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三二0讲) 2004/10/1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320

诸位同学,请看「菩萨问明品」,我们从第五释文看起,我们把经文念一遍:

【佛子,心性是一,云何见有种种差别,所谓往善趣恶趣,诸根满缺,受生同异,端正丑陋,苦乐不同。】

到这个地方是一段。在前一堂,我们讲到别报里面『往善趣恶趣』,这是唯识里所讲的引业跟满业。实在说,一切众生无始劫以来,沦落到六道轮回,要想超越六道确实是非常困难。难在哪里?难在我们对宇宙之间的真相完全无知,对於六道里面的理事因果,虽然也有听说,总是半信半疑,造成我们出离六道严重的障碍。这种疑虑随著死生流转愈来愈深,迷得愈来愈深,疑惑愈来愈深,纵然遇到圣贤,佛菩萨、觉悟的人来告诉我们,我们也很难接受。纵然表面上接受了,实际上这个无始劫以来的习性、习气没有办法放下,於是生生世世依然是随业所转,苦不堪言。

娑婆这个名词是梵语音译的,意思就是「堪忍」,这个世界真苦,你在这个世界生活还真能忍受,娑婆是这个意思。这个事实真相我们必需细心冷静的去观察,你就能看到,就在眼前,就在周边,再仔细去观察,自己也在其中。如果不觉,说实在的话你观察不出来,你要是真正稍许有一点觉悟,慢慢就明白。果然明白,你就不愿意再在这个世间住下去,那怎样?求出离的心就真诚恳切。我想离开这个世界,就像《观无量寿经》韦提希夫人一样。这个世界太苦,她找到释迦牟尼佛,向释迦牟尼佛请教,有没有好的佛国土我们可以去往生?释迦牟尼佛非常慈悲,把十方佛刹用佛的神力显现在她的面前,让她自己去看,自己去选择。她也真不容易,看了之后,她选择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她说这个地方好,这个地方的人没有苦,不受一切折磨,向世尊请求怎样往生,这是《观经》发起的因缘。觉悟了,韦提希夫人觉悟了,我们现在在这里吃苦,不觉悟,不知道这个世间苦。

所以,人遇到挫折,遇到逆境,遇到人折磨你,并不是一件坏事。那时候提婆达多如果不挑唆阿闍世王,阿闍世王是韦提希夫人的儿子,用现在的话来说搞政变。把他父亲害死,他继承了王位,把他母亲幽禁,行动自由都没有,所以夫人感到苦,才求脱离娑婆世界。想想以后往生了,连她的宫女统统都念佛往生,多么殊胜!所以,阿闍世王的政变,你说是好事还是坏事?在世间法说,这是很恶的事情,大不孝!杀父害母。从果报上来说,他做了一桩大好事情,让他母亲真正觉悟,超越六道轮回,往生极乐世界作佛去了。善恶没有标准!这个道理要懂,完全看你自己怎样转境界,你用智慧、用觉心来转,那就是古大德所说的,「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我续了两句,「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看你怎么转!

《楞严经》上讲得很好,「若能转物,则同如来」。什么人能转物?圆教初住菩萨就能转物,所以江味农居士在《金刚经讲义》里面讲到诸佛如来,他那个诸佛如来就是用《华严经》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诸」,诸是多,诸佛就是讲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诸佛如来。我们凡人也能到这个境界吗?跟诸位说,能!凡人里面什么人能?觉性高的人,也能转物,清凉大师所说的大心凡夫。心量大,不记仇,顺境、善缘感恩学习,认真学习;逆境、恶缘不生瞋恚,没有报复。受尽折磨只想出离,这就是韦提希夫人,韦提希夫人是凡夫,没证果,能出离,你知道苦,想去了。

所以,西方极乐世界往生所需要的条件,三个字,「信、愿、行」,真信、切愿,对极乐世界没有怀疑。相信这个宇宙之中确确实实有极乐世界,就像我们娑婆世界一样,确实有,不是虚构的,真有,一点都不怀疑。第二,真正相信极乐世界有一尊阿弥陀佛,发四十八大愿,接引遍法界虚空界一切想生极乐世界的人。无论在哪个世界,无论在哪一道,只要你想去,阿弥陀佛都欢迎,临终时候一定来接引。第三个,决定相信自己能往生,这才叫做真信!你对自己怀疑,怕自己不能往生,这个麻烦大了,这个跟阿弥陀佛就产生了障碍。你要具足信心,真正发愿,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愿,我也发四十八愿,跟阿弥陀佛同心同愿。

