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六五五讲)  2006/11/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655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贤首品第十二」,十地位,偈颂第五首看起:

【示现十方靡不遍。悉能调伏诸众生。若能如是调众生。则现无量神通力。】

这两首是说「身业大用」。昨天我们学习了第一首。在第一首里面,光,光中有莲花,莲花上有佛,我们在「赞佛偈」里面讲「光中化佛无数亿」,就是这个意思。贤首菩萨是十信位,信满菩萨确实有这个能力,这不是普通人,比阿罗汉高多了。阿罗汉的神通德用我们很清楚,阿罗汉相当於七信位,你看这里八信、九信、十信,智慧德相高出阿罗汉非常之多。所以贤首位菩萨来学习,境界我们无法想像。现在我们学这部经,最重要的,我们怎样学法?如何落实在我们现实生活当中?这个才重要。

前面三首讲「身体德殊胜」,从理上讲,众生跟佛平等没有两样,在事上讲差别太大了。我们凡夫业障、习气一品都没有断,就像《华严经》上所说的,妄想分别执著真是圆满具足,这不是好事情,所以没有方法脱离六道轮回。一乘信位菩萨,《华严》是一乘教,十信位的初信菩萨在断烦恼的功夫跟小乘须陀洹相等;换句话说,初信菩萨在小乘就是证初果须陀洹。佛给我们说,三界八十八品见惑他断尽了,证须陀洹果。在这个果位上,他所要学习的是断习气,习气要是断尽,他就提升,他就证二果,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但是智慧、神通、道力绝对不是初果能相比的,不但初果不能比,说老实话,四果罗汉都比不上。

这个话从哪里说起?《楞严经》上佛告诉我们,在楞严会上,阿难尊者是初果,富楼那尊者是四果阿罗汉。你看世尊为大家开演《楞严》这部大经,在第三卷,《楞严》十卷,就算是三分之一,阿难尊者就开悟了,说偈赞佛,而富楼那尊者是完全不明了,所以提出一些问题向释迦牟尼佛请教。这什么原因?我们在楞严会上才听到,阿难尊者烦恼障重,所以只能证得初果;但所知障轻,所以他一听佛说这些大乘法,他能开悟。富楼那尊者跟阿难尊者恰恰相反,他烦恼障轻,所以他能证四果。不但八十八品见惑断尽,连八十一品思惑也断了,超越六道轮回,他证果相当於十信位里七信位的菩萨。但是所知障重,对於世尊讲这些大乘法,他听不懂。

所以人,这是经上常常告诉我们,障碍有两大类,一类是烦恼障,一类是所知障,这总得要晓得。两大类,我们的轻重,各个人都不相同。当然根最利的,两种都轻,那个就根利;两种都重,就非常麻烦,那真正是非常之苦。我们佛门里面,过去大德们常常谦虚自己是「苦恼比丘」,苦恼比丘就是说两种都重,烦恼障也重,所知障也重。烦恼障重,不能断惑;所知障重,没有法子理解,对於经教不理解,两种都重。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我想这都是我们非常关心的事情,可是佛慈悲,都教了我们。我们真的是这两种障都重,不能理解,听很多遍还不悟。

《华严经》给我们很大的启示,「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一切众生包括你,包括我,也包括他,每个人都一样,平等平等,没有差别,这是我们首先要能够接受。纵然是两种障都重,佛这一句话我们听清楚了,佛说我们自己本来是佛。那就要想想,本来是佛,现在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佛菩萨大慈大悲应化在十法界来教导我们,教什么?佛用什么来教我们?教我们无非是帮助我们回归自性,也就是说把我们自己的本来佛找回来而已!本来是佛,我们本来是佛,现在变成这个样子,佛只是把这个原因一语道破,就是因为我们有妄想分别执著。这个东西害死人,生生世世无量劫来,在六道里面搞生死轮回。如果真正明白了,才晓得这才是自己真正的耻辱,为什么别人都成佛了,我还干这个?

