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五四四讲)  2006/5/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544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净行品第十一」,第六段第三小段所遇人物,今天我们从第八首偈看起:

【见疾病人。当愿众生。知身空寂。离乖诤法。】

清凉大师的《疏》里面注得很简单,但是也很清楚,「四大乖违成病,知空,则永无所乖」。注的是很简单,意思非常的深。『疾病』,特别是在我们现代这个时代比过去要增加很多很多倍,从前没有的这些疾病现在有了,奇奇怪怪的病。得病的原因是什么?清凉说得好,四大。四大是什么?佛经里面所说的「地水火风」,这叫四大。指的是什么?我们不要再往细处去想,我们想就是一般常识所说的,我们这个身体是什么东西造成的?这现在很多人都知道,身体虽然外面五官,里面五脏六腑,统统都是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不是最小的?不是的,在人体里面它是最小的一个组成的分子,如果再分析,那它可以分成为分子、原子、电子、粒子,这我们讲微观世界。我们现在就以细胞做单位,人身体是细胞组成的,科学家告诉我们,一个普通的人身上有多少细胞?我在过去好像看到有个报告,记不清楚是什么时候看的,也忘掉了,有这么一个概念是六十万亿,一个人身体上有六十万亿细胞组成这个身。

四大是指什么?就是指细胞,四大就是细胞。细胞它有四个性质,实在讲,纵然分析到基本的粒子,它还是这四种性质。第一个它是物质,在细胞上已经是非常明显的能看出它确实是物质,物质在佛法称为地大,地代表它是物质。水大代表它含的有水分,这我们大家现在都很清楚,火大就是它有温度,它有水分,它有温度。现在科学里面不讲水火,它讲带电,带阳电就是火大,带阴电就是水大,它确实是带电体。它是个动的,不是静止的,所以它有新陈代谢,周期都不长,有新陈代谢,这个动就叫做风大。如果我们再把它分析,细胞再分析变成分子,分子再分析变成原子,这个四大就很清楚、很明显。现在科学常识是大家一点都不怀疑,在高倍显微镜上真的是看得很清楚,很小的物质分析到最后成为粒子,基本粒子,这是物质,最小的物质。

在佛法里面没有这么多名词,佛法里统统用一个「尘」,微尘,用这个字来代表。我们今天讲微观世界,在佛法用尘来代表。但是尘有大有小,通常佛在经上举例讲的大概有好多种,像我们一般好眼睛,眼力很好,能够看到什么?牛毛尘。牛毛,一根牛毛,牛毛尖端上有一粒尘土,它停在那个地方不会掉下来,停在那个地方;那当然很小很小,这是好眼睛能看得到,一般人确实很不容易看见。牛毛尘的七分之一,大概我们的肉眼就看不见了,羊毛尘。中国人写毛笔字,这个毛笔羊毛的成分很多,几乎大多数都是用羊毛,再就用狼毫,狼毫是黄鼠狼,这个毛也很细。牛毛尘的七分之一是羊毛尘。羊毛尘还可以分,分做七分之一叫兔毛尘,兔毛就更软更细,兔毛也可以做毛笔。兔毛尘再分七分之一就叫水尘,水的密度并不大,真的是有空间,这一类尘可以在水里面自由游来游去,不受水密度的障碍。水尘再分七分之一叫金尘,金就是金属,金银铜铁。金属的密度很大,可是在显微镜之下,它还是有空隙,像网状组成,它当中还是有空隙,这一类尘在金属里面它没有障碍,它可以钻来钻去的,这是金尘。

金尘再把它分成七分之一就叫微尘。微尘,在过去佛讲阿罗汉能看见,阿罗汉可以看到微尘,天眼都看不到。微尘还可以分,分成七分之一叫色聚极微,这个阿罗汉看不到。色聚极微还可以把它分成七分,七分之一叫极微之微,佛说这个不能再分。极微之微也叫做邻虚尘,谁能看见?地上菩萨,通常一般讲的是八地菩萨。今天科学家所发现的这个基本粒子是不是极微之微?很难讲,这个不能再分,再分就没有了。现在科学家发现,在我们一般想的应该是在数学推理里面推出来的,就是物质从哪来的?物质是无中生有。无中生有的那个物质很可能就是佛法里面讲的极微之微,八地菩萨见到的,现在科学家推算出来有这个东西,但是没有法子见到,现在的科学技术还见不到。这种微尘,就是物质,从空变现出物质出来,它存在的时间很短暂,刹那生灭。我们看到山河大地这个相,这就是极微之微的相续相,累积的现相,相续的现相。所以佛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相绝对不是真实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是《金刚经》上大家所读到的。