在这个世间佛教导我们勤修三福,这是基础。三福第一个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具足众戒,我们对在家同修的要求是五戒,五戒都做到就具足;出家同修一定要学《沙弥律仪》,沙弥十戒二十四门威仪,你真正做到了,你是如来的出家弟子,非常重要!这都是往生必需要具备的条件。如果自己根利智深,再向上一著,能「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劝进行者就是教化众生。三福统统做到,条件统统具足,生实报土;能做到前面两条,生方便土;只能做到一条,这一条就是「孝亲尊师,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能够成就上品十善,生凡圣同居土,这是最低的条件。

所以,佛在《无量寿经》上跟我们讲,修行基本的条件,「善护三业」,不能够大意轻视。善护三业头一句,「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这些你要具足,要真做到。西方极乐世界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我们能够具足上品十善,善护三业是上品十善,凡圣同居土是决定得生,这个道理不能不懂!如果这一条做不到,后面全都没办法了。

我学佛五十三年了,出家四十六年,走了许许多多地方,看到这个社会愈来愈乱。宗教,不但是佛教,任何一个宗教,我看不出新的气象,我只看到逐渐逐渐在衰退的现象。什么原因造成的?我想了很长的时间,病根到底在哪里?为什么从前学佛的人能做到,现在做不到?从前读孔子书的人都能够守礼,现在为什么做不到?再看看其他宗教,也是一代不如一代,原因在哪里?我发现了,人权!现在这个世界讲人权,讲人权一定把古圣先贤教诲统统打倒,为什么?你侵犯我的人权。父母不能教儿女,你要管教儿女,你侵犯儿童人权,你要坐牢;老师不敢教学生,师父不敢教徒弟。现在果报现前了,什么样果报?社会乱了。

确实在古时候没有听说人权这两个字,长辈对晚辈管教都非常严厉。外国情形我不太清楚,中国我非常清楚,我们从小被管教就很严格,小朋友哪有什么权!而且在中国古时候,法律上有一条叫「亲权处分」,这一条取消,李老师告诉我,大概是在民国二十几年。因为亲权处分这个名词我小时候听说过,很多人不知道,应该是在民国二十年前后的样子被取消了。什么叫亲权处分?父母处分儿女,父母如果告儿女,「这个儿子不孝,请法官把他枪毙,把他杀头」,立刻就执行,不要请律师辩白,这叫亲权处分,最严重的。这是什么?你的父母都不要你,你还能在这个世间做人吗?没有反驳的。所以那时候的人,纵然不孝父母,还不敢不听父母的,表面还维持好。为什么?怕父母告状,他真的被杀头,没人救他。

至於小孩,体罚这是家常便饭,我们小时候天天挨打、罚跪,在学校念书被老师罚跪、打手心,是很普通的事情。小学的时候有,到初中的时候老师还有呵斥,高中时候就没有了。但是那时候还没有说人权,老师还是严格的管理学生,行深化教育,这是训导,深化训育。我们做学生的人得利益,感恩老师,不是老师这样严厉的教导,哪有我们今天,在这个社会上早就变坏了,所以对老师感恩。哪里像现在,现在人权端出来之后,佛菩萨、圣人都要退避三舍,小孩子行自由意志,他爱怎么做就怎么做。所以,儿子杀父母,兄弟相杀,夫妻相杀,现在在这个社会上不是新闻,天天都看到。

现在有许许多多人开始觉悟,怎么样拯救这个社会,想不出方法。我们学佛、学儒,真的是只学一点皮毛,这点皮毛跟这些国家领导人、教育界的这些领导人接触的时候,我把我从前所学的跟他们随便谈谈,他们都感觉得很惊讶,都感到很新奇,都很想来尝试,真能解决问题。你们现在所想的种种方式,制定成法律都不能解决问题。所以我说,佛教徒为什么十善五戒都做不到?读孔子书的为什么不能守礼?社会大众为什么不能守法?根本在哪里?根本在从小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古时候有,现在没有了。这个教育是什么?就是这几年有很多人在国内外提倡的《弟子规》