哪些人成佛了?我们不看过去,我们只看现在。现在在这个时代,倓虚法师讲得很好,他说修禅的、修密的真正有成就的,他一生当中没听说。真正有成就,禅宗里面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密宗里头真正是三密相应、即身成佛。倓老讲,没听说过。可是修定,禅宗修定得定的见过,有得定的,没有开悟的;没有开悟,出不了六道轮回。没有开悟,修定有成就的,有定功的,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他将来到哪里去?到四禅天去。禅定功夫深,到四禅,到四空天;功夫浅一点,在初禅、二禅。你就晓得这不是一桩容易事。但是念佛往生是另一种方法获得成就,他说这个可多了。倓老讲他一生看到的有二、三十个,亲眼看到的,听说的那就太多了,没法子计算,亲眼看到的有二、三十个。只要是往生净土,哪怕是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都成佛了,都回归自性,这不是假的。所以净土的殊胜,十方诸佛没有不赞叹的,原因在此地。

《华严经》到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所以《华严经》是不是净土的经典?是!净土五经一论里面,这是流通很广了,就有《普贤菩萨行愿品》。而清朝干隆年间彭际清居士,这也是佛门了不起的一位大德,通宗通教。他说《无量寿经》即是中本《华严》《阿弥陀经》是小本《华严》《大方广佛华严经》就是大本《阿弥陀经》。他这几句话,我们历代这些祖师都赞叹,他讲得对。所以我曾经跟一些同学们说,你要想把《无量寿经》讲得好,你一定要读《华严》,为什么?《华严》是大本,《无量寿经》是中本,大本通达了,讲中本就跟吃冰淇淋一样,轻而易举。一定讲得非常令人欢喜,会把《无量寿经》的义趣讲透了,讲小本《弥陀经》就更没有问题。小本《弥陀经》《华严经》来讲,在古时候头一个是莲池大师。你们看莲池大师《弥陀经疏钞》,完全用的是《华严》

所以,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学,你要记住这总的纲领,要淡化我们对於一切人事物的分别执著;换句话说,无论是在顺境、逆境,无论在什么时候,对人对事对物都不要太计较,所谓是得过且过,我们的烦恼障就轻了。至於所知障,要求佛加持,求佛加持怎么求法?要用真诚心,要忏除业障,以前老师教我拜佛,有效!

倓虚老法师讲了一个拜佛的故事,这是他老人家亲自见到的。这个法师比他资格老一点,跟他师父是同一辈的,他的师父是谛闲老和尚。清末民初,这个故事在《影尘回忆录》里面,晒蜡烛的持律法师,是一个寺院里面的香灯师,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人非常老实,老实人就有人给他开玩笑。夏天天热,有人给他开玩笑,说香灯师,你看天这么热,我们很多东西都拿去晒,经书都搬到外面去晒,你的蜡烛也要拿去晒。他真听话,就把蜡烛搬出去晒,晒了几个钟点,蜡烛全化掉了。

晚上上晚课的时候,佛前面要点蜡烛,点蜡烛的时候,只有蜡烛芯,蜡烛全融化了,没有了。他没有办法,找不到,只有把这个拿来点。维那师看了就很烦恼,说到底怎么回事情?他说今天蜡烛搬到外面去晒,没有想到全化掉了。大家都笑他。维那师就把这个事情向方丈和尚报告,方丈和尚第二天就找他。你这个香灯交给别人,就叫他到阿育王寺,那里供的有佛的舍利,你到阿育王寺去拜舍利,一天拜三千拜,你会有成就的。这个方丈和尚很了不起,学道没有别的,就是真诚,这个太可贵了,老实人。老实人会成就,这是个老实人,就叫他去拜舍利。一天拜三千拜,他就真老老实实决定是一拜都不会少的,拜了三年,他开悟了。业障消了,他心是定的,这是老和尚成就了他。智慧开了之后,他能作诗,他能作偈,他会讲经,就跟惠能大师一样,你把经念给他听,他就会讲给你听。这个例子给我们一个启示,怎样求佛加持,消自己的所知障。

烦恼障一定要在人事里面去磨炼,生活、工作,待人接物都要跟人事接触。就是不要再像以前那样过分的计较,什么事情都看淡一点,这是断烦恼障的方法。断所知障的方法则是拜佛,这个非常有效。可是晒蜡烛师那是老实,他成就了。如果我们不老实那就很难,但是还是有效,效果没有他那么大,总归还是有效。我在早年初学佛的时候,老师教我拜佛,规定我一天拜八百拜。我在那个小道场里面住五个半月,拜了十几万拜,真的消业障、长智慧。佛法里面的方法很多,最可贵的就是老实。

今天这首偈接著前面来的,我们的学习,怎么样学习光明遍照、光中化佛?这个光就是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日常生活当中要用这个心。远离虚伪,远离染污,远离贡高我慢,远离自私自利,要把一切众生都看作诸佛如来,这就是『示现十方靡不遍』。在哪里示现?在我们心里示现,我们对一切众生决定不敢怠慢。所以莲花是我们的清净心,心上现诸佛。这句是我们常常讲的「爱心遍法界,善意满娑婆」,我们要培养这样的情操,跟这部经就相应了,这就是「示现十方靡不遍」