四大在佛法讲它是相分,相从哪里来的?《华严经》上说得很好,「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所以《华严经》也是相宗六经之一。相宗主修的经论有六部经十一部论,叫六经十一论,《华严》是其中的一种。《华严》里面讲法相就是心现识变,这个心就是法性,法性是能现,八识是能变,能现能变,能现的称为一真法界,能变把一真法界变成十法界。不管你怎么个变法,任何只要是物质,就是现相这个相分,它的体是法性。这跟科学家现在所讲的类似,跟这个意思慢慢接近,所以有时候我们用科学的术语来说明。

科学家所讲的「场」,场是什么?能量稀薄的现相,在佛法里面叫空。能量集聚的现相,它就变成物质。所以场跟物质实在讲是一种现相,一个是分散的现相,一个是集聚的现相。我们在《心经》里面读到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用来解释这个是非常恰当的。科学家讲场,佛法讲空;科学家讲的物质,佛法里面讲的色,色从哪里来?空变现出来,所以色空是一不是二。这个科学的发现在《般若经》上就讲得很清楚。在性宗里面讲空是法性,色是法相,性相是一不是二,性相一如,性相不二。因此任何现相,这个色法它一定具足自性里面的德能,这个德能永远不会丧失。这个德能是什么?见闻觉知、色声香味,它统统有。

随顺自性,我们整个身体的细胞都能随顺性德,身体健康不会有病,如果乖违性德那就有病。所以这一点我们特别要记住大乘教里面所说的「一切法从心想生」,唯识所变,识就是妄想,妄想分别执著,它对四大有影响,就是对物质;换句话说,对我们细胞就有影响。从心想生,心想是我们的意念,我们的意念违背自性,细胞就产生变化,细胞就有病;细胞有病了,器官是细胞组成的,器官就生病,麻烦就来了,就这么个道理。这是从物理上来给你说明佛法有这个道理。

所以人怎么样才能随顺自性?那你就要晓得自性里面没有执著,你有执著你就乖违了自性;自性里头没有分别,自性里头没有起心动念。佛给我们讲这三大类的烦恼,妄想分别执著,妄想分别执著完全是乖违自性,所以它就成病。六道里面的众生,这是最糟糕的,这三种乖违统统具足。违是违背,乖是乖离,离开了自性,不守自性。佛教给我们修戒定慧,戒定慧是随顺自性没有乖违,换句话说,那是健康的。乖违自性里头最严重的是贪瞋痴慢疑恶见,这是什么?这就是见思烦恼;换句话说,在《华严》里面讲严重的执著。你有贪瞋痴慢疑恶见,你在六道里面怎么会不生病!你要想不生病,你就得把这个违背自性要把它调整过来,调整到随顺。我普通在一般讲的是随顺大自然,那就是最健康的,违背自然那你就要生病,所以说不能够违背自然。

自然是和谐的,不和就是违背自然。你跟人不和、跟物不和、跟事不和,你的精神怎么能愉快?精神不愉快、不快乐,决定影响你全身的细胞。所以这桩事情是很难很难体会的,情绪影响一个人。谚语常讲「忧能使人老」,人忧郁,忧郁的人很容易衰老,很容易得病;快乐的人不容易衰老,快乐的人不容易得病。什么原因?快乐是性德,忧虑是乖违,道理在此地。