所以,我们在澳洲办的净宗学院,净宗学院里面头一门功课就是《弟子规》,必修课!这门功课分量不多,不是说要你能背、能讲,不是的。这是德行,是要你字字句句都要做到,都要能落实。你能把《弟子规》落实,学佛、持戒是轻而易举,一点都不难!你没有这个基础,所以你没办法,十善五戒都做不到,所以我们开这门课。我把我们学院的修学基础课程,《弟子规》《了凡四训》《太上感应篇》,做为必修的科目。佛经里面,选了《十善业道经》《阿难问事佛吉凶经》《沙弥律仪增注》,这是前面两年的课程。这两年你要是没有修好,修好的标准就是你有没有落实,你像不像古圣先贤的学生,像不像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如果说不像,就被淘汰掉,这两年就被淘汰掉。你真做得像,那两年进入正科班,正科班三年,修学净宗五经一论,三年学这些东西。

这三年你的成绩学得不错,可以往上升,成绩通过不了,再第二次淘汰。最后第三个阶段是研究班,四年,四年是一部经,一门深入。我希望同学们将来能做专家,不要做通家,一生精力攻一部经,你变成世界第一。学多、学杂了,你的精神、时间、精力都分散了,你不能达到最高峰,所以希望一门深入。每个人能精通一部经,我们知道《大藏经》里面也不过就是三千部经,如果有三千个人的话,那就是一部活《大藏经》,每个人精通一样,对全世界弘扬,还得了!现在我们用网际网路、用卫星电视,有这么多人在一起修学,好像大的丛林学院一样,就能担负起对全世界弘扬佛法,你想学哪部经这都有专家。不可以搞多,不可以搞杂,根在哪里?世出世间法的大根大本在《弟子规》,在《了凡四训》

《了凡四训》是教你深明因果,《弟子规》是做学生,弟子是学生。如果把它分开来讲,弟子,弟是晚辈,子是做儿女,我们做儿女、做晚辈的,应该要守的规矩,日常生活当中应当要能够做到的,比什么都重要。古时候,你不懂这个东西你不能做人,你在社会上无立足之地,人家瞧不起你。你不懂礼,你不懂规矩,不懂得处事待人接物,谁敢用你?谁敢接近你?所以,这门功课之重要性,现在逐渐逐渐有人觉悟了;但是不知道这门功课重要性的人太多太多了。

我上次离开澳洲之前,我访问坎培拉,在国会大厦,多元文化部的部长请我吃饭。吃饭当中他就谈到,他说澳洲现在的政策趋向於开放,往后十年,计画著引进外国的移民两千万人。澳洲现在人口是两千万,太少了,希望再移民两千万过来,大概将来总人数可以达到五千万,这是好事情。我听了笑笑,我说人口移这么多人来,跟原来居民增加一倍,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不同宗教的信仰,我就跟他说,这些人跟原居民的相处,怎么个相处法?我提出这个问题,他也感觉得很严重,他说确实这是个严肃的问题。我说我有个办法帮助你。他说你有什么办法?我说我们可以利用学校,大学、中学、小学,利用学校,学校在放假的期间,利用学校的设备,教室、这些老师,我们办短期讲习班。讲什么?就专门讲人与人怎样相处,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我们怎样来相处;和睦相处、平等对待、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助合作。我说开这个课程好吗?他说这个好!他说这个课程一开之后,将来这些年轻人,就是学校学生毕业,一定要参加这个班培训。为什么?他参加这个班培训,将来在外面,公司里面聘雇他,老板愿意。为什么?你学过这个课程,人与人怎么样相处,这是现在一般学校没有的课程,你懂得人与人之相处,老板欢喜,首先用你。

我给他出主意,你知道我骨子里面是什么东西?骨子里头就是《弟子规》,这个东西如果真正能够弘扬到全世界,落实,整个世界安定和平,非常可惜现在还有不少人不了解这门课程。我们协会,我们现在这个协会,将来也打算常常举办短期的讲座,开这门课程。这门课程的内容就是怎样与人相处,你在家里怎么样与你的父母相处,兄弟姊妹相处,邻里乡党相处;在学校怎样跟老师相处,怎样跟同学相处;在社会上怎样跟社会一般大众,就是你的领导相处,你的同事相处,你的属下相处,讲这些东西。这个东西搞好之后,中国古人讲「家和万事兴」,改良现在社会风气。这是圣贤教育,不是哪个人发明的,不是哪个人的学说,是大自然的法则。

