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九二八讲)  2008/2/2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928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须弥顶上偈赞品第十四」,第三大段,「第二南方一切慧菩萨」,偈颂的第三首看起:

【观察於诸法。自性无所有。如其生灭相。但是假名说。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灭。若能如是解。诸佛常现前。】

清凉大师在《疏钞》里提示我们,他说「第二四偈」,这是十首偈里面第二段,第二段有四首偈,就是三、四、五、六这四首。这四首所说的,「了法真性真见佛」,见佛的标准就在这四首偈,这四首偈明了了,你真见佛。四首也分为两个小段,前面两首是一段,「真观」,后面两首也是一段,「真止」。教下修行称为止观,止就是我们常讲的放下,观就是常说的看破,是一个意思。你真的看破,真的放下,见佛了。见佛就是见性,见性就是见佛;没有见性你见不到佛,你见到佛是假相。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天天跟著在他身边,有没有见佛?没见佛,你见到是什么?假相,生灭相。相有生有灭,佛不生不灭。什么时候从相上见性,你就见到真佛,见到佛你自己就成佛了。可见得这确实很重要。前面一段是说做错了,取相非真,这讲得很明显,你著相,你全是假的;也就是说,妄想分别执著要是没有放下的话,都是假的。妄想分别放下之后,什么都是真的,没有一法不是真的。禅宗开悟见性的大德常说,见性之后是左右逢源、头头是道,那个道就是性,就是法性、真心。所以这个地方,这句话只有七个字,说得好,「了法真性」,了是明了,一切法的真性,这叫「真见佛」,见性成佛。什么人能做到?《华严经》上初住菩萨以上,破一品无明、见一分真性,这就成佛。虽然无始无明的习气还在,没能断了,但是无始无明真的断了,只是习气没断。习气没断不碍事,他确实分别执著都没有了,分别执著的习气也没有。所以他带著的只是无始无明习气,分别执著的习气都在四圣法界这个阶段,声闻、缘觉、菩萨、佛,在这个阶段断掉了。这个理我们要明白,为什么?时时返照自己,我自己还有没有?如果有,要提高警觉,要真用功夫,如何把分别执著放下。分别执著的习气在六道里头断不掉,他可以带著分别执著的习气到四圣法界,就是超越六道。四圣法界里面,把分别执著的习气断掉,最后破一品无明就证一分法身。证法身就是了法真性,这就是证法身,真的见到佛,真的成佛了。

下面大师说「於中前二真观」,这就是偈颂里面,前面两首偈是真观,后面两首偈是「真止」,这是《华严经》所讲的法界观。「前中」,就是第三首偈,「初二句空观」,前面两句「缘生无性故」「次二句假观」,就是第三首这四句后面两句,后面两句「如其生灭相,但是假名说」,这是假观。我们先来学习这一首。

『观察於诸法』,这是说一切法。一切法,现在的学术把它分为三大类,动物、植物、矿物,现在是这么分法。在佛法里面也分作三大类,跟它分的不一样,佛法讲有情众生,动物;植物跟矿物统统合在一起,叫做器世间;另外一种,这现在学术没有的,叫智正觉世间。智正觉那就不是凡人,圣人,讲的是声闻、缘觉、菩萨、佛,智正觉世间,他们觉悟了。佛法这个三分跟现在世间三分不一样。可是这个地方叫我们「观察於诸法」,你细心去观察这一切法。

『自性无所有』,自性是什么?自是自己,性是性质,你细心观察,确实它没有自性。法从哪儿来的?大师《注解》里这句提示很好,「缘生无性」,它是许许多多条件聚会起来产生的现象。譬如动物,我们讲人,用自己来举例子,人有没有自性?如果有自性,他是独立的,他本来就有的,自性不可能有生灭相。我们看这个人一分析,佛法你看看三千年前他就用这个方法,这是科学方法,分析!这一分析,你的形相是物质,物质是色法;除了物质之外,你还有精神,精神是心法。物质也不是独立的,它也无性,为什么?它有四大,你这一分析,地水火风,这都讲到现代科学。现代科学家分析,把我们这个肉体分析,从细胞,细胞再一分析,细胞怎么组成的?分子组成的。分子再一分析,分子怎么组成的?原子组成的。原子怎么组成的?原子核跟电子组成的。原子核跟电子怎么组成的?粒子组成的,现在讲的夸克。分到不能分的时候就没有了。所以现在有所谓「基本粒子」,就是不能再分了,在佛法里面叫这个叫邻虚尘。佛法用尘,最小的,微尘。所以,佛的分析法跟现在的科学非常相似。