我们虽然烦恼习气没有断,没有断就不能证果,可是我们的理念、我们的言行确实已经顺著佛菩萨的方向,顺著佛菩萨的道路,这就好。虽没有佛菩萨那么样的成就,但是自己心地的轻安,轻安是佛教的名词,要用现在人的话说就是身心都轻松。怎么叫轻松?没有压力,精神上没有压力,身体也没有压力,你就感到很快乐、很舒适,这是佛法里面讲的轻安。这是我们修行最先得到的一个效果,身心安稳,自在快乐。佛法里面讲的法喜,你得法喜,也就是儒家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它那个悦也是佛家讲的法喜。有这个成就,底下一句说『悉能调伏诸众生』,你就有能力了。

你看这还是在凡夫位,连初信位也没有证到,不过只是修学的方向、目标正确了。跟佛菩萨是一个方向、一个目标,只是我们现前障碍没有突破,障碍突破了就证果。证个初信就不错,往后真的就是节节高升,决定不退转。你证到初信位的菩萨,在三种不退里面,第一个不退你得到,位不退,算是圣人了,你决定不会退到凡夫,虽然不出六道轮回,你决定不堕三恶道。在小乘讲,天上人间七次往来,你就证阿罗汉果。而在大乘,比小乘殊胜多了,而且也快速多了,小乘要天上人间七次往返,大乘不需要。

所以在贤首,当然他是入佛境界。前面我们介绍的法身不朽,涅盘八味,贤首菩萨有能力,他已经非常接近。只要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人家就超越十法界,他就不是十信菩萨,他是初住菩萨。初住是法身菩萨,不是普通菩萨。我们平常念佛的时候,念菩萨摩诃萨,「摩诃萨」就是初住以上,「菩萨」是十信位的菩萨,在《华严》上讲十信菩萨,摩诃萨是初住以上,圆教。如果在别教里面讲,摩诃萨是初地以上,菩萨是三贤位的菩萨。於是我们就明白,别教三贤就相当於《华严》的十信,无论是在断烦恼或者是在开智慧,都是在这个阶段;只要破一分无明,超越十法界,就是法身菩萨。

别教法身菩萨是初地,圆教法身菩萨是初住,所以他有能力「调伏诸众生」「诸」就是指十法界。在我们现前,如果我们能够有这么一点气分,只能这样说,刚才我讲了,我们的学习方向、目标正确,确实是走佛菩萨的道路,就沾上佛菩萨的气分。有这个气分,对我们周边的这些众生就会产生影响力,就是现在人所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我们所学的、所做出来的,是社会大众的一个好样子,这个好样子就叫调伏众生。我们的能力只能在人道,十法界里头只能在这个法界,其他法界我们也见不到,我们也没有能力调伏他。调伏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影响,你能够影响他们,你能够教化他们依正法。我们自己谦虚一点,也是说实话,可以帮助这些众生,我们一起来学习,这是老老实实的话。

有志一同,我们就可以一起来学习。像我们净宗初祖远公大师,慧远大师,他能够集合志同道合的出家、在家,不分出家、在家。但是那个地方那个时候统统是男众,没有女众,在家、出家都可以,男众。在庐山建个念佛堂,东林念佛堂,现在叫东林寺。一百二十三个人在那个地方念佛,一个目标,一个方向,求生净土。依靠的是什么?诸位要知道那个时候佛教传到中国来不太久,没有这么普遍,经典也不多,只有一部《无量寿经》《观经》《弥陀经》都没有翻译出来,《无量寿经》是最早翻译的。安世高到中国来的时候,就曾经翻译过《无量寿经》,但是安世高的本子失传了,非常可惜。现在我们比较早一点就是康僧铠的本子,康僧铠是三国时代的,都算是很早。所以远公那个时候依《无量寿经》,只有一本经。真有成就,这一百二十三个人全都有成就,真的是个个往生,无比的殊胜。

中国净土宗的修学,我们都以远公大师为初祖,莲社就从念佛堂兴起,以后世世代代都称为莲社。莲社初祖就是远公,二祖是唐朝的善导。至於净宗学会是民国二十几年的样子,抗战之前,夏莲居老居士提出来的。净宗学会是什么?就是莲社,莲社换个新的名词,能够跟这个时代相应。因为人家称为莲社,现在人一般观念上,那是个很古老的宗教。听说净宗学会,这个名词就新了,其实内容完全一样,换个名词而已,这个名词能够跟二十世纪、二十一世纪的潮流相应。