你看江本胜对於水实验,我在讲经常常引用,你还不觉悟吗?水是矿物,我们拿水比喻我们身体里面的细胞,细胞的组成,细胞组成最重要的成分就是水。大家现在晓得人身百分之七十五是水分,真是水大。四大里面水是最大的,地火风都不及,水的分量是最大的。一个善的意念,这个水的结晶就那么样的美丽、美好;一个不善的意念,那个结晶就非常难看。那个难看的结晶,细胞有病,我们讲病变,它就产生变化。细胞病变范围要是扩大,那个器官就病了,偶尔小还无所谓,为什么?还没有太大的影响。因为一个器官是很多细胞组成的,几个细胞、几十个细胞、几百个细胞,这个病变不在乎,它还不起作用;如果说到几百万个、几千万个细胞产生病变,这个人就生病了。全身的细胞是六十万亿,所以到百万、千万的时候,这就严重,这就生病。你要懂得这个道理,你就晓得怎样去养生,要好好照顾全身的细胞。

最好的意念是善念。极善的念头,这是佛菩萨告诉我们的,也不仅仅是一尊释迦牟尼佛一个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苦口婆心告诉我们,善中之善,无上的善念就是那一句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念是止於至善,这一念无比的殊胜。我们看到「山西小院」,这是讲疾病,「山西小院」就是讲这首偈。病人已经被医院的大夫宣布不能再治了,许多人医生就告诉他,顶多你还能活三个月,家里人赶快替他办后事,没指望。而这些人他也不想求病好,一切妄想执著统统放下了,一心念佛求生净土,也有一心念佛求消业障;念《无量寿经》、念《阿弥陀经》求生净土,念《地藏经》、念地藏菩萨圣号求消业障。有没有效?有效,为什么?诵经、念佛、念菩萨,这个念都是最善的,这种意念可以把你病变的细胞让它慢慢的恢复正常,恢复正常,人就健康了。我对「山西小院」讲了一段话,告诉他这个道理,这不是迷信,这现在有科学作证明。

人的起心动念分别执著,对你整个情绪、整个生理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所以人念头不能不正、不能不善、不能不清净。你真正能抓住真诚、清净、善良,你的身体哪有不健康?纵然得了严重的病变,癌症,要不要紧?不要紧,可以恢复正常,你要相信自己,不能相信别人。佛法讲内学,所以你身体要是不舒服、要有病,你应当认真反省这病怎么来的?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好好的身体为什么会得病?一定犯了错误,这个错误就是此地所讲的「乖违性德」,肯定是这个原因。你去找,找到之后,你能够把这个错误改正过来,就能让你病变的细胞恢复正常;医学上是用药,用化学的方法帮助他恢复,那不可靠,你要找那个根。细胞病变的根源是你自己不善的意念,从这里改这真是从根本下手。

如果在佛法上向上一著,『知身空寂』,这是最高的,这是佛菩萨的境界,身心都不是真的。我们今天讲的精神,讲的物质,精神跟物质都是虚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个凡所有相里头包括精神。你看《般若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就是此地讲的「知」「照见五蕴皆空」,此地讲的「身」就包括了五蕴,色受想行识。色是物质,受是前五识,想是第六识,行是第七识,最后那个是阿赖耶第八识。受想行识都是属於精神,它不是物质。所以精神、物质都不是真的,你就知身空寂,所有一切『乖诤』之法全都没有,彻底摆脱了,这是什么境界?就是前面讲的根本智、前面讲的真实慧。真实智慧、根本智现前,在佛门里面所说的「了生死」,了是了脱,了是明了,脱是脱离,真相统统搞清楚、搞明白了,脱离六道轮回,脱离分段生死,脱离变易生死。你看看这些法身菩萨们,看到一个生病的,他确实回光返照,生起这样的愿心,愿一切众生都能够通达明了诸法实相,就是一切法的真相,宇宙人生的真相,你的问题彻底解决。

我们看到这里「疾病」,身病容易见,心病常常被人疏忽,殊不知心病是身病的根。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思想见解,这是根本,思想见解错误,他就生病了。我们现在要问,思想见解什么叫错误?什么叫正常?大乘教里佛常讲「有念则乖」,这是绝对标准。你只要起心动念,你就乖违自性,为什么?自性如如不动,没有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尚且没有,哪来的分别执著?所以没有这个东西。你要是把这理参透,佛法教你修行,你就通达明了了。