所以,你的心善、行善,你就生到三善道,你的心不善,行不善,你就会到三恶道去。善恶的标准就是大自然的法则,大自然法则在中国古圣先贤所观察到的、所发现的,为我们说出,就是伦理道德。五伦是道,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是道,自然之道;各人能够遵守自然的规律,那就是德。所以,父慈子孝,君仁臣忠,这是德,在中国称之为五伦十义;十义是德,五伦是道。中国政府这些年提倡的以德治国,了不起!从这个地方能看到中国的前途有一线光明。怎样落实道德?从《弟子规》开始,如果不从《弟子规》开始,道德只是一个口号。

学佛,佛讲得很清楚,如果不从净业三福、十善业道、三皈五戒这里落实,学佛也是一个口号,有名无实,你要做到!儒家要不讲五常道德,儒也没有了,儒家就灭亡了。所以,根就在《弟子规》《弟子规》比什么都重要。那就是善恶的标准,绝对标准,你能够如教修行,你必定生三善道;你要是与它完全相违背,你必定生三恶道。所以,将来自己往哪一道去,你把《弟子规》展开来,自己冷静去反省一下,对照对照,你做到了多少,你就知道你会到哪一道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必去问人家,人家未必晓得,自己比什么都清楚,这是「往善趣恶趣」

接著下面,『诸根满缺』,这一句也跟诸位说过了。六根,六道里面的众生,六根有圆满、有缺陷,不一样,这些都与过去生中行业有关系。一切众生,不但是六道,九法界都不例外,必定带著多生多劫的习气。习气里面有善有恶,这些话不但东方圣人常说,二次大战那时候过世的美国预言家凯西,他也常讲。他说世间任何一个人在一生当中,决定没有突然发生的事情,决定没有一桩说是与前世没有关系的事情,没有。任何一桩事情与前世有关系,与后世有关系,这是他说的,他肯定因果,他承认轮回。但是他所讲的要跟佛经相比,差得太远了,佛经说得非常详细。

我们再往下面看,『受生同异』,清凉大师注解说,「於前满缺中,各生有同异,谓四生不同,胜劣处异」。四生,同学们都知道,胎卵湿化,在我们现前这个社会,我们能看到的有胎生的、卵生的、湿生的、化生的。湿生是受潮湿,在我们现在讲,都是属於低等的动物,高等的动物大概都是胎生、卵生。鱼多半是卵生,鸟也是卵生,兽是属於胎生,人是属於胎生,这是四生不同。四生不同都有业因,即使是极其微弱的昆虫,佛法里面常讲,像水上的蜉蝣,寿命很短,朝生暮死,它的生命只有几个小时。几个小时,要是看我们人能活几十年,岂不是就等於我们人看天人一样吗?我们人要跟忉利天来相比的话,真的就像蜉蝣一样。

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忉利天的一天是我们人间一百年,现在我们比较容易体会到,现在知道有时差。忉利天跟我们这个地面上的时差不一样,他那里的一天,我们地球上一百年。如果我们在地球上的众生,没有到六十岁就过世,忉利天人看起来,不就是朝生暮死吗?早晨看他出生,怎么到下午就没有了,不就这个样子!到夜摩天来看地球上人寿命,那就更短了。夜摩天的一天是我们人间的两百年,如果说是人不到五十岁就死了,在夜摩天看,就像我们现在看六个小时,寿命只有六个小时。愈往上面去,人的生命时间就愈短,愈不值钱,就像蜉蝣看我们人一样。