佛把一个细胞,这已经很小了,把它分割成七分之一,七分之一就很小,叫它做牛毛尘。牛毛很粗,那个毛端上,这一粒微尘可以黏在那上面,它不会掉。这还很大,还可以分,把牛毛尘分成七分之一,叫羊毛尘。羊毛比牛毛细,中国人写书法的毛笔多半是羊毛,就很细了。这样小还可以分,再把它分成七分,七分之一叫兔毛尘,兔毛就更细了。兔毛尘再分成七分,七分之一叫水尘。就这样一个小的物质,现在大概科学里面讲的电子、原子,它可以在水里面,水有空隙,可以自由在水的空隙里面钻来钻去,它没有障碍,叫水尘。这我们肉眼都没有法子看见。这么小的物质再分,分成七分之一叫金尘。就是金属,金属的密度大,但是里面还是有空隙,现在科学看得很清楚,在显微镜里面看下去,金属有很多像网一样,网状一样,它真的有很多漏洞,很多小洞。金尘在金属空隙里面它没有障碍,它能够通过。金尘再把它分成七分之一,这叫微尘。所以佛家讲的微尘,我们肉眼看不见,佛说什么人能看得到微尘?阿罗汉,阿罗汉的天眼可以看得到微尘。微尘还不是最小的,微尘还可以分,把它分成七分之一叫色聚极微;色聚极微再分,分成七分之一,叫极微之微,这都是阿罗汉看不到的。极微之微不能分,没有了,所以也叫做邻虚尘,它跟虚空做邻居了。这个现象可能就是讲物质的最原始的现相,弥勒菩萨给我们讲的,一弹指有三百二十兆生灭,这个生灭是什么?是邻虚尘。你不能说它有,你也不能说它是无;你说它无,它是个色法,就是物质,看到一下,立刻就不见了。

这是科学家现在讲的、发现的,物质是无中生有,它根本不存在,它存在的时间非常之短。短到什么程度?科学家没有说出来,但是弥勒菩萨讲得很清楚。现在我们在时间都是用秒来算,它是一秒钟一千二百八十兆生灭,兆是万亿,万万是亿,万亿是兆。我们没有法子体会。佛在经上讲,这个现象八地菩萨见到,阿罗汉能看到微尘,八地菩萨能看到极微之微。所以它是缘生的,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叫缘生,缘生指所有一切物质现象,甚至於包括精神现象也不例外。精神现象是属於心理的,物质现象是属於物理的,现代的科学对於物理方面研究得很多,心理一直不能像物理那样的蓬勃发展,什么原因?大概方向有问题。是很不容易,它有极限,你这极限不能突破,这个极根是什么?思惟,科学家用头脑在想、在思。

夏威夷土著「和和波罗波罗」的方法,里面有一条重要的,我们把它念念,跟佛法讲的很接近。所以我们看到他这些东西,真的是佛知佛见,虽然他不是佛教。他在总结的第四条说,「我们生命唯一的恐怖分子就是我们的记忆,只要我们肯放下这些记忆,我们就可回归到零(零就是无我的境界);回归到零,我们就没有记忆、没有经验,我们就清净无染」。这几句话说得好像是很对,也好像有问题。为什么?他这里正是讲止,止住了;止住,观没有了。只讲到清净无染,那清净无染不是一无所知了吗?这是我们一般人不愿意听的。佛不是这么说的,佛讲到心地清净无染的时候,自性般若智慧圆满现前,无所不知,他后头没有这句。前面说得很对,前面说什么?所知障,记忆跟经验是所知障,它里面夹杂分别执著。放下的,说实在讲,佛叫我们放下,并不是叫你把记忆放下,那什么都不记得了,不是叫你放下记忆,不是叫你放下经验。他这个地方讲的经验、记忆,这用的名字不好,佛法叫你放下,放下分别、放下执著。执著分别放下了,你的记忆、你的经验全都是智慧。记忆加上分别执著就是烦恼,经验里面掺杂著分别执著,那就叫所知障,一个烦恼障,一个所知障。这是佛跟他讲的不同的地方,但是都著重在放下,这我们得搞清楚、搞明白。

总结他们的经验,我们在这里可以提一提,他一共只有九条。第一,他说「我们的心性是爱、是和平」。这个与佛法讲的相应,佛法讲什么?佛法讲慈悲,慈悲就是爱。为什么佛教不用爱,用慈悲?世间人的爱里面有分别、有执著。爱里头夹杂著分别执著,这个爱很痛苦,不快乐。如果把分别执著拿掉,那个爱就叫慈悲。所以慈悲是理性的,不是感情的,是智慧的,没有情识,这是不一样的地方。自性真的是和睦的,是平等的。我们跟这个人不和,跟那个不和,自以为比别人都高一等,这是凡夫,这是烦恼在作祟。这个人没见性,这个人与自性完全相违背。像这些都应当是真正修行人、真正佛弟子时时刻刻思惟、反省检点的,我还有没有?我对人、对事、对物这些毛病,想想比去年有没有减轻一点?如果比去年减轻,你有进步;如果没有减轻,你没有进步;如果还很严重的话,那你已经退步。你在佛学上,那是标准的,好像你学得很多,懂得很多,但是你都做不到。