这是我常常在此地提醒同学,你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不再执著了,把执著统统放下了,你就证阿罗汉果。证阿罗汉,六道里面身心的病全都没有,你出离六道。再进一步,把对於世出世间一切人事物分别也放下,你就成菩萨,不但没有执著,分别都没有。你再能把起心动念,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起心动念放下,不起心不动念了,恭喜你,你成佛了,你超越十法界,你就是《华严经》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你是真佛,你不是假佛。四十一个阶级在一真法界里那是无明烦恼的习气,不要紧、不碍事,你已经成佛了。这是叫什么?叫你认识什么是乖违自性,什么是随顺自性。《华严》讲的是总纲领,你能抓住这个,修行就方便了。

修行在哪里修?日常生活当中不要去执著、不要去计较,工作上也不要计较,也不要执著,处事待人接物更不可以分别执著,永远保持你的清净心,就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你什么病都没有。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就是性德,你想想看你起心动念有没有违背?你违背就错了。

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能不能一切都不执著、都不计较?一切都不执著,一切都不计较,人家说你是白痴,你不懂事。这怎么办?要学菩萨,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有没有分别、有没有执著?他要没有分别,他要没有执著,他怎么能讲经说法?他为我们制定一些戒律是不是执著、是不是分别?是,不能说他没有分别、没有执著。为什么又说他不分别、不执著?给诸位说,诸佛菩萨示现在世间叫什么?游戏神通,不是真的,他的执著是随顺众生的执著而执著,随顺众生的分别而分别,这才能跟众生相处,所谓是和光同尘。众生执著这是个纸片,佛也讲这是个纸片,这我们就好相处了。如果众生说这是纸片,佛说我不知道,那怎么行?不知道还是执著,这就不能相处了。这叫什么?随缘,恒顺众生。恒顺众生里面有个很高明的,跟我们不一样的,他心里头没有执著。就好像唱戏一样,一切动作言语都是剧本里写好的,照著那个去做,没有做错,是表演不是他自己心里的,不是真的。

所以佛菩萨到世间来示现是唱戏、是表演,我们凡夫把什么都当真的,这就错了。统统是假的,假戏真演,真有喜怒哀乐,真有贪瞋痴慢,真有是非人我,这就坏了,这是什么?这就完全乖违自性。自性里头没有这个东西,你怎么会生起这些东西?自性里面身心空寂,所以知身空寂,这是开悟了,大彻大悟,身心世界了不可得。这两句话,「知身空寂,离乖诤法」是法身菩萨的境界。我们讲相似,把这个程度降低,降到最低也是阿罗汉的境界,绝对不是六道众生的境界,至少是阿罗汉的境界。六道里面的依正他统统放下了,不再放在心里,可不可以到六道来?可以,阿罗汉也能到六道来。六道众生跟他有缘,众生有感,阿罗汉也能够示现,而且示现真的还不少,我们肉眼凡夫不认识。

可是阿罗汉毕竟境界还不高,有隔阴之迷,权教菩萨也有隔阴之迷,可是这不怕。世尊在经典里面告诉我们,让诸佛如来、法身大士常常照顾这些权小菩萨们,常常照顾,这一类的菩萨很容易得度,为什么?他的根基厚,是迷,我们常讲一时糊涂,一接触到正法立刻就回头,我们常讲这种人是根性大利。经论读多了,稍稍能契入了,这些事实真相你自然就通达明了。你看到或是学佛或是不学佛,用意念、用精神恢复自己身心健康,这个例子太多了,你就晓得它是怎么回事情。

讲到宗教,每个宗教都讲到治病,佛给人治病,你看基督教《新旧约》里头耶稣给人治病,穆罕默德给人治病,摩西给人治病,这都是真的不是假的。手摸摸你,我们觉得病就好了,我们觉得那是神奇、那是加持,不是的。那种治病就是我们现在讲的按摩,你身体里面哪个经脉有障碍不通了,他帮你恢复,你马上就正常,我们中国叫推拿,现在一般叫按摩。他了解你,一方面帮助你身体恢复,另一方面一定是教导你改变意念,你要有好的意念、正常的意念、健康的意念、快乐的意念,很容易恢复。这些道理很深,是真的不是假的。还有用咒(符咒)治病的,也是真的不是假的,这个比按摩、推拿还要高明,那是用什么?用音声,音声振动你的内部,用这个把你身体经脉阻塞的地方打通,用音声来振动,它就通了,病就好了。不过发音一定要正确,音声才达到哪一个穴道。佛经里面有很多咒语治病的,现在你去念都不灵,什么原因?音不正确。我们在传记里面看到唐朝时候还有一些密宗大德用这种方法给人治病。