但是,天人也好,人道也好,畜生也好,蚊虫、蚂蚁、蜉蝣都好,到这个世间来投胎,不管寿命长短都是一生。畜生道愚痴,蚂蚁也是卵生的,有些小虫是化生的,寿命都不长,可是它很不容易脱离畜生身。为什么原因?它执著,这个要懂得,大乘法里面所说的,「一切法从心想生」。一只小蚂蚁,它就执著那个身、那个生活环境是它,死了之后它又投胎,还是蚂蚁,生生世世都是蚂蚁。什么时候能从蚂蚁身再跳出来?好难好难。佛经里面有个故事,释迦牟尼佛在只树给孤独园。只树给孤独园有一次有工程,地面上有个蚂蚁窝,佛看了笑笑,旁边这些弟子们看到:世尊,你为什么笑这些蚂蚁?佛就说,这蚂蚁愚痴,它们投胎投到这个蚂蚁身,在这个窝里面,七尊佛过去了,它还是蚂蚁身。释迦佛是第七尊佛,还没有离开蚂蚁身,你就晓得畜生道离开它这个业报不容易,愚痴!所以,佛这些开导,对我们警惕,希望我们不要堕三恶道!三恶道很容易进去,很不容易出来。胎卵湿化四生,得的身体大小不一样,聪明智慧不一样,寿命长短不一样,各个不相同。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我们接著看下面清凉大师的注解。「端正下(就是端正丑陋),於上同异生处,各貌有妍媸」。这就是容貌,容貌里面就包含著体质,也是说的六道四生各个不相同。无论是哪一道,我们细心去观察,有身体强壮的,有身体衰弱的,有寿命活得比较长的,有寿命很短的,甚至於被其他动物吃掉的,这些我们在「动物奇观」里面看到很多。我相信许许多多同学都有这个经验,六道,其他道我们暂时不谈,我们只谈我们的人道。人得到人身,容貌有端庄的、有丑陋的,每个人相貌不一样,身体健康状况不一样,生活环境状况不一样,这些都是属於满业。引业、满业都是属於定业,定业是过去世所修的善业、不善业,满业多半都是过去世修善积德,或者是作恶多端,带给你这一生的是属於满业。

相貌端庄从哪里来?慈悲心来的。相貌凶恶,一看就晓得,这个人杀气很重,人跟他接触的时候都感到恐怖。这是什么?瞋恚心重,容易发怒,容易伤害人。特别是心地清净,所谓烦恼轻,他的感应比别人要敏锐。不但人有这个感触,动物也不例外,你看看小动物,不能够轻视它,我们人往往以为动物无知,这大错特错。我们在古书里面,古人的笔记,像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容斋笔记》,许多古德笔记里面都记载著鸟兽懂得人的言语,知道人的祸福,吉凶祸福它们知道。它们有时候在一块聊天也在谈论,只是我们人不懂得鸟兽的语言,可是有少数有懂得的。

我们在佛门《高僧传》里面看到,这最熟悉的,安世高。安世高懂得鸟兽的语言,听几只鸟在树上在那里叫,他说它们在聊天,它们在高处看到远方有人来,在谈那个人。过一会儿果然从那个方向真的有两个人来了,鸟兽知道,不是不知道。这种懂得鸟兽语言的人,我最近还听说,没有认真去记他,听说最近也有人有这种能力,懂得鸟兽的语言。这现在属於叫特异功能,我们佛法一般讲神通,这是很小很小的。当然这个因缘也不是偶然的,大乘教里面常讲的无量因缘,他还没有丧失,所以这种能力还在。

天人能通,天人有五通,报得的;经典里面告诉我们,鬼道也有五通,也是属於报得的。人间有这个能力,有报得,报得很少,多半是修得的,修行人修得的。畜生道里头也有,报得的少,修得的多,所以畜生也能修得仙道。与善恶心行有关系!这个道理我们可以从相命,算命看相这些人里面能体会得到。你看看相算命常讲,相随心转,命随业转,有道理!相貌会不会变?会变,你的念头变了,相貌自然就变。譬如没有学佛之前,烦恼习气重,贪瞋痴慢样样具足,而且是严重的具足,所以相貌不善,人一看就知道。认真修行,修个三年、五年他就变了,三、五年不见,相貌变了,这正是佛在经教里常常跟我们讲相随心转。

你真修行,真有功夫,不必宣扬,都在你面孔上,都在你仪表当中。外面人一看,不论是行家,或者不是行家,都能看得出来,你的变化很大。变化不大,不容易看出来,变化很大是很容易看出来,你修学有没有功夫,有没有受用?这个受用最起码的我们一般人讲改变命运,如果你命运都不能改变,你学佛没有功夫,只可以说阿赖耶识里面种个佛的种子,这是真的。这个种子很可贵,但是在这一生当中你得不到受用,为什么?你没有栽培它,种子拿到手你要去栽培,你好好的栽培,它会生根,会发芽,会开花结果,你就有收获。佛的种子我们今天得到了,就要会种植、会培养它,我们自己真正得受用。所以说单单靠天天念经,形式上做的,这个不行,诚心诚意去做。

读经,古人常讲最重要的是随文入观。记住,随文入观不是打妄想,不是一面念一面打妄想,那一点用处都没有。观是什么?不用心意识叫观,也就是说读经决定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妄想,这就是观。观久了就得定,定久了就生智慧,生智慧,经教就通了。古大德教我们读经修学的方法,用读经也能够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你要会读,就是决定不能够夹杂妄想、分别、执著。我讲过多少次,读经从「如是我闻」念到「信受奉行」,不起一个杂念,恭恭敬敬的读是戒学;一心去读诵,不起分别,不起杂念,是定学;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没有念错字,没有念颠倒,慧学。所以,读经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圆满,三学都在其中。