做不到,你看从前修无师,这是个做泥水匠的,像六祖一样不认识字,他念佛往生了,预知时至。临走的时候有些同参道友帮他助念,同参道友对他很尊重,预知时至,没有生病,就请他留一首诗,留几首偈子,给大家做个纪念。他很老实,他说我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不会作诗,也不会做偈子。不过我有一句老实话供养大家,给大家做个纪念,这句话就是「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这很了不起,这不是普通人能说出来的。你学佛学了这么久,能说不能行这不是真智慧。反过来我们看他,他不能说,他不会说,但是他能行,他行什么?一句阿弥陀佛,二六时中不间断,日夜不间断。除一句佛号之外,他没有杂念,能行不能说,这是真智慧。他说「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那他是真智慧。那个能说不能行的是什么?给诸位说,换个名词,他真聪明,可是聪明反面,你要晓得古人讲得好,聪明反被聪明误,不是智慧。真智慧不会误人,聪明会误人,那我们要学聪明还是要学智慧?这不就很清楚了!

利益众生的事情,尤其在现在,这个真是无论是讲文化、是讲传统,还是讲大乘,甚至於讲人种,能不能在这个世界再延续下去,现在是存亡继绝的关口。所以做好事、做功德,在这时候做,这个功德叫无量无边。什么叫真实功德?你要了真实法。昨天讲的,你要了真实法你才能做到真实功德;花一点小钱做真实功德,不是干假的。我们从印祖,印祖是有智慧的人,你看他一生所干的,这是个出家人,四众对他的供养他只做一桩事情,印经。你想想有没有智慧?有没有道理?印经,人家拿去卖也没有关系,他卖有人买,买的人他还是真看,至少阿赖耶里面种佛的种子,所以有百利而无一害。今天我得到台湾的讯息,《大藏经》《龙藏》,加上句读。因为以前印的书没有句读,没有标点,你念要自己去圈。现在那边的同修不少人,大家共同努力把《藏经》全部圈出来,这个对於初学的人帮助太大了。这是多少年来我们所期望的,总算是做到了。第一本印出来了,他们会带到澳洲给我看。以后我们流通的本子统统是有句点的本子,做这个事功德大,这真正好事。

第二个,建寺庙、建塔,这都是佛在经上讲的。可是现在这个时代,印光大师为我们现身说法,建塔要建什么样的塔?小塔,建寺庙要建小庙。为什么?现在人贪瞋痴慢已经达到饱和点,道场大了,在里面住的人他就起贪心,道心就没有了。小道场大家看瞧不起,送给你你都不要,等於树下一宿一样。这个好!你自己住在里面,不起贪心,你很容易放下,你才能往生。如果一个大道场,像宫殿一样,你留恋这个地方,舍不得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好,极乐世界我还没看到。阿弥陀佛来接引你的时候,我还舍不得这里,那就没法子。这个要知道。大众集合在一起共修,我们就提出老人乐园,这个真的是道场。实际上就是二十多年前我常常讲的弥陀村,老人乐园是真正的弥陀村。但是是用酒店的管理、经营来做,这个有好处。因为年岁大的人自己行动不方便,没有人照顾,酒店它有服务生,每天他来给你整理房间,你的换洗衣服他天天拿去给你洗,洗好了送给你。饮食起居一切都有人照料。这里面服务的人员,都经过《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的培训。所以确实不是五星级的服务,总是六星、七星级的服务。很多人响应,也有些人真的起步要启动了,这是好事情。因为凡夫修行,要记住祖师说的话「依众靠众」。佛陀在世的时候,人善根深厚,都能够自动自发,所以佛不讲修行,修行是你自己的事情,佛从来不问。但是到佛法传到中国的时候,那已经一千年了,中国的祖师提倡集体在一起共修,互相照顾、互相警惕、互相督促,才能产生效果。所以到中国才有丛林,丛林实在讲就是学校。现在这个时代,印光大师提倡的最适合於眼前这个时代,小道场,不攀缘。小道场二十个人在一块修行,有二、三个得力的护法就够了,身安道隆。天天忙著生活,忙著去攀缘,那你的心不在道上,修行的人心不安,护持的人心也不安。弘护是一体,弘法、护法都要心安理得,这个道场才会兴旺,才会有成就。所以,慈悲、清净、平等比什么都重要。