当年黄念祖老居士介绍给我,希望我在国外,在每个地方讲经,劝勉同修们成立净宗学会。到现在我们也做了十多年,成绩还不错,现在全世界净宗学会,我们没有确实的统计,概略估计应该差不多有两百多家。多数我们都有联系,我们没有隶属,不像其他的宗教有隶属关系,好像是自己的分会,我们没有,每个净宗学会都是独立的。他们的人事独立,行政独立,财务独立,统统是独立的。我们只有在修学上有联系,彼此互相勉励,也互相协助,跟从前莲社没有两样。以前莲社在中国也很多,也都是各个独立,没有体系的组织,没有,隶属组织没有。在教学,我们的名称就用学院,净宗学院,培养净宗的弘法人才跟念佛领众的人才,培养这两方面的人才。这是调伏自己,也能够帮助别人。

下面一句说,『若能如是调众生,则现无量神通力』。我们现在把标准统统降低,我们不谈十信菩萨,为什么?他太高了,我们望尘莫及。我们要把水平降下来,降到我们现前的地位,我们怎样学?这两句用现代的话说,就是教学相长,这是真的。你的智慧、你的德能自然天天在进步,这就是「现无量神通力」。所以修跟学决定不能分开,分开就错了,什么都得不到。就跟夫子所说的,学、习,学而时习之,习就是我们讲的修,所以中国人也常常把这两个字连在一起,修习。

修习是什么?是把你所学的要做到,在生活当中做到。我们举个例子,特别是在现前的环境,诸位看到不如意的事情就会发脾气。我们能不能,佛讲六度里面有布施、有持戒、有忍辱,我们修忍辱波罗蜜。一切逆境里面控制自己不发脾气,这个就是落实,我把我所学的落实。布施,我们出家人没有从事於生产事业,换句话说,我们没有钱财布施,我们用什么布施?佛告诉我们,法布施,这个要做。法是什么?法就是我们的修行。譬如六波罗蜜,这都是我们的布施。我们的布施波罗蜜,是端端正正现这个样子,持戒、忍辱,做给大家看,用身体来布施,我做给大家看;身体布施,内财。我所学的这些经教里面的道理,我完全都用在生活上,别人看到会向你请教。向我们来问的时候,我们很欢喜、很诚恳的详详细细跟他讲解,我们每天在一起学习,这都是属於法布施。

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能够守住戒学里面的规矩,从哪里学起?从十善业学起。不杀生,不但不杀,决不能叫一个众生因我而生烦恼。我引起他的烦恼,这就是我的过失;决定不能做损害他人的事情,这都在不杀生的这条里头。所以戒经里面每一条戒,在实际应用都是深广无尽。这个十善十条可不能轻视,从初发心到如来地,如来果地上,十善业道才圆满。所以我们常常看到佛像,画的佛像,他画个圆光,顶上一个圆光,圆光上面有三个字,「唵阿吽」,这三个字就是十善业道的圆满。唵是身业,阿是口业,吽是意业,身业就是不杀、不盗、不淫;口业是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意业是不贪、不瞋、不痴。所以你看到佛像顶上这三个字,多半用梵文写的,有用藏文写的,也有用中文写的。所以十善从初发心到圆满,所有一切戒律都出不了这十个范围,不能小看它。

我们学佛从哪里学起?修行,行门从《十善业道经》学起,从三皈五戒、沙弥律仪学起,这就正确。所以先调伏自己,自己调伏好了之后,自然就影响别人,就能带动别人,能感化别人,那就是「则现无量神通力」。现在时间到了,我们休息几分钟。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接著我们看第六首:

【若现无量神通力。则住不可思议土。】

这两句话不好懂,但是它是事实。『现无量神通力』在我们现前来说,我们自己的修持如理如法,从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决定不违背经典的教诲,这就是身语意三业自然产生力量。这个力量,上跟诸佛菩萨起感应道交。所以我们求佛菩萨加持,用自己的修行感佛菩萨,我们有感,佛菩萨就有应。加持,我们前面讲过很多,有显加、有冥加。显是明显,我们能觉察出来;冥加是我们觉察不出来,实际上加持到。加持到之后,我们要细心去观察、去思惟,也能明显的感觉到。譬如烦恼少了、忧虑少了、牵挂少了,智慧确实增长,六根聪明了。从前看东西看不懂,现在一看能体会;以前听人说话听不懂,现在听了之后能懂得他的意思,甚至於言外之意都能够深刻的体会到。说话的人未必有那么深的意思,可是听的人会听得很深,这都是一种力量,这是得三宝加持。另外,与一切众生起感应道交,这个也是真的,众生听了心里欢喜,也都来学习,就变成志同道合。