最有效的是自己,最根本的是意念。千万不要看到别人做的事情不如法,做的事情不善,看到之后自己生烦恼、生气,这是最大的忌讳。凡是有这种性格的人,你去细细观察一下,一定他身体不健康,一定多病。他的病怎么来的?他自己也不知道,实际上就这么来。台湾有一个得癌症的医生叫李丰,我看到她的报告,她已经觉悟到了,也就是得病的时候自己认真反省悟到,所以她说了一句话,别人做出的不善,我何必要受气?受气就是惩罚自己。看到别人做错了,自己来惩罚自己,这是很愚痴,这是错误。所以她提出一定要用正面看一切人事,不要用负面,这对身体健康就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在佛法修学,我们常常讲,佛给我们讲「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我续了两句话,「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这就是正面的。完全用正面的心态看一切人事物,这是最健康的,不容易生病。看到这个也不对、那个也不对,要回头想想我自己有多少事情做对了。一个明眼人眼光之中,我看到这个人不对,那个人不对,天天生气,他们不是不对,是你自己不对,为什么?你在惩罚自己,你能算对了吗?你让你自己付出严重的代价,那就是生病、病痛,这是你付出的代价,统统是属於愚痴,不了解事实真相。你正面去看待,真的,这个正面不是假设的,确实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这就是什么?佛经上讲的境随心转,问题是你能不能转得过来?你转过来,坏事变成好事,恶人变成善人,看你会不会转,《楞严经》上说「若能转境,则同如来」。好,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我们接著看下面第九首颂:

【见端正人。当愿众生。於佛菩萨。常生净信。】

下面第十首:

【见丑陋人。当愿众生。於不善事。不生乐著。】

这两首可以合起来看,这是讲人的相貌。命相家常讲「相随心转」,看相能知道这个人,所以真正有德行的人、有学问的人是没有办法欺骗的。为什么?他见到你的相貌,听到你的音声,看到你的动作,你的贤愚善恶、吉凶祸福一目了然,真正高明的人不用问一句话,他就清楚、就明了。通常什么样的人有这种能力?这不是特异功能,说老实话,全是本能。心地清净,心地真诚,心平气和,如果能够长时间有这样的修养,他就有这种能力。所以相确确实实是随心转的。

既然相随心转,为什么佛在经教里还特别强调修福?这是世尊在经上告诉我们,菩萨成佛,也就是菩萨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也就是我们常讲的起心动念、分别执著全放下了,与性德完全相应,这就得大圆满。可是佛在这个时候特别强调,菩萨用一百劫,这个时间就很长,一百劫。当然我们相信佛说法有惯例,表法的,一百不是真正的数字,是代表圆满。《华严》用十表圆满,一百表大圆满,所以不可以把它当作数字来看。圆满是什么意思?修成功了,这部经上讲修什么?修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里面甚深的义趣。实在讲,佛告诉我们一个因果教育的重要,善因得善果,恶因你就得恶报,道理在此地,这样的说法才能讲得通、讲得圆满。

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果报。『见端正人』。佛菩萨是最端正的。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修不妄语,不妄语得广长舌相。佛说三世不妄语,舌头可以舔到自己的鼻尖,三世不妄语。释迦牟尼佛给大众表演,他的舌头伸出来可以把脸盖住;收起来跟普通人一样,收在口里面,吐出来的时候,他舌头是又薄,可以盖住脸,告诉人生生世世不妄语,大家看这个就相信了。每种相都有业因,这《佛学辞典》里头有,《教乘法数》里头有,《三藏法数》里头也有,江味农居士《金刚经》注解里头也说得很详细,节录经论所讲的。