第二条他说「万物都是神圣的,无论是有情或是无情」。这句话跟佛所说的「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就说尽了,比他说的还要彻底,比他说的还要圆满。这个话的意思是什么?意思是我们对於一切人、一切众生要尊重,就是普贤菩萨教给我们「礼敬诸佛」,对待一切众生有礼、有诚敬,真诚的敬意。礼跟真诚敬意是自性性德的流露,一切诸佛如来、法身菩萨没有一个不是这样的,这个意思我们要懂。他说的是不错,没有佛法讲得那么圆,讲得那么究竟。

第三条他说,「欲望使我们离开心性,使我们变成垃圾」《三字经》上有句话说,「性相近,习相远」,性是心性,性本善,性本觉,可是怎么样?欲望使我们离开本觉、本善,使我们变成不善,垃圾是不善的。欲望指的是什么?烦恼、习气,我们常讲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这个地方用欲望两个字都包括了。我们跟自己佛,自己本来是佛,跟自己的佛愈来愈远,变成凡夫了。原来是住一真法界,是住常寂光净土,现在搞六道轮回。这个里头没有主宰,不是说哪个人把我们搞成这样的,不是的,自作自受。自己起心动念,自己迷惑颠倒,自甘堕落,这个要知道。要是怪别人是完全错了,永远回不了头来。

第四句刚才说过了。第五句他说,「放下记忆的方法很简单」,这个值得我们参考,他提供我们一个方法,「就是不停的洗清自己的污垢,只要重复的说『我爱你,谢谢』,用这两句话来洗清自己的污垢,才能与心性相应,很自然的,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这说得有道理,这个可以能够达到社会安定,世界和谐,可是终极目标不能解决。佛法用的比他还简单,你看他这个地方说的,他用的方法,「我爱你,谢谢」五个字。我们净宗只用四个字「阿弥陀佛」,比他的殊胜,为什么?他这个里头情执还是没有离开,「我爱你,谢谢」,情执没有离开。阿弥陀佛比这句话还好,你们想想对不对?现在我们晓得这是什么?把垢污洗清就是把烦恼断掉,这教给我们断烦恼的方法,一句阿弥陀佛。不断的重复,就是不间断,见到人,阿弥陀佛,见到鬼也阿弥陀佛,见什么都是阿弥陀佛,就是这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你就念到极乐世界去了。你想断烦恼,很简单,这一句佛号要怎么念法?大势至菩萨跟我们讲得清楚,「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句话简单的说,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就行了,你的烦恼障、所知障统统都会洗干净。那我们就是,你用这个方法把你的分别执著放下,念久了,不知不觉分别执著自然没有了。你看对一切众生都是阿弥陀佛,对一切万法都是阿弥陀佛,可见得没有分别、没有执著,这法子好极了!佛给我们讲的方法比他的确是高一等。

下面他说「世界不能和平,因为人的内心起冲突,不平衡,当然我们的世界不会和平」。这一条佛法里面常说,不二法门。我们参加国际和平会议,看到多少人在那里研究,找不到化解冲突的方法。佛教给我们,我们如果从内心深处把与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对立的念头消除,冲突就化解了,和平就现前。所以这不能在外头,外面解决不了问题,要从自己内心深处去解决问题。真能解决,不是假的。

他底下就有这个意思,「外面的境界本是圆满的,我们觉得不圆满,是因为我们有问题」,自己有问题,「必须找出不圆满的因,修正自己,才能解决问题」。其实那个因不是别的,就是对立,对立在佛法里头称之为边见。这五种错误的见解,第一个是身见,执著这个身是自己,这是错误。身,哪有身?物质是四大,地水火风四大,四大皆空,物质不存在;心理,受想行识,受想行识无自性,也是了不可得,这错误的认识带来烦恼障。第二个是对立,对立什么?二边,二边就对立,叫边见;一边没有,那一边就不存在。所以如何化解对立?我自己不跟人对立,他跟我就对立不起来;一切事物我不跟他对立,他跟我也对立不起来,要从自己本身做起。所以我们要学佛、学法身菩萨,不跟任何人对立。没有对立就没有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冲突,没有冲突,哪来的斗争?和平就现前。平等对待、和睦相处,那就是极乐世界,那就是诸佛的报土,必须知道我们本来如是,现在变成这个样子。我们跟人对立,别人跟我们对立,人与人之间的报复现前,冤冤相报没完没了。我们跟大自然对立,任意的破坏自然生态现象,现在大自然报复,水灾、旱灾、地震、海啸,都来了,自己惹来的。与天地万物对立,这里头还给我们带来许多的瘟疫。如果真的把对立化解掉,天灾人祸全没有了。所以解决问题不在外,要在自己。自己心正、行正,没有一样不正;心不正、行不正,所有一切天地万物都不正。为什么?境随心转,佛讲得透彻、讲得清楚。