凡是慕道的人,对於佛法羡慕、欢喜,无一不希望能把这么好的法介绍给一切众生,这个心就是大慈悲心,这个心是佛心。帮助一切众生觉悟,在过去用什么方法?建道场,流通经书,在从前就是用这两个方法。道场里面建大殿,大殿是讲堂,是讲经的处所。现在在我们今天这个时代,我讲经四十八年了,我从来没有想到去建道场,为什么?时代变了。现在是什么时代?高科技的传媒时代。我们的目的是希望这么好的佛法能够让很多人知道,如果我们建卫星电视台,这个是好事。我们把我们所讲的、所学的利用这些高科技传媒,同时就传达到全世界,那就是佛法所说的佛度有缘人。什么是有缘人?他愿意收看的就是有缘人,而且收看的人他会一个介绍一个。

现在的卫星电视跟网际网路,现在已经发展出来网路电视,这是最新的传媒工具,送到我这里来给我看,我早就料到了。现在看这个情形,快则三年,最晚不会超过五年,网路卫星会代替卫星电视。卫星电视的成本太高,网路电视的成本是大幅度的降低,这个叫道场。我们自己的道场,给诸位说,我们在香港这三层楼足够了。我们每天在这个地方这个小摄影棚,跟大家在一起学《华严》。这个大家是全世界,在卫星电视、在网际网路,我们都共同学习,无远弗届,你说这是不是神通力?

再回想,今天再建道场、建大讲堂没有意思。大讲堂,大的活动我们偶尔一年也会有那么几次,像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请我去讲演。大概办一次活动是两天,每天晚上讲两个小时,一共四个小时,听众一、二万人,那只是结结缘,跟大家见见面,结结缘。真正传递经教的这些讯息,还是在网路,还是在卫星,补助的就是光碟。我们所讲的统统都做成光碟流通,光碟可以教学,所以现在学东西比从前容易。

我要是办个佛学院,我也不请老师了。这么多年来所教的经,留下的光碟、音带、影带有一万五千多个小时,有几十种。我就开这么多门课,哪个人愿意学什么,你就专攻一门,你专听,听了写笔记,写心得,写感想,依教修行。果然真干,十年你一定成就。你学「普门品」,十年在这一部经上下功夫,十年之后,你就是观世音菩萨再来;你学《地藏经》,你就是地藏菩萨再来;你学《弥陀经》,你是阿弥陀佛再来,一点都不假。你要学《华严》,你就是文殊、普贤再来。关键就是你肯不肯吃苦?肯不肯放下?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放下贪瞋痴慢,一心一意专求佛法,肯吃苦、能持戒就成就了。

如果希望能有一些同参道友在一块学也行,印祖给我们讲,道场不要大,二十个人,为什么?容易维持。护持的人有,开销不太大就有人愿意护持。你有个小房子住,像二十个人,我们这三层楼就够用了,所以不必要很大。真正办道,道业成就了,弘化十方,哪个地方有缘就到哪里去。我在全世界都有法缘,诸位有成就来找我,我会介绍你。因为净宗学会在全世界差不多有两百多个道场,没有领众的法师。你真正学了有成就的话,我就可以给你介绍去,你就可以在那里领导几个学会、十几个学会,这是我可以办得到的。

将来弘法的道路肯定是向高科技传媒发展,不再是寺院的弘法,寺院局限太大。尤其发展到工商业的社会,每个人工作非常忙碌,很少有时间。有一点时间他都想休息,想休闲,不愿意再来听东西,这我们要懂。我们教学的对象是什么人?是老人,退休的老人,他们非常需要;还有年轻人,在学的学生,要帮助他。最重要的,一个是老人,一个是小朋友,就是幼儿园跟小学的学生,基础教育。只要把小孩教好,社会就安定,将来长大了,各个都是好人,仁人君子,孝亲尊师,爱家爱国,所谓童蒙养正的教育。在大众,就是社会教育,我们统统都能顾及到。