在此地佛只教我们一句话,『於佛菩萨,常生净信』,净是什么?没有怀疑。於佛菩萨存心、言说、举止、行为,这后头至少有这四样,常生净信。信,你当然就学,你才能得端正相。从哪里学?从佛陀的教诲去学。佛教给我们什么?第一个科目就是戒律,而戒律的根本就是十善业,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共学的。这个共学用现在的话就是必修的课程,一入佛门头一堂课,十善业道。《十善业道经》不是念的,不是背诵的,它是属於戒律,要做到的。不杀得健康长寿报,不盗得荣华富贵报,你修这个因,它自然果报就现前,不淫得容貌端正报。戒律都是讲的因,不要说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全包括在其中,乃至於大乘教里面讲佛菩萨的报身,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统统离不开十善业。十善业的圆满就是诸佛如来修行的究竟圆满。

我们常常看到佛像,特别是画像,画像佛的头上都有一道圆光,圆光上面有三个字,我想诸位常常看佛像,你都能够看得到。这三个字有用梵文写的,也有用藏文写的,也有用中文写的,字体虽然不一样,发音是一样的,「唵阿吽」这三个字,这三个字是什么意思?十善业道的圆满。你看看,这就说明千经万论没有离开十善业道,这是基础、是纲领,我们学佛不能不重视,你要不重视那就错了。从哪里学起?就从这里学起。但是这个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难,特别是在现代的社会,几个人能做到?常常怀大慈悲心,怜悯一切众生,救护一切众生,几个人能做到?我们会念,我们会说,我们不会做。在家的同学十善业做不到,出家的同学沙弥律仪做不到,所以佛法是假的不是真的。什么叫真学佛?十善业道做到了,真学佛;沙弥律仪做到了,真出家。为什么做不到?我们要找,找这个原因在哪里,原因总不外乎我们从小把伦理道德因果的教育疏忽了,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悲哀。

我这个年龄算起八十年了,我小时候还沾一点边,六、七岁的时候乡下还有私塾,八、九岁的时候就没有了,私塾就改成短期学校,叫短期小学,两年就毕业了。一般正规小学是六年,乡下农村里面小学两年。传统教育不教了,短期学校的课本是什么?小狗叫、小猫跳,教这个,「人之初,性本善」不教了,私塾教。所以我在六、七岁的时候还接受一点私塾教育,几个月不长,以后就改了。从这之后,那个时候国家虽然讲统一,其实军阀的势力存在,所以社会不安定;接著日本人发动对华的战争,侵略战争,八年把我们整个社会打乱了;以后国共的战争,一直到今天没有办法恢复。所以,什么叫伦理?什么叫道德?什么叫因果?现在人都不知道了。再看看社会的风气,几乎是多数人起心动念都是自私自利,都是损人利己,所以儒家的礼没有了,礼没有了,儒就断了;戒没有了,佛就断了。

今天在中国,佛法只有形式,实质没有了,这很悲哀。所以我们这些年才全心全力提倡《弟子规》,为什么?扎根。从这里我们就想到世尊在经教里面教诲我们,「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这我们晓得小乘是根。中国佛教自唐朝晚年之后,中国佛教就不学小乘,什么原因?中国有儒有道,用儒道来代替小乘很好,所以有成就,入大乘没问题。可是我们在今天,儒也没有了,道也没有了,小乘也没有,直接入大乘,结果搞得四不像,变成有名无实,这个事实真相我们不能不知道。了解之后,病根找到了,我们从根本学起,从儒学起。儒学什么?学弟子规,决定要把《弟子规》里面所说的一百一十三桩事情做到,百分之百的落实,再学十善业不难。弟子规是根本,十善业是这个根本长出芽来了。佛法是师道,弟子规是孝道,师道一定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没有孝道就没有师道,这一定的道理,我们不能不知道,不能不认真去落实。

你现在想,无论在家出家,我们学佛想不堕恶道,你要不把这两门东西学好,不堕恶道不容易。这两样东西有了基础,再向上提升三皈五戒,念佛往生你才有把握。为什么?你看一切经论打开,佛都讲善男子、善女人、善知识,那个善是有条件的,绝对不是说我们受了形式的三皈五戒就是佛门弟子,世间人承认你,佛菩萨不承认。要怎样做佛菩萨承认?佛菩萨的教诲我做到了,「於佛菩萨,常生净信」,这样佛菩萨才承认你是佛弟子。