下面一个问题,他说「问题永远在自己,不在别人」,这一句提得好,这是智慧的语言。这个世间人,六道凡夫,他不会想自己,他处处想别人,认为问题永远在别人,不在自己。只有佛菩萨,只有真智慧的人,他知道问题是在自己,与别人无关。为什么?因为整个宇宙是你自己心性变的,所有一切众生也是你自己心性变的。就跟作梦一样,梦中你梦到山河大地,梦到天地,梦到许许多多的人,梦中也有苦乐忧喜。你醒过来之后想想,在梦中所有一切境界,问题是在自己还是在别人?你就会明白,梦中所有境界、所有一切众生,全是自己自心变现的。自心要善,全都善了,没有一样不善;自己心不善,外面全都不善。这是佛陀在经上讲的。所以讲到最后,佛说「迷唯一念,觉止一心」,这两句话把世出世间一切法说尽了。

他最后这句话说,「身外无一物,世界的一切都是我们的心想成的,自己痊愈了,周围的一切自然就健康了」。这话说得很好,健康就是一真法界,健康就是永久的和谐。人与人之间,人与天地万物,相亲相爱,互助合作,永远没有矛盾,永远没有冲突。佛说的「一切法从心想生」,所以佛教我们心想善,不要想恶,想真,不要想假的。真是自性,代表自性的是佛菩萨,所以念佛、念菩萨就是念自性。佛名号是性德,菩萨的名号是修德,性德跟修德是一,叫性修不二。所以我们的心想,为什么不想佛?为什么不想菩萨?世尊在《无量寿经》上教导我们,佛很多,希望我们专一,「教之道,贵以专」,就想阿弥陀佛,无量寿佛,无量寿佛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无量寿佛。菩萨就想观世音菩萨,想观世音菩萨是什么?大慈大悲。想观世音菩萨的人他的爱心能遍法界,他爱一切众生,爱一切众生当然就不会害一切众生。这是真观。

真观是观性,一切有情众生皆有佛性,一切无情众生皆有法性,法性跟佛性是一个性,我们得要搞清楚。《唯识》里面讲四分,心心所统统有四分。自证分是本体,就是法性。证自证分,你怎么晓得有自证分?他自己知道有个自证分,这个知道是智慧,就是自证分里面的一分本有的智慧。佛在经上讲「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那个如来智慧德相就是自性里头本来具有的般若智慧,这一分就叫证自证分,我们也称它作佛性,佛是觉的意思。见分、相分,这是假的,这不是真的,因缘生法。

所以下面两句话说「如其生灭相,但是假名说」,也就是说世间所有的言论、所有的名词、术语,你不要认真,全是假的。这个话佛教没传到中国来之前,老子《道德经》上头一句话就说出来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天地之间万事万物有没有名?没有名。名字是什么?是人给它加上去的,假名。古时候人都知道是假名,所以对名不执著。可是名用久了,人忘掉了,对这个名很执著,这就错了,不知道是假名。为了便於指事,便於互相之间沟通,用这些假名,方便,叫方便法,你怎么能把方便当真实!你不要认真,它就很善,给你带来方便;如果你要认真的话,它里面会起冲突、会生烦恼。所以要晓得,全都是假名说,说也都是假的。有一天释迦牟尼佛坐在蒲团上没说话,文殊菩萨敲大磬,敲大磬是说法的,佛没说话。文殊说,「无说是真说」,佛是真说法,「无闻是真听法」,这两句话属於哲学的领域。无说、无闻是最高的境界,为什么?言语有局限,思惟还是有局限。佛家讲真实第一义,能不能说得出来?说不出来;能不能思惟?不能思惟,思惟达不到,思惟是第六意识。唯识法相里讲得很好,思惟只能达到阿赖耶,这就很难得了。阿赖耶之外是自性,自性就不能用思惟,达不到,那言说就更不必讲了。所以言说、思想都有一定的范围,没有办法超越,真理没有范围。