大众教育一定要提倡伦理、道德、因果,科学技术教育有国家在做,现在缺乏的、疏忽的是这三方面,我们要全力把它补足。方式最好用短篇的连续剧,这个方法比什么都好。我对於马来西亚最早做的《了凡四训》电视剧,我很赞叹。它只有两个小时,把《了凡四训》讲得清清楚楚,那个等於上课。百看不厌,我看了很多遍。我们再过半个月,游本昌先生编导的《了凡四训》出来了,再有半个月就可以出来。一共有二十集,每一集大概是半个小时,半个小时、一个小时,我不知道。可能电视台都会播出,用这种方式来做社会教育。中国这些因果感应的故事太多了,古人的笔记小说,还有历史故事。现在人不愿意读书,喜欢看电视,我们就把书本里面这些好的教材用这种方法编出来,用这种手法来介绍给广大的大众,这个都是「若现无量神通力」

古人有两句话,「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行好事」。我们的愿能不能达得到?一般人怀疑,我年轻的时候也怀疑。学佛的时候,章嘉大师告诉我「佛氏门中,有愿必成」,这是他教我的。他说你的求愿,你有求求不到,那是什么原因?是你自己有业障。要怎样求法?你要把业障消除,感应就现前。我听了是有道理,怎么样消除业障?忏除业障,你要修忏悔法,所以佛在经典上教我们天天修忏悔法。很多人都念忏悔文,有没有用处?没有用。章嘉大师告诉我,依文解义没用处。要天天反省自己的过失,从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天天要反省。你不反省不知道,好像没有什么过失,你要一反省,你才晓得过失一大堆。所以古人用功过格。

功过格最早是道教发起的。你看《了凡四训》里面袁了凡先生,云谷禅师介绍他学功过格。云谷禅师是佛法的,一代的高僧,他教人改过自新,他不用佛教戒律,他用功过格。功过格是道教的,内容是什么?《太上感应篇》。所以中国对於初学,说实在话,几乎接引初学都是用儒、都是用道,有儒跟道的底子,然后再介绍你佛法,好修。所以我们今天佛门为什么衰到这个样子?我们很认真在检讨、在思考,发现到什么?我们这一代,学佛基础的,就是伦理道德的基础教育忽略了,没有在这里下功夫。所以《十善业道》是佛门的基本教材,初学第一本的书要从这儿读起,在家学佛做不到。出家学佛最基础的这本东西是《沙弥律仪》。出家做不到沙弥律仪,在家不能落实十善业道,那是假的不是真的。假的当然衰微,衰到最后,这个教就没有了,灭掉了。

从前人为什么能做到?从前人从小他就接受过童蒙养正的教诲,所以我们才把《弟子规》搬出来。《弟子规》是什么?家教。诸位要知道,在中国古时候,五千年来,不是个短时间,五千年前的老祖宗非常重视家教。所以中国人说「教儿婴孩」,不是小孩,婴孩,婴孩是婴儿。什么是婴儿?刚刚出生的,出生个二、三天,只要他眼睛张开就开始教。为什么?他会看,他会听,他虽然不会说话,还不会动作,已经会看会听。怎么教?大人在他面前,言谈举止都要规规矩矩,让他落好印象,凡是不好的印象决定不能让他落在脑子里,决定不可以。如果你们有不愉快的事情要避开小孩,别的地方去闹,你去吵去打都没有关系,小孩可不能让他听见,不能让他看见。

所以,中国谚语有所谓「三岁看八十,七岁定终身」。他看到的完全都是纯正的,都是好的,看了三年,三岁他就有能力辨别是非善恶,他就晓得哪个是应该做的,哪个是不应该的。所以《弟子规》不是教给婴儿去念的,他不会念、不会读,《弟子规》是谁做的?父母。家里面的大人在小孩面前要表演,《弟子规》上字字句句都做到,做给小孩看,身教,不是言教,你说那个根扎得多深!那个小孩多么有福报!

我们现在是一点福报都没有,生下来之后,父母不知道教。不但我们父母不会教我们,说老实话,我们的父母生下来,我们的祖父母就不会教他,所以至少我们这个教学断掉三代以上。清朝末年,民国初年,那个时候还有,所以我这个年龄还沾到一点边缘。我以后就没有了,我弟弟就没有了,我弟弟小我六岁,就没有了,边都没有沾上。童蒙养正的教育,真的会影响一生。小时候家教教得好的话,虽然这个社会是个大染缸,你有能力,现在医学讲免疫力,你有这个能力不受染污。你这一生当中,你懂得一个正确的方向、正确的目标,洁身自爱,不跟人竞争,各行其道。在道业上真的会有成就,都是得力於童蒙养正。

