染取净,舍妄取真」,你不就统统都会了!这就真的超越了。第五个名号:

【或名法宝。】

这名号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那就是真实的认知什么是『宝』?『法』是宝。你才能真正从心地里面,放下物质世界里头希有的物质。希有物质都被人看成宝物,这种宝物佛在经上常常讲,常常用比喻来说,说得非常非常之多,加深我们的印象,希望我们时时刻刻都能够记住,都能够提起,不要把物质看重。佛常讲大千世界七宝布施比不上为人说四句偈,说四句偈是法。这些话佛在一生教学当中,这四十九年不晓得重复多少个千万遍。为什么?佛很清楚,我们众生迷恋世间的宝物,贪爱世间的宝物。

佛特别提醒我们,这东西只能够丰富你的物质生活,不能解决你的问题。物质生活过得太好,只有弊没有利。弊是什么?对这世间留恋,不想离开这世间,这是大毛病!不想离开这世间,生生世世你要搞轮回!你不愿意离开这世间,肯定你在三恶道的时间长,你在三善道的时间短。还有什么事情比这弊病更大的?跟你说找不到了。所以释迦牟尼佛示现在世间,不过富裕的物质生活,他自己做出榜样来给我们看。物质生活清苦一点好,对这世间没有留恋,常常有出离心,你就很可能遇到好的缘分,这一生永远脱离六道轮回了。还有哪一桩事情比这好的,好事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生天不能解决问题,别说生欲界天,生色界天、无色界天也没法子,都不是妥善的办法,不是永远解决问题。真正帮助你永远解决问题,你要认识「法宝」。法宝,多!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讲了四十九年,诸菩萨、声闻、缘觉还有世间各个宗教里面的圣贤;除这之外,还有十方三世无量无边的诸佛菩萨,无量无尽无数世出世间的圣贤,你才晓得法宝有多少。四弘誓愿里面讲「法门无量誓愿学」,那是法宝,真的无量无边无数无尽。你学习的成功失败,关键总在一个「缘」字。善导大师说得好,「总在遇缘不同」,缘里面最重要的善知识。《华严经》五十三参里面讲的善友,在我们一般人说,帮助你认识法宝的人,帮助你学习法宝的人,这是善友善知识。我们中国人讲的是老师、同学,师友,这是你修学成败最重要的一个因缘。

你在一生你遇不到好的师友,法宝在你面前你遇到了,我们讲的你遇到佛法了,你也走进佛门,你也遇到经教,也遇到佛菩萨形像,没有人指点你,没有人教导你,不容易成就,太难太难了!除非只有一个法门,特别法门,念佛求生净土,你没有遇到真善知识,你遇到这法门,自己修学能成功。成功的关键是在你真正能放得下身心世界,你真正能放得下,你念佛能往生;如果放不下,这一生还是去不成。这常说的跟阿弥陀佛结个善缘,总得等来生后世再遇到这法门。能不能往生?还是一句老话,看你放得下放不下,什么时候能放下,什么时候就往生了。放不下的人念佛不能往生,念得再好都不行。

一切放得下,你要想真正做到放下,你就别跟自己找麻烦,什么麻烦?积蓄。佛在经上讲得很好,「积财丧道」,为什么?你有任何的积蓄,不但是财,有人喜欢宝,喜欢玩古董的,喜欢玩珠宝的,甚至於喜欢艺术,喜欢收藏书画的。总而言之,你只要有嗜好、有爱好,你的麻烦就大了,你很难放下了。你常常想著这些东西,有缘你拼命的收集收藏,这东西麻烦大!年岁老了还要想,我这些东西以后怎么办,你那个心完全念著这个,把佛号、把极乐世界依正庄严自自然然就冲淡了,你的念头就不能集中,一心称念,你是多心不是一心,你怎么能成功?所以要成功,什么都不能积蓄,现在就放下了,不是等死了再放下。死到临头的时候迟了,还是放不下,那一放不下随业流转,麻烦,非常麻烦!

出家人我们的确也看了不少,听说的更多,辛辛苦苦募化钱财建个道场,有了道场之后,念念不忘庄严道场,具足庄严贪恋这道场,怎么能放下?死了以后五戒十善没修好,不能得人身,也没有什么大的恶,非常贪恋这道场,舍不得离开,那只有变畜生。道场里头有畜生,他还是在这道场,我们晓得道场一般老鼠最多了,蟑螂最多了,蚊虫蚂蚁最多了,他就投这身。什么时候他能够放下,他才能够离开畜生身转生人道,麻烦透了!所以要搞这些干什么?何必要建那些富丽堂皇的宫殿。你看古大德在山上修行,搭个茅蓬,足以遮蔽风雨够了。你到他茅蓬里去的时候,除了简简单单供个佛像之外,什么装饰都没有,他心清净,他没有染著。

我一生不收集这些字画、古董、艺术品,我一样都没有。人家送我我也不要,为什么?麻烦!我要不好好的保存对不起他,好好的保存我有负担。所以我不是退还给他,马上转手送给别人,因为有很多道场他们要。要知道,要认识清楚,这些东西对我们没好处,好处只有法宝。法宝也不能贪恋,我们要藉著法宝真正得到佛法,这就对了,不能够守住法宝,我们自己要通过这个法宝真正证得佛法,这就对了。现在时间到了。


返回《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目录

生死书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