佛教人,这是言说,有言语、有表法,只能把你带到一定的阶段,向上,向上没有了。这个阶段在《华严经》上分得很清楚,界限在哪里?在十信位菩萨,贤首菩萨。言语、思惟就到这个地方,十法界。十法界以上的,妄想断了,就是起心动念没有了,你想想看起心动念没有,还有什么说的,还有什么好想的?想,不就起心动念了吗?你就往下坠落下去了,说就更糟糕了。所以,老子这句话含义很深,「道可道,非常道」,不是常道,常道是真道;「名可名,非常名」,一切万物本来没有名,本来没有名叫常名,一有名是假的,暂时的。意思很深!所以初住以上,这是世尊对凡夫,为我们介绍他们修学的状况,《华严经》,初住以上还能讲吗?不能讲。所以一开端,你看他们的境界。我们从这里去体会,要从这里去学习,没有别的,真放下、真看破,纯真无妄。

怎么能把现相看成假的?现相是假的,我们都迷了都以为是真的,如何看出它真相是假的?在中国的佛教,无论是宗门教下、显教密教,几乎没有人不念《金刚经》的,没有人不念《心经》的。《般若心经》编在《朝暮课诵本》里头,这是早晚一定要念的;《金刚经》在一切经里面知名度是排名第一的,家喻户晓,你就知道中国人对这个经的重视。为什么?用它来观察诸法实相。《金刚经》上几句非常重要的话,佛告诉我们,一切法「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后半部又说,不但相没有,见也没有,相是阿赖耶的相分,见是阿赖耶的见分,见也没有,「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因为有见,相就发生,为什么?相从心生,这无中生有,见也没有。见从哪里来的?迷了本性生起来的。所以告诉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就是说你可以受用,你不能占有。像我们看电视、看电影,看屏幕上的,你可以欣赏,你得不到,你不能控制它,你无法占有它,它刹那就灭掉了。这个现象,末后一首偈子讲得清楚,「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就跟你说假的,存在的时间很短,「如露亦如电」,电是闪电,露是露水。闪电是比喻真相,它一闪就没有了;露水是告诉你,现前看的这个相,是这些虚妄的相似相续相。就是那个闪电连接起来,它一直闪著不停,你就看到光,实际上它是一次一次闪,闪电是连接著的,我们叫相续相。没有一个相是相同的。这就像我们看万花筒一样,没有相同的相,一万次、十万次、百万次也不可能有一个相同的相。这是佛告诉我们一切法的真相,迷了叫凡夫,觉了叫佛菩萨。所以这是不能不知道的。

接著下面第二首,这还是真观,『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灭,若能如是解,诸佛常现前』。前面这两句,不生不灭,这真的,就在现前。「一切法无生」,那我们看看明明它生了,明明有生有灭,人有生老病死,树木花草有生住异灭,山河大地有成住坏空,这不都是生灭现象吗?怎么说没有生灭?如果我们真正体会到弥勒菩萨所讲的一弹指有三百二十兆的生灭,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生灭即是不生灭。为什么?生灭的相不可得。确实是有生灭,但是它速度太快,我们念头才起,那都不知道多少生灭过去了。你想一弹指,一弹指有多少?三百二十兆。这个我们没有法子想像,所以我平常只教人,你就看电影放映机,为什么?一秒钟只有二十四个生灭,你在银幕上能得到吗?得不到,它没有了,一秒钟二十四次它就没有了。现在弥勒菩萨告诉你,我们现在这个现象,一弹指是三百二十兆。经文上讲的「三十二亿百千念」,那个念就是生灭,这是事实真相。念念不可得,念念无所有,念念毕竟空,释迦牟尼佛在《般若经》上告诉我们的。

《中观论》上讲「八不」,八不这两句是根本,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灭,「不生不灭」。接著给我们说「不来不去」,不好懂。我们到讲堂,不是明明从家里到这里来了吗?听完了从这里回去,不是有来有去吗?真的不来不去,这道理太深了。所以你要了解事实真相,《楞严经》上讲两句话,「当处出生,随处灭尽」,这是真相;一刹那现的时候,就在当处马上就灭了,在第二个现相出的时候,它立刻又随处就灭尽了。这一定要用电影幻灯片你去想,我们这个就是这样的。如果你不相信,用现在的电视摄影机看不出来,用什么?用拍电影的那个摄影机看得出来。譬如你从远处来了,我在这里就给你拍摄,你一步一步走,走到这个地方,五分钟、十分钟你走到。然后给你看那个底片,底片不就是「当处出生,随处灭尽」,你哪里来?没来,你没去,张张不一样!这是个连续相,快动作给你一放,你看到那个连续相你迷了,那是假相,不是真相。拍摄的片子那是真相,那个显示出来,显示出来就是《楞严经》上讲的「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哪有来去?没有生死,没有来去。「不一不异」,你不能说是一个相,譬如给你拍的就是一秒钟,一秒钟二十四张,一秒钟这二十四个相不能说是一,它们不一样;也不能说是不一样,为什么?张张是一个生灭。前面一个生灭跟后面一个生灭,只可以说相似,它不是一;相似,也不能说是不一样,相似相续相,不一不异。「不常不断」,因为它是无常的,刹那就灭了;也不能说它断,为什么?底下它又接著。所以,《中观论》上讲了八个不,这是教什么?这是教我们看宇宙所有现象的真相,诸法实相。诸法实相真的是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一不异、不常不断,这把事实真相看出来了。