只要天天读,为什么?自己业障太重,决不是一遍、两遍就大彻大悟,一遍、两遍大彻大悟,你是再来人,你不是凡夫。凡夫怎么样?凡夫,古人说过,「读书千遍,其义自见」,有道理。这部经你每天念一遍,一千遍三年,一天一次修行。当然选择的经典太短了不行,时间太短了,烦恼习气还没伏住,经念完了;要有相当分量的经典,也就是说你修学的时间有相当长的时间。所以,古人多半采取《法华经》,分量适中,《法华经》七卷,一天念一部,大概初念要八个小时,念熟了之后六个小时。每天修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一天修六个小时,三年不间断,人心定了,定了开智慧。定有浅深不相同,慧也有大小不一样,定功深智慧大,定功浅智慧小。总而言之,决定是定功是由浅而深,智慧是由小而大,这一定道理。你三年就看到成就,三十年不就大成了吗?一生当中决定不中断。所以,有人十年大彻大悟,有人二十年、三十年大彻大悟,都成功了。这时候把自己修行的功德回向净土,求生极乐世界,都是实报庄严土,真正不可思议。

不但相貌转变了,体质转变了,体质不衰老,中国人所谓的是老而不衰,年龄是大了,不衰。诸位听说新加坡有个许哲居士,今年一百零五岁,还到处跑。她一生可以说是修苦行,一直到现在还照顾二十多个老人,那些老人其实比她年轻多了,老人也不过就是七、八十岁的人,无依无靠,靠社会救济过日子。她来照顾,每天给他们送吃的、送穿的,问候他们,生病的时候带他们一起去看医生,照顾他们。照顾二十多个人,一天到晚忙得不亦乐乎,一百零五岁了。我认识她的时候是一百零一岁,她那年皈依的,皈依受了五戒,她三皈五戒十善真做到了。生活非常简单,非常清苦,身体那么好,这佛法里面讲的,身体好、健康长寿,无畏布施。这一生当中没有害一切众生的念头,没有害一切众生的行为,不杀生,慈心不杀,培养自己的慈悲心,怜悯、爱护一切众生。时时刻刻,有缘遇到了,苦难众生需要帮助的,你能够立刻伸出援手帮助他,果报是健康长寿,慈悲心改变你的容貌。

早年我在洛杉矶,洛杉矶还有个算命算得不错的,翁阳春居士,很多年我跟他没有讯息,没有消息,不知道是不是还住在洛杉矶。他在洛杉矶,大概中国人的团体都知道他,那是个传奇人物。他有个同学夏荆山老居士,跟我也非常熟悉,夏荆山跟我同年,上次我在北京遇到他。夏荆山居士学看风水,翁居士学算命,他们同一个老师,都学得不错,也都给我看过。从命相当中,我们肯定、我们相信相随心转,古德常讲,一个人四十岁之前,相貌大概受你前生行业变现的,体质也是如此。四十岁之后,你的身体健康、相貌要自己负责,为什么?这是后天的,四十岁以后是后天的,后天是这一生所造的。你这一生心地善良慈悲,多做好事,你四十岁之后的身体、相貌一定比以前要好,我们中国人讲晚年一定比年轻人要好。这些道理现在懂得的人不多,只有我们在讲席里头还常常提起,真有效!你们看看我这个样子,我后天是转过来的。

你们昨天看到智开法师,跟我同年,我们认识的时候四十几岁,闻名就更早,三十几岁我就知道他,他也知道我,就对我很多帮助。一九七七年我到香港讲经,我就拜访他,我们就认识。认识才知道是同年,也是个讲经的法师,很难得!现在在洛杉矶的印海法师,在纽约的浩霖法师,今天我们有从美国来的同修,你们要是见到的时候,替我向他们问好,都是同年,同年月份都比我小。一定要真干!依教奉行,你决定不吃亏。人生在世,中年以后最大的幸福就是健康,身体健康那是晚年第一福。你有钱、有地位,你身体不健康,需要人服侍照顾,那就很痛苦。所以,健康、长寿是第一个,长寿一定要健康,健康要长寿,这才是好事。