中国每个家族都有祠堂,祠堂里面都有家谱,家谱里面一定有家规、有家训,家家都有。这是中国社会的一种风气,是好风气,外国人没有。文化大革命之后,祠堂没有了,家谱也跟著没有了。前几天有位吴教授来看我,告诉我一桩事情,说美国有个摩门教。我知道,我在美国的时候听说过,虽然跟他们没有接触过,我听说有这个教。摩门教重视家庭教育,他们搜集中国家谱,分量非常可观,他告诉我有一万多家,我自己都呆了,这真叫有心人,他搜这么多。听说这一套东西,台湾的故宫博物院有影印本,也是从摩门教那边拿来的,太难得了。

所以我就想到,每一家家谱里头都有家训、都有家规,我们如果把所有家庭里的家训、家规,统统把它提出来,将来印成册,那真是很大分量的部头。你就可以从这里看看,中国五千年来社会之长治久安,你就晓得道理了。然后才知道中国人的智慧,中国人是如何重视婴孩的教育。小孩到三岁再教,迟了!所以现在小孩难教,为什么?一出生之后他就看电视,谁把他教大的?电视教的。稍微大一点,上小学了,会用电脑了,网路教的。电子游戏机,这个可不得了,这里头的内容是暴力、色情、杀盗淫妄,这还得了!所以对整个社会状况,我们要有深度的了解。

《弟子规》可以说是中国家教的集大成,这是一般的。在家教里面,它还有分很多不同的教学方法。譬如读书人他怎么教他子弟?商人怎么教他子弟?工人怎么教他子弟?行业不同,家规、家教不一样。《弟子规》是共同科目,是基本的东西,必须要学习的。你将来到哪个行业有哪个行业的这些仪规、这些教训,内容非常丰富。不能做一个独立的大学,至少可以办一个独立的学院,专门来研究学习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家教。

所以,我们「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做好事」,有愿必成。愿从哪里求?不从外面求,从外面求决定求不到,从自己内心去求。也就是先要求自己是个好人,先要求自己常行好事,它就起感应。你就会碰到好人,你就会碰到人行好事,这个道理很深!才能相应。如果自己不善,希望别人善,永远找不到一个。这些方法都是章嘉大师教导我的。我在这五十五年当中,学佛五十五年,感应不可思议,证明佛经上所讲的全是真的,没有一句是假话,确实「佛氏门中,有求必应」

底下这一句,『则住不可思议土』,「不可思议土」是什么?福地。所以自己一定是好人,你居住的地方就是最好的国土。从总的来讲,佛在大乘经里面告诉我们,天地万物从哪里来的?佛亲证,不是听闻的,自己真的证实,证实是什么?「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心现识变。我们的心好,这个心是没有问题,决定是好的,《三字经》上讲「人之初,性本善」,所以我们肯定人性本善。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性就是真善,跟中国传统讲的人性本善是一个意思,这是我们要肯定的。一切人都是善人,一切人都是好人,他为什么会变成不善不好?那是习气。就像《三字经》一开头说的,「性相近,习相远」,习是习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社会是个染缸,你被它染污,你变坏了,是这么个道理。因此教育就非常重要,所以底下两句就是说明为什么会有教育?这个教育是谁想出来的?「苟不教,性乃迁」,中国五千年前的老祖宗就从这个地方观察,教育比什么都重要。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第一个目的是保持你的本善。你在这一生当中,距离这个标准总不能太远,这是教育的目的。第二个目的是要把本善发扬光大。具体落实的科目,在中国就是伦常八德,五千年中国的传统教育就是教这个东西。五伦,「父子有亲」,亲爱,这是天性,这不是从哪里学来的。父母跟子女的爱,你从什么时候看?最明显能看得出来的,三、四个月,小孩生下来三、四个月。父母对他的爱,没有条件,可以说真的是天性,你要看那个天性之流露,你从这里细细去观察。你再看那个婴儿,四、五个月,他会叫了,他不会说话,但是你看到他的动作、他的神情,他对父母的爱,你细心观察,非常明显。

所以中国的古代老祖宗从这里面发现,这个爱如何在一生当中保持不变,这是教育第一个目标。第二个目标,这种纯真之爱如何发扬光大,爱兄弟、爱家族、爱你的邻里乡党、爱社会、爱国家、爱一切众生。所以,《弟子规》里面讲的「凡是人,皆须爱」,这是把这个爱扩大。所以伦理教育,这五千年的教育没有别的,简单来讲是「爱的教育」。爱人怎么会害人?爱人到极处,所以有自己牺牲奉献,绝对没有占有,绝对没有竞争,这个社会怎么不和谐!五千年来的和睦相处,和谐社会,这是教育造成的。这个道理,这些事实,我们不能够不承认。