你看你受三皈,三皈这三条,第一条皈依佛,觉而不迷,你现在还是迷而不觉,这不行;第二条皈依法,正而不邪,你现在还是邪而不正;第三条皈依僧,净而不染,你现在还是染而不净,你没有回头,你没有皈依。我们在三皈传授,在光碟、在小册子里面讲得很清楚、很明白,你有没有记住?有没有照做?没做到那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说真佛弟子、假佛弟子不要问人,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佛弟子决定十善圆满做到,不杀生,不偷盗,在家不邪淫,出家不淫欲,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瞋,不痴,肯定做到,这是佛弟子,这是入佛门第一个条件,不具备这个条件不能入佛门。

具足十善三皈五戒,你的相貌自然端正,如果再能够常常想著佛菩萨的教诲,诵经念佛。世尊、诸佛如来介绍我们,我们生在末法,介绍我们的经典就是净宗法门,劝导我们念佛求生净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端正相好跟佛没有两样,这是这个法门无比的殊胜,其他法门里头没有这种说法的。换句话说,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作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报得的,不要修,到极乐世界就报得了,四十八愿里面讲过。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愿愿都落实,没有一愿是空的,所以到西方极乐世界全都兑现了,这不可思议的境界。

所以我们今天真正是有彻底觉悟的人,要把全心全力用在求生净土上。这个世间事,帮助苦难众生的事,随缘而不攀缘,要不要做?有缘要做,没有缘不要去找事做,为什么?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再回来教化众生不迟,倒驾慈航,广度众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我还没有成就,我的悲心很切,看到众生可怜希望赶快回来度众生,行不行?行。没有能力、没有智慧怎么办?阿弥陀佛加持你,你就能乘愿再来。你要是自己做错事情的时候,佛就来帮助你,帮你改正过来。你自己肯定会接受别人劝告,会接纳别人的意见,你不会拒绝、不会排斥,这是什么?这是再来人。再来就是自己没有证得菩萨果位,特别是极乐世界回来的人,真正蒙佛接引,佛光注照,那个加持力量是真大。

下面一首『见丑陋人』,丑陋是不善业的果报,诸位看看地狱变相图你就明白了。我们自己都希望自己容貌端正,庄严美好,不喜欢丑陋。这不是上天注定的,也不是阎罗王注定的,是业力变现的;善业,相貌自然端庄,心行不善,相貌自然就变丑陋,会变。我曾经见到年轻的时候相貌非常美、庄严,可是到中年的时候相貌就很丑陋,他拿出十几岁、二十岁的照片,跟他三十岁的照片完全是两个人,变化那么大。这是什么?年轻的时候善良,随著年龄,贪瞋痴慢烦恼习气严重,相貌变了。还有一些人年轻时候相貌丑陋,到四、五十岁之后相貌转好,都是学佛的,都是念佛修行人。年轻时候没有学佛,烦恼习气很重,学佛之后真正用功努力,心地一年比一年善良,一年比一年慈悲,他那种真诚清净慈悲的相显出来了,证明古人所讲的相随心转一点都不错。

我们学佛之后懂得佛讲的这些道理,在日常生活当中细心去观察,一个人那个相貌也是刹那刹那在变化。你看他欢喜的时候,那个人的相貌慈爱可亲,到他不高兴、发脾气的时候,那个相貌就很难看。细心观察,一天当中从早到晚相貌在变。如果我们懂得这个道理,知道这个事实真相,永远保持心平气和,永远保持清净慈悲,你那个慈祥的相常常在面孔上,慈爱可亲的相让一切众生看到生欢喜心。如果你是一个贪瞋痴慢习气非常严重,时时刻刻心里头是患得患失,你那个面貌就不好看,佛经里面所谓是丑陋相。

菩萨见到这种人,立刻引发的弘愿,『於不善事,不生乐著』,乐是爱好,著是执著,这句话很要紧。如果我们的相貌不好、体质不好,相貌跟体质与念头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要保持我们的相好,最好的是常常跟菩提心相应,菩提心是真心,真心是什么?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常存这个心,不善的相貌会变成端庄。如果我们的存心跟这个完全相反,违逆自性,虚伪,真诚的反面是虚伪,跟什么人往来虚情假意;染污,自私自利、贪瞋痴慢染污;不平,不平里头有贡高我慢、嫉妒,都生不平;愚痴,没有利益众生的心,自私自利,完全违反了性德,那个相貌怎么会好?那个身体怎么会好?如果还有相貌还不错,还有很好的体质,是过去生中修的余福,过去生中修的是大福,这一生当中糊涂迷惑了,虽然干了很多错事,存心不良,他余报还剩下来有,这些事实也都要懂得。