后面一句,『苦乐不同』,清凉大师注解下面说,上面是讲好丑,「各受有苦乐」,这是非常显然的。我们每个同学都有这个经验,周边环境这些人物、这些众生,再想想我们自己,在这一生当中所受的苦乐也不同。有智慧的人,觉悟的人,苦乐两边都舍弃,高人!这个不容易。大多数的世人总是希望离苦得乐,所以诸佛菩萨恒顺众生,随著众生的愿望。佛教人教什么?就教你离苦得乐,离苦得乐是果,果必有因,果上没有办法离开,因上有办法。因是什么?因是破迷开悟,苦从哪里来的?苦从迷惑来的,乐从哪里来的?乐从觉悟来的。所以,佛一生从事於教学工作,这点我们同学要特别重视,要认真去学习。

教学里头最重要的是叫你觉悟,佛法教学的内容,纲领只有三个,戒定慧。戒就是规矩,所谓是「不依规矩,不成方圆」,开始一定从规矩下手。为什么?人守规矩心是定的,不守规矩心是乱的,道理在此地。所以因戒得定,戒律、规矩是手段,不是目的,帮助你恢复清净心,清净心就是定。你要明白道理,了解真相,你对於圣贤教诲你就五体投地了,你自然就会认真学习。现在没有当一回事情,不认真学习,是对它了解不够,不知道这个东西好。你要晓得这个东西真好,对我们一生当中有这么大的利益,你不求它你还求什么?世间功名富贵不能跟它相比,功名富贵不能解决问题。你要问什么问题?最后的问题是死生的问题,世间功名富贵办不到。什么人能解决?戒定慧能解决。大问题都能够解决了,世间小事所谓叫鸡毛蒜皮,不值得一提,这才讲「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没有求不到的,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你把《了凡四训》多念念你就明白了。

早年有些同学来问我,学佛从哪里入门?从哪里下手?我都劝他从《了凡四训》,先把《了凡四训》念三百遍。基础打下去,你再学佛一定有受用,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什么原因?《了凡四训》果然念了三百遍,你就深信因果。你要知道,佛法是建立在因果的定律上,然后才能讲到一门深入,你的信心不会动摇了,你对於因果道理通了,事理就渐渐通了。诸佛如来、法身菩萨给一切众生讲经说法的内容,我常讲六个字,性相、理事、因果。从哪里入门?从因果入门,这是中下根性的人。上上根人从性相,那一种不是我们学的,我们学不到!我的老师告诉我,像六祖惠能大师行,他可以从性相上下手,一通一切都通。通达性相、事理,没有不信因果的,没有不讲因果的;如果忽略因果,疏忽因果,他对佛法一窍不通,纵然讲得天花乱坠,假的不是真的。他为什么会讲?他看得多,他有世智辩聪,真正佛法没有入进去,知见不正,他要老实还能成就,他要不老实很难成就。所以,从因果下手这个根扎得稳,踏实,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

我自己本身学佛是从《了凡四训》下手的,我那时候二十六岁,遇到一位老居士,朱镜宙老居士,浙江人。抗战胜利曾经做过浙江财政厅长,到台湾,我认识他的时候他七十岁,老先生。那时候我们刚刚对於佛法有兴趣,非常欢喜,常常送些经书给我看。第一本送给我的就是《了凡四训》,我每天看一遍,那个分量不多,注解也很简单,好像是尤惜阴居士注解的,一天读一遍。每天愈读愈有味道,读了一个多月,大概是读了有三十多遍,非常受感动。读了之后常常反省,了凡先生改造了命运,在我想想我自己的命运,比他差远了。他的毛病我统统具足,他的好处我都没有,你说怎么得了?以前不知道,读了之后明白了,才知道断恶修善的重要,改过自新重要!他能改得过来,我也能改得过来。真的,我这个改过来超越他,方方面面都超过了他,你不真干怎么行?