《般若经》给我们提出这些重要的观法,在这里头建立了宇宙人生观,对宇宙、对人生的看法,你的心是定的,你不会被外面境界所转。了解事实真相了,不再执著,不再分别,也不再起心动念,你才能节节提升。提升都是假的,哪有什么阿罗汉,什么辟支佛、菩萨,都是假名,阿弥陀佛、释迦牟尼都是假名,你可不要当真,都是性德上临时起个名字。所以佛菩萨没有名号,佛菩萨的名号是就现前众生的需要而建立的。成佛,在我们现在这个世界上成佛,名号就要叫释迦牟尼。为什么?佛教化众生的宗旨就是这个名字。释迦是什么?仁慈。现在这个世间人不仁、不慈悲,要教导他们待人接物要仁慈。对自己要清净,牟尼是清净的意思。你看这不是对症下药吗?到极乐世界去作佛,这个名词用不上,为什么?极乐世界人个个仁慈、个个清净,这个名词到那边没有用处,一定要用阿弥陀佛。阿弥陀是什么?无量的智慧、无量的慈悲,就是说他的仁慈、他的清净要不断扩充到遍法界虚空界,他已经有了!

诸佛菩萨名号是随此时此处众生而建立的,佛哪有法?佛没有法。只有迷惑颠倒、迷失自性的人他认为他自己有法,他有法都是错误的,都是跟烦恼相应,跟所知相应,跟障相应,不是跟慧相应。跟慧相应的,无法!所以般若,根本是无知,般若无知。佛菩萨在经里面给我们比喻,般若像一面镜子一样,它如如不动,从来没有起心动念,能照万法,叫照见。我们凡夫不是这样,我们凡夫是分别见、执著见,所以都见错了,看错了。我们凡夫有没有照见?有!佛在经论上告诉我们,你眼见色,第一个见就是照见。为什么?你还没有分别执著,你不能说你没见。可是见了立刻很快的分别起来,这是某人,这是什么事情,他马上就分别。随著分别他就起执著,就起了七情五欲,就起了贪瞋痴慢,所以这烦恼愈演愈麻烦,就这么回事情。佛菩萨看外面境界,六根接触六尘永远是第一,没有落第二。第一叫佛知佛见,正知正见,无知无见,都可以说。无是什么?里面没有妄想分别执著,见!所以,第一见是你的自性见,第二个念头就变成阿赖耶识,就愈迷愈深,这是事实真相。这是方东美先生讲的高等哲学,我们世间哲学的登峰造极。给你说不生不灭、不常不断的那个真的现象,那是属於高等科学,科学里面讲到登峰造极。你了解之后才是真正的完美之人,没有一丝毫缺陷,取个假名字叫「本来是佛」,这都是假名。

「若能如是解,诸佛常现前」,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难。我们有没有如是解?千万不要以为我知道了,我明白了,我懂了,那你就落到所知障里去。为什么?它本来没有,怎么执著有这回事情?你想想看是不是这个道理?真正如是解,心就清净了,一念不生,真的如是解。有人问你,你跟他解说;没有人问你,一念不生。所以佛在《般若经》上说般若无知,真知是无知,无知是真知,这个话你能不能体会?你说你有知,已经是无知;你说你无知,你也无知了,有无都错了。真知是什么?真知是说不出来,真知不能够思惟、想像,那才是真知。有人向你请教,无所不知,为什么?宇宙之间一切万事万法是自性变现的,你能见到性,你能够见到能现能变的,所现所变的你怎么会不知道?哪有这种道理!所以释迦牟尼佛真止了,真放下,真明白了,世出世间法全通了,只要有人请教,他就给你演说,无所不知。你如果自己说有知有见,你就有所不知,你不知道的东西太多了,没有一样东西你真的了解。

明白这个道理,了解这个事实真相,那你要晓得,恢复我们的真知真见靠什么?靠禅定。所以,禅定是佛教导一切众生回头的秘诀,戒定慧三学,定是枢纽。因为你不能得定,所以教给你很多方法,那个方法就是戒律。戒律,你细细去想想看,统统是叫你放下。总的来说,就是叫你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放下贪瞋痴慢,总的来说。放下之后,你心定了。为什么叫你放下?因为那都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统统放下了,清净心现前,定就是清净心。清净心生实相,这个生就是明了宇宙一切万有的真相,清净心才能明了,这个事不要学的。惠能大师在《坛经》里面讲得多好,这个事情与认不认识字没有关系,没有交涉,与清净心有关系。