到现代的社会还能行得通吗?现代社会不知道孝顺父母,不知道尊敬长辈,无止境的竞争、斗争,整个社会动乱。我们老祖宗这套东西还有效吗?所以我才做个实验,我在我的老家汤池办个文化教育中心,用这个镇做实验。这个镇十二个村庄,居民四万八千人,我们推动《弟子规》的教学。这四万八千人,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一起学。我原本想到的是希望三年能改变社会风气,没有想到不到半年,社会风气就大幅度的改变,所以我很惊讶。没有想到人民是这么好教,这样受教,真正是难得,这是出乎意料之外,这个事情做成功了。

我办这桩事情,目的就是给世界上、给联合国,这么多年来从事和平工作的这些人,他们做和平工作做了三十多年,世界是愈来愈乱,几乎信心都丧失掉,我做这个是加强他们的信心,这个方法有效。正好在这个时候,真正是我们佛法讲三宝加持,祖宗保佑,联合国来找我,我就藉这个机会把这桩事情向联合国做详细报告。还有个大型的展览,让世界上从事於和平工作的人,邀请他们到汤池去参观。开会收不到效果,报复、镇压是更收不到效果。教,好好的教,一教就回头了。你看人心转变了,这个地方就变成福地,则住不思议土。

不思议土本来是指什么?指一真法界,指极乐世界、华藏世界,这是不思议土。落实到我们现前的境界,我们要想,华藏跟我们地球有什么差别?极乐世界跟我们这里有什么差别?你要把《华严经》念通了,你就晓得完全没有差别。差别在哪里?差别在人,就是说境随心转。华藏、极乐那边的人,居民、往生的人,往生就是我们今天讲移民,到那边去的人各个都是好人。所以它那边的风水好,各个都是有福的人,都是清净的人。佛真是有眼光,都是选好人去的,坏人不能往生,所以他的国土庄严。

我们现在这个世界人心不善,你看人自私自利、贪瞋痴慢,就像惠能大师在《坛经》里面所说的十恶八邪。真的,我们现在人心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落在十恶八邪,还有许多不善的习气,把我们居住的国土变坏了。所以诸位要懂得,我们现在修行学佛要改造风水,改造我们现前居住地球上的风水。怎么改造法?觉悟的人多,行善的人多了,山河大地统统改变,什么风灾、水灾就会大量减少。如果我们这个地区,譬如香港,能够有三分之一的人是善人、是好人,香港什么灾难都没有,天灾人祸都没有。

古德教我们,一百个人当中有一个好人,占百分之一,这个地方的灾难可以减到很少,不能说没有,还是有,但是很小,不大。所以我说如果能到三分之一的话,那就是百分之三十,不是百分之一,什么灾难都没有了。你要想到,西方极乐世界、华藏世界,它那边的居众是百分之百的好人,一个不善的人都没有,它那个土叫不思议土,道理在这个地方,我们要懂。从谁做起?一定要从自己做起。如果说撇开自己,希望别人都来学佛,都来做好,这个做不到。

所以今年四月,国家在杭州办了一次「世界佛教论坛」,我也被邀请参加这个大会。它的主题是胡主席提出来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下面的副题,我们讲经的时候常讲,他都采用了,「心净国土净,心安众生安,心平天下平」。这就是说,怎样真正能够落实和谐社会、和谐世界?那一定是心净、心安、心平,这就转境界,转变社会。所以他说「和谐世界从心做起」。大会里面我也有几分钟讲演,我的讲题就加一个字,「和谐社会从我心做起」,从自己做起,才真正能落实。你说从心,到底是谁的心?要从我心做起。我一个人能够做到,我所居住的这个地方的风水就跟著转。风水家所说「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你心好、行好,你居这个地方怎么会有灾难?不可能的事情。虽然周边大众造业,也会沾你的光,应该有灾难,大灾难变成小灾难,小灾难就没有了。

你真正有福,心行纯善纯净,那就住不思议土。我们同参道友当中志同道合的人,大家在一起勉励,各个人都学好人,各个人都行好事,这个力量就更大。这个有科学的实验,日本江本博士对琵琶湖做的实验是非常好的证明。所以在香港这个地方,如果能够有二、三百人志同道合的,大家都认真努力来行善,从自己内心做起,香港这个地方天灾人祸会大幅度的降低。我很相信,我修学这么多年,感应是真的不是假的。现在时间到了,今天我们就学到此地。


返回《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目录

生死书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