《了凡四训》救了我,方东美先生把佛法介绍给我,我对於佛法产生信心,第一次遇到的《了凡四训》,从业因果报上奠定了基础。再加上过去还有点善根,从小父母的教诲,所以从因果就想到城隍庙。小时候母亲到城隍庙烧香,总是带我到城隍庙去看阎王殿,那时候阎王殿是用泥塑的,塑得栩栩如生,你看到造作恶业的果报寒毛直竖,印象非常深刻。那时候六、七岁,六、七岁的时候给你种下这个印象,你一生都不会忘记。读了《了凡四训》把这个事情又记忆起来,这样才在这种花花世界自己能站得住脚,没有被影响,没有被拖下水。这确实是一生当中不幸的大幸,终於把这个大难,真正是诱惑这个灾难度过,这里面虽然是有风有浪,还是平平稳稳的度过了。

苦乐是一切众生必然有的,苦是过去、今生所造一切不善业感召的;乐,乐是善业感召的。那么我们要问,世间人有没有乐?这个问题你要是问我的话,我就会告诉你,世间人只有苦没有乐。某人现在不是在享受吗?那不是,我不承认他那是乐。那是什么?那是服毒,是打吗啡,是在找刺激,不是真乐,那是苦。现在世间人享受的五欲六尘,吃喝玩乐都是在服毒,哪里是乐!什么叫乐?我这样叫真乐,我享受这个乐,他们连作梦想都想不到。看到我每天吃的是长斋,他们觉得这是苦;乐,真快乐,不造业。看到欢乐场中、歌舞场中我们不涉及,认为好像这个人很消极,活著有什么意思;我们活得真有意义,真有意思,他们活得是真没有意思。你再往前面看看将来的果报,那更糟了,他们的果报肯定在三途。他们念头是什么?贪瞋痴慢,造作的是什么?五欲六尘,种种不善,麻醉在里头。

今天讲到这个地方,李老师以前跟我们讲过,现在人愚痴到所以然处。这话怎么说?不但没有能力辨别真妄,没有这个能力,没有能力辨别邪正,没有能力辨别是非,没有能力辨别苦乐;什么叫苦,什么叫乐,不知道,愚痴到这种程度。真正的乐,儒家《论语》头一句就说得很清楚,「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真乐,这种乐现在世间人谁能享受得到?太少太少了。现在人享受的是什么乐?苦中作乐,饮毒是乐,现在人讲吸毒、打吗啡,以这个为乐,诸位要细心去思惟、去观察你就明白。

他哪里懂得乐?真正的乐,诸佛菩萨具足。沾一点真乐的边缘,心地善良的人一生不敢为非作歹,不敢伤害一切众生,这种人得到,他能够沾到真正乐的边缘。所以读圣贤书,学圣贤之道,你才会有乐趣,你要不在这里头去求,你到哪里求乐?没有,世间决定没有乐,世间决定是苦。所以,佛经上讲世间人的乐叫坏苦,世间人的苦叫苦苦,世间人讲乐叫坏苦。没有苦乐呢?没有苦乐不是不错吗?释迦牟尼佛给它加个名词叫行苦,三界统苦,哪来的乐?

真正的乐,读经、念佛、长斋素食,对於宇宙人生的真相愈来愈明白,愈明白就愈快乐。迷破了,觉悟现前,迷破了苦就离开,觉悟了乐就现前;破迷开悟,离苦得乐,你要不从圣人教诲当中,没有,你决定没有。你不读圣贤书,不管你今天是什么样的地位,有多少财富,是什么样的身分,总而言之,苦到底了!你哪里有乐?这真话,一点都不假。我感谢方东美先生把佛法介绍给我的时候,他说「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这话不是一般人能说得出来的,他在这里头没有得到乐,这个话说不出来。他介绍给我,我感到非常惊讶,有这么好的东西!章嘉大师劝我走这个行业,我那时候年轻,总是要选个行业,向章嘉大师请教。章嘉大师说还是出家好,讲经、教学、弘法,这是他老人家给我决定的,我一生感激他,这条路子太好了,我自己怎么想想不到。

李老师都劝我在家学佛,章嘉大师叫我出家,我还是听他老人家的话。我学佛的根柢是跟他三年,是他老人家给我奠定的,头一次教导我,就是看破、放下、布施。他督促得很严,一定要做到,限定我做六年,六年以这个为主修的课程,从这下手,得大利益。所以,佛法里面讲的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八个字的意思很深很深,一般人会读会讲,里头的意思不懂,你不是从里头过来,你没有办法懂里头的精义。必须自己身体力行,你才真正知道佛经字字句句具足无量义。

这一段到此地,是把「十事五对」介绍完了。下面这是「结成前难」,从「业不知心,心不知业」,这个意思更深,清凉大师注解也特别详细,真的用了功夫。我想我们下次回来的时候,再详细来学习底下这段课程。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


返回《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目录

生死书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