读经也是八万四千法门里面的一门,要会读。不会读怎么样?著相,最怕的是著相。著相是不会读,不能开悟,你懂得佛学的常识,不生智慧,著相。所以《起信论》里面告诉我们听经、读经的方法,你要懂这个方法,你读经、听经会开悟。这个方法三条,第一个「离言说相」,就是你听经不要执著他的言语,听什么?听意思。读经不要执著文字,文字是言说的符号,离言说相就是要离文字相。要不要读经?读经当然要看经,不要执著文字,用它的文字,不执著文字,那就对了。一定要放,事事无碍。最怕的是你展开经卷你执著文字,你著了相,著了相,你就不了真实义,你不著相,才能了真实义。这第一个,不能著相,不要执著言说、文字。第二个叫「离名字相」,我们讲名词、术语。这是讲自性、烦恼这都是名字,名词术语,不能执著。假立的,假设的,佛、菩萨、真如、自性、烦恼、菩提、众生、佛陀,这都是名字。名字是为了方便起见而说的,不可以执著。第三个,「离心缘相」。心缘相是看了心里想想这是什么意思,这要不得。你心里一想就变成意识,那就变成什么?变成是你自己的见解,不是佛说的。「愿解如来真实义」,你没有解如来真实义,你是解自己的意思,你自己想应该是这个意思,不是佛的意思。所以这个叫会听、会看、会读,「会」这个字妙绝了!宗门大德,禅宗里面,你看语录,他们测验学生,老师测验学生常常问「会么」!真的会了?离心意识就会了,没有离心意识,不会!你是凡夫,你怎么能解如来真实义?如来真实义是没有意思,就是如来真实义。有意思,都是你自己意思,哪是如来真实义!唯有没有意思,他才懂一切意思;要有个意思,只有守著一个,他就不能贯通了。《老子》里面所讲的有跟无,无的作用太大了,有就坏了。佛法讲空,空不当无讲,空是有,空有不二,空是体,有是起作用。

所以无知是般若之体,有知是般若起用,起作用有知,无所不知;不起作用的时候,无知,无知就是清净心现前。清净心是自受用,到底怎么样受用我们不知道,为什么?从来没有得过清净心。菩提心上讲的真诚、清净、平等,这都是属於定,它起作用的时候,正觉、慈悲。正觉就是无所不知,慈悲是无所不能,大慈大悲,就是帮助一切众生。不但帮助六道,帮助四圣法界,帮助他们提升,脱离十法界,证得无上菩提。那就入一真法界,华藏世界、极乐世界都是一真法界,是诸佛的报土。这才叫什么?拔究竟苦,得究竟乐。你在这个世间轮回里面,生生世世多少亲爱的人,多少冤家债主,只要一见性,全都明白了,全都了解。无量劫之前,生生世世这些人你全都看见,他现在在哪一道,他在干些什么,跟你都有缘。亲爱是缘,结冤仇还是有缘,有缘就得度。有缘他就找你,没有缘他不找你,叫佛不度无缘之人,所以怨亲平等。在你这个时候是怨亲平等,在你这个时候看他们都有佛性,只是迷惑颠倒,那你得想方设法去度他。实际上不能想方,一想就变成凡夫了。这个地方一定要知道,觉悟的人到法身菩萨,就是初住以上,实在说阿罗汉以上就不再迷了。虽然无明没破,我们可以说他迷得轻,不像我们这么重,他已经觉悟了,逐渐摆脱迷惑颠倒,所以他们是步步高升。到初住以上这是大彻大悟,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示现的是这个境界,惠能大师给我们示现的也是这个境界。

《华严经》往后这么长的经文,都是讲悟后的境界,让我们在这里面生欢喜心,让我们在这里反省。我们的自性多么圆满,我们的本来面目是多么的可爱。不知,迷惑!知道之后,我怎么样恢复,把现在一身的染污要把它洗掉。洗掉的方法,诸佛菩萨传给我们秘诀,阿弥陀佛,只要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就能把它洗刷干净。求生净土,这是秘诀,洗刷的愈干净,你带的业就愈少,还是带业往生,愈少,品位就愈高。其他的方法洗不干净!他这里讲的「我爱你,谢谢」,洗不干净,阿弥陀佛才能洗得干净。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返回《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目录

生死书 回到顶部