所以不是真正有德行的人、有修持的人,确实很难辨别到底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了凡四训》里面讲的八种,讲善跟恶,真善假善、大善小善、半善满善、偏善圆善,讲得很多。如果我们把《了凡四训》当作一门功课来做,我觉得过去马来西亚录的两张光碟,就是两个小时,把《了凡四训》统统演出来了。两个钟点的课程,每天看一遍,把它当作功课来做,你能够看上一年,每天看一遍两个小时,因果教育就踏实了。

这两首偈是讲因果,所以於一切善事你会非常欢喜去做,於一切不善的事你不会去做,你会用很平静的心态来看它。「不生乐著」,没有爱好、没有执著,也不生烦恼,这样子才能够放下七情五欲。七情是喜怒哀乐爱恶欲,把七情看淡了,把五欲(五欲是财色名食睡)放下了,你才真正能恢复到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如果心里头还有这些拉杂东西在里面,夹杂在里面,很难修学。而且什么?习气一遇到缘,它就起现行,自己控制不住。往往有人说我自己知道是错了,但是就是控制不住,那是什么原因?习气太重。那怎么办?加功用行。你修行的功夫不够,时间不够,功力不够,这没有关系,你要努力,把修行的时间加长,力度加大,然后自然慢慢能够克服自己。能克服自己的人就能成圣成贤,就能成佛作祖。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这比什么都重要。

所以佛在此地给我们提示,这是最明显的,修善跟作恶,正所谓的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虽然这个时候果报还不是太明显,因为这在因地,果报就在后面,早那就在晚年,迟决定在来世,这个早迟与你过去生中的修为有密切关联。要在这一生当中修行有结果,那就不能一天不听经,不能一天不念佛,你才能保得住,这是正面的。反面的,你要懂得远离一切不善,哪些是不善你知道吗?现在的电视内容不善,那就不能看;报章杂志里面所报导的不善,你看了会生烦恼,那你就要不看;广播、歌舞、戏剧、电影,现在所说的文艺这些节目,内容大多数都是不善。不善你要能把它拒绝不生乐著,你修的那个善才能得力;如果这些东西你不能拒绝,你天天还接近它,你的修行难了。也可以说大多数在家出家修行功夫为什么不得力?里面夹杂的太多。

你看我们念佛法门,大势至菩萨教导我们要怎么念?「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照这个方法念,那个果报是「不假方便,自得心开」,那个心开就是大彻大悟。都摄六根,我们今天六根收不住,眼耳鼻舌身意往外面跑,眼被色迷了,耳被声迷了,鼻被香迷了,舌被味迷了,你看看六根都迷於六尘,你收不回来,这功夫不得力,怎么想用功都没有办法,没有把六根收回来。所以你要懂得收心,收心就是我拒绝,从今而后除了圣贤书,除了佛教经典,我统统不看,一般的应酬不参加,为什么?都是染污。没有事情不要上街,上街你所看的没有一样是善事,没有一样是清净的。所以要懂得都摄六根,你要懂得这个,然后净念。什么叫净念?念是念佛,用清净心念佛。清净是什么?没有怀疑,没有夹杂,这才叫净。相续是什么?不间断。那哪有不成功的道理!

大势至菩萨这两句话就是觉明妙行菩萨所讲的九个字「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这是念佛的秘诀。你自己要知道看电视是夹杂、看报纸是夹杂,日常生活当中一不小心全是夹杂,把你的净念相继破掉了,你虽然念佛,不是净念是杂念,你怎么会得力?你怎么会有成就?道理就在此地。所以时时刻刻提高警觉,断一切恶、修一切善。今天修一切善,除圣贤的教诲、经教,几乎都很难找到是善的,这不能不知道、不能不小心、不能不谨慎。


返回《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目录

